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華嚴念佛三昧論》-第7集
2024/06/20 14:38:29瀏覽157|回應0|推薦3

《華嚴念佛三昧論》-第7集

  我們在上一堂課開始談到第五段的義題就是這句說:

五、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者。

  最後指出是念阿彌陀佛的名字,為什麼這麼念呢?這麼念,你就可以圓滿普賢的大願,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以到極樂作為歸宿。那我們已經開始了前面幾段的內容,那些內容都很精彩,也很重要,我們都學過了。今天我們接着從這一句看起:

蓋毘盧報土,與二乘凡夫無接引之分。而極樂則九品分張,萬流齊赴。一得往生,橫截生死。視此娑婆,迥分勝劣。諸經廣明,今不具錄。

  這裡說出它的真正的原因了,這個原因就是毘盧的報土,與二乘凡夫沒有接引之分。這是以前師父常常說的,在這裡就得到證明了。我們這個世界是釋迦牟尼佛報佛所現的報土。這個報土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穢土。釋迦牟尼佛的報土,我們看不到。這個土對於二乘,就是緣覺、聲聞(就是阿羅漢辟支佛),及對於凡夫沒有接引之分。等於說你不夠分吶,不能生啊!有很多佛國例如藥師佛國土,就是不容易生。你看你念《藥師經》,大家看看最後,念《藥師經》的感應是什麼呢?臨終的時候藥師佛派了八大菩薩把你送到西方極樂去,是不是?你念東方,倒生西方了。那是因為東方你進不去,考分不夠。

  這個我們以前講過了,那個要靠自力斷惑才可以的,極樂世界就不需要這個了。你可以帶惑往生,這就是彌陀的大恩大德。

  那麼底下這句就說明了「極樂則九品分張,萬流齊赴」,極樂世界有九品,那它的區別就很明顯了,區別對待,例如不同的班級。這個萬流就是指上到最高的文殊普賢都求往生,那麼下到最低的五逆十惡以至於動物,都可以往生啊!

  那麼說到動物往生,我們最記得的就是夏蓮居老居士蓮公他小佛堂的那隻老鼠,大家都聽過了。還有諦閑老法師他親口講述的,他在頭陀寺做方丈和尚的時候,有一隻公雞站着往生。不說古時候,你就說現在,慈淨老師的臨終關懷助念的個案,就有那個豬往生的,豬是通過臨終的人親口說出來的。還有師父在金馬崙精舍的那隻蟬,這個詳細內容在《大經解》也提過了,還有照片為證,這裡就不重提了。那類似動物往生的,在《淨土聖賢錄》也有記載。

  這裡說「一得往生,橫截生死」,你就橫着出了生死了。我們要出生死,如果順着出來,那就得斷盡了見惑、思惑。斷了見惑,是得小乘的初果而已。現在,說證初果,就很不容易了。尤其這個見惑,纏縛得很。

  第一個是「身見」,你肯定錯認這個身體是你自己,那人家告訴你,說你身體不是你自己,那你就要反問他,不是我自己的,那是誰的?是你的嗎?肯定是我自己的。所以就對於這個身體很愛護,想維持這個身體,想修練這個身體,這些都是身見。那外道都是在身見裡頭,要怎麼樣子延年益壽,長生不死;要怎麼樣子保養聖胎,怎麼樣子煉丹,怎麼通周天,這個周天有小周天大周天;這些都是你身體裡面的事嘛,所以這些都是身見。身見不破,見惑當中的頭一項你就過不了關,頭一項就沒破了。

  所以要覺悟,身體不是自己,怎麼證明呢?如果是自己,那你就有自主權了,自己可以主宰,可以安排,安排什麼呢?安排不要死啊!可是它偏偏不聽你的安排,它就是要死。但是要清楚,那個死的是該死的,該死的不是自己,不該死的才是真正的你自己。

  第二個是「邊見」,要不就是有,要不就是無;要不就是正,要不就是邪;要不就是心,要不就是物;都落在一邊。上帝是聖者,凡夫是上帝製造出來的,有聖有凡都落在一邊。那我們佛教,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佛、眾生這三者,是沒有差別的。佛是平等的。你看《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就消除了對待,那就不落邊見了。

  還有「邪見」,不同於佛的見,就是邪見。執劣為勝,總名「見取見」。就是制定的一些戒律、修練的各種方法,都跟佛教不合的。所要求的果實,也都是錯誤的。這種執取非理戒禁的見,叫做「戒取見」。那麼以上有五種見惑,再有貪、瞋、癡、慢、疑這五樣,都是屬於見惑。要把粗的,就是欲界的十種見惑都斷了,才破見惑,證得初果。再要把細的貪瞋癡慢,包括色界天、無色界天的都斷掉了,這個思惑才算斷。見惑、思惑都斷了就是漏盡(漏就是惑、疑惑),得漏盡通,出生死,到方便有餘土,證阿羅漢。這才出生死啊,這個叫豎出。

  所以你說難不難啊?我們這些貪瞋癡,大家自己想一想,誰敢說斷吶?你還生氣不生氣啊?一句不好聽的話,馬上就分別了。買東西,剛排到我,就沒有了,哎呀!哎呀!這就很遺憾了,這就是貪瞋癡啊。買東西還要挑好的;正果老法師他買東西,壞的他也就要。他說:「我不要,就會留給別人咯。」這就不是貪心了。所以說一切處貪瞋癡都沒有了,很難做到啊。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就不是這樣,是帶惑往生。這些惑不需要你破,你只要真的生了正信,發了正願,你還念佛求生凈土,就可以往生。往生就是出生死啊,這個就是最勝方便了。那麼底下彭居士說《華嚴》的念佛,更有殊勝的地方。怎麼殊勝我們繼續看:

然他經所指,或言十念,或言一日乃至七日,或觀丈六,乃至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要之不出數量。未若此經,一念普觀,豎窮三世。橫亙十虛。初發心時,即超數量。所有淨因,最為殊勝。由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遍攝眾生,與此願王體合虛空,絲毫不隔。是故不移時、不易處,任運往生,還同本得。

  要求生淨土,華嚴以外的那些經,或者有的說十念就往生,或者念一天到七天(這是《阿彌陀經》說的)。或者觀丈六、或者觀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的佛身(這是《觀經》的修法)。要觀報身無量壽佛。總之,都沒有出乎這個數量,十念、七天、丈六,或多少由旬等等。

  「未若此經,一念普觀,豎窮三世,橫亙十虛」,你這一念,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包括了,這是講時間;空間呢?「十方」,東南西北,四個角和上下,十方也都概括在裡面了。空間時間都包括了。初發心時,你就這麼念,就是離開數量,超乎數量了。這是一個清淨的因,這個因最殊勝了。你的願和彌陀的四十八願,自然就相合了。就同虛空跟虛空相合一樣,沒有一點點的間隔,間開了,或者是隔住了。沒有。

  「是故不移時、不易處,任運往生」,所以到這個時候,往生就不用你去操心了,自自然然水到渠成了。所以不需要等時間,也不需要你跑路,自然就往生了。

  「還同本得」,往生之後,跟你本有的是一樣的了。這一切佛的國土是依報,一切佛菩薩是正報,那都是你自性所流出來的嘛!所以,到極樂世界,就證明了這一切都是你本得的、本有的。

  各位,前面這段是什麼道理呢?應該說這是什麼妙理呢?有多少人有這個機會聽?連聽的機緣都沒有啊!那還有人還自以為是,以為自己知道的佛法就是這樣,我們以前也是這樣嘛!現在才知道佛經語深啊!不是你認為的這樣的。

  好,我們繼續看。所以,要念極樂世界。其它的佛土很難生哪!再加上我們初機心力怯弱,《大乘起信論》教我們求生極樂,都是依止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根據《華嚴》所說的心量去念佛,更殊勝。實際上,《華嚴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恰好是一部經。《華嚴經》是大本,《無量壽經》是中本,《阿彌陀經》是小本,都是一體的,有詳有略。但是就廣而言,《華嚴》最廣。

下文云:「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所共圍繞。」

  這是《普賢行願品》所說,到了極樂世界,即見阿彌陀佛以及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四位菩薩,和無量無邊的等等大菩薩,所共圍繞。

文殊普賢,不離此處而現彼方,隨眾生心,念念出現。故知阿彌陀佛在極樂國中,常轉此經,熾然無間。

  這又指出一個大家一般的問題來了。你說文殊、普賢是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兩位大士,可是他並沒有離開此處啊,你現在去五臺,文殊還是有接有送,你就是不容易認識就是了,可見文殊不離此處,沒有離開此處,而顯現於彼方。不離我們這個世界,而顯現於西方極樂世界。而隨眾生的心,就是在念念之間就出現了。因此,我們就知道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也常轉《華嚴經》,說此經,是熾然說、無間說。什麼叫熾然?熾然就是如火放光,蓬蓬勃勃的。無間就是沒有間斷non stop,熾然無間。怎麼證明呢?你看極樂世界的水肯定也在說《華嚴經》,對不對?那麼那個水是真的水嗎?那個水就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的嘛!

又此法門,非妙智觀察,無以明我心本具之淨因,故首文殊。非大願莊嚴,無以圓我心本具之淨果,故次普賢。

  這句很重要很重要!這一段好極了!大家要知道,雖然自己的文化不是很高,對於許多現代的科學不大能懂,外文也不深,這都不是缺少智慧,佛法說的智慧不是指的這些,這些師父常常說knowledge,這些都是knowledge知識。成佛不是考狀元,這句話是念公說的,成佛不是考狀元。那麼什麼才是佛法說的真智慧呢?念公說了說,你只要能知道、能信這個法門就是有大智慧。這個法門,沒有妙智觀察,「無以明我心本具之淨因」。你沒有妙智,連信都很難。沒有妙智來觀察,沒有方法去明心見性,沒有方法來明自己心中本來就有的清淨之因。這是本有的,一切都是我心本具,這叫「是心是佛」,心是佛就是淨因。那麼這樣你才作佛嘛!你沒有這個淨因,沒有這個佛的種子,你怎麼種出這個佛果來呢?作佛最後就是成佛嘛!有果有因,有因有果,種菩提得菩提,故以文殊為首。

  但是沒有大願,就不能去圓滿自心本有的果實啊,這個果實是清淨的果實啊,所以必須「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修的德有了功效,本性的德才顯現出來啊。所以第二個就是普賢,普賢十大願王,就是告訴你要有大願啊。那麼文殊代表智慧,普賢代表願行。

而觀音彌勒,一則次補彌陀,一則次補釋迦。二聖同會,以證樂邦華藏通一無二。而彌勒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此淨土之正因也。觀音以如幻聞熏無作妙力,遍入國土,成就菩提,此淨土之極果也。

  你看這幾位大菩薩都不得了啊!觀音就是極樂世界補佛位的,彌勒就是我們這個世界補佛位的,當來是彌勒成佛。所以,就有這兩位了。那五位當中,一位是阿彌陀佛,一位文殊,一位普賢,文殊是大智,普賢是大願。這麼幾位都在極樂聚會,足以證明極樂世界和華藏世界是無二的,沒有分別的。所以《淨修捷要》就說了,說:「大日遮那同歸光壽,華藏密嚴不離極樂。」毘盧就是彌陀,華藏就是極樂。

  你看我們七寶,我們七寶現在菩薩有四位了,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就少了彌勒。其實可以去找一些畫像照相,做個框框起來,掛在那邊也可以,但是那就是湊數湊數勉強。所以師父一直堅持要找到,不是顯教那個胖胖的彌勒,是另外一種密教形象的叫天冠彌勒,到現在還沒找到。在萬撓的金龍山萬佛寺就有一尊,很莊嚴很莊嚴,但是太大尊了。所以師父還在等。有了彌勒,那五位菩薩就齊全了。

  那下來說到彌勒菩薩了,彌勒以作唯識觀,諦觀十方都是識心所顯現的。此識心是阿賴耶識之本體,是圓明的、圓滿的、光明的,他證入圓成實性。所以,唯識就講三自性嘛,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這是唯識的最基本的概念。三自性:一個是遍計執,因為你計較、你執著而有這個習性,才有這個概念。就好像這裡舉例子了,一條麻繩,你看好像是一條蛇,凡夫都是這個境界。本來沒有蛇而你看到是一條蛇,如果你認出是麻繩你就不會害怕了嘛,蛇你才會害怕嘛,這叫做依他起性。什麼叫圓成實性呢?這個繩,它的本體是麻,對不對?這個繩是搓出來的,本來沒有的,搓出來才有這個繩的相。你反過來搓,反過來一搓繩就沒有了,這繩就沒有了,所以,這個繩仍然是一個虛幻顯現的相。其本體沒有別的,只是麻。你要認識麻,你就不會認為它是繩,麻可以做成夏布,可以做成很多很多其它的東西,都是麻,更不會認為那是一條蛇了。這就是唯識的三自性。

  凡夫都在遍計執裡頭。修行好的人,就能夠進一步了;真正到了圓成實,那就成功了。現在講這一些,也就是給大家說明,指明啊,一切法界、一切依正、一切一切,皆是法身。都是「麻」呀!這個譬喻,有很多很深的道理。圓成實性很難直接去懂,但是通過這個比方呢,人們就容易懂了。既然是麻,你還會害怕嗎?蛇才怕嘛對不對?你看見什麼都認為這是麻、這是麻、這是麻,那你當它就是麻就是麻,你就沒有那麼多分別了。如果又是夏布、那又是麻繩、那個又是麻線種種的,這你又開始起了分別了。那都是可以變化的。本體就是麻,本體就是我們的自心、我們的法身。一切佛、一切菩薩、一切阿羅漢、一切凡聖,一切大地山河,種種國土,都是從這裡所流現的。凡夫一執著,他就有憎、有愛、有取、有捨,就有六道輪迴了,什麼苦惱都出來了。全身陷入遍計執裡頭去了。

  所以從以上的譬喻你就知道,煩惱種種之中,這都是真如啊,前面也說了嘛,煩惱即菩提,妄想即真如,像什麼呢?像波跟水嘛,這些煩惱就是那個蛇,但是那個蛇是沒有的,它的本體就是真如實性,所以煩惱就是菩提,是不二的,無明實性就是佛性。從這個譬喻可以理解,你說有沒有這個蛇啊?

  彌勒講唯識,識心圓明,入了圓成實性,這是什麼呢?這是淨土的正因啊!我們也就是要了解這一切。以前講的東西,就是如此。最終是讓我們認識這個圓成實,圓成實就是原來本有的實相,所以這五位裡面有彌勒,這個是因。

  所以你要是沒有唯識的基本認識,你聽這一大段,是大開眼界,也聽不懂,但是聽不懂也很幸福啊,因為念公講解得很精要,如果要你真正去看唯識的內容,那更是一頭霧水了。

  下來說到觀音了,觀音就表果嘛,由於修習「如幻聞薰聞修三昧」,「反聞聞自性」,那麼後來就徹底把一切「能所」都滅了,連空都滅了,最後生滅都滅了,那麼寂滅就現前了,忽然就超越世出世間,得兩種殊勝。於是乎種種的無畏,三十二應,現一切身來救度眾生,遍入一切國土,現高的、現低的、有時候可以現鬼、現神、現佛都可以,應以何身得度者,則現何身而為說法(應該以某種身來讓他得度,我就現某種身來跟你說法),使得你願意跟他談。這就讓大家成就菩提了,這個是淨土的極果。所以我們就是希望這樣子,大家都成就如觀音大士,這樣的廣度眾生、妙用無邊。你看《無量壽經》不是有說,說:「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這就給你肯定了,有急難恐怖,你就歸命觀世音菩薩,你好好的念觀世音,你好好念觀世音菩薩的咒,都可以。一心歸命這麼念,沒有不得到解脫的,急難恐怖都給你解除了。所以這位大士,觀音大士,十方一切處,任何處有人念,他隨處都得到救度。所以叫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所以,我們願意學,就是學這個啦。我們為什麼要念觀音?不是因為菩薩老救我,保佑我,這樣子我就滿足了。我們主要是要學觀世音菩薩,我們也能這樣子去救度人。起碼我們現在應當做觀世音菩薩的assistant助手。念公常說,我們不要老在觀世音菩薩面前當個伸手派,不是蘋果派,那是伸手派,觀世音菩薩你給我財、給我兒子、給我愛人、給我平安、給我什麼什麼的。像個伸手派,一直向他要,賜給我點什麼。那怎麼對得起觀音呢?所以我們要當觀世音菩薩的助手。現在我們要念佛求往生,就是要實現我們充當觀世音菩薩助手的願望,以至於最後就跟觀世音菩薩一樣。這是真正求往生的目的。

  說到這裡,大家不要又混亂了,那我們還念阿彌陀佛幹嘛?因為這段說的是觀音嘛,所以念公就以觀音的情形來說。但是大家要知道啊,念公說過,實際這三位是一體的,一體的。很多人沒有聽過,阿彌陀佛、觀世音跟大勢至菩薩是一體的。下來我們繼續看:

下文云:「其人自見生蓮花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憶那由他劫,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普賢行願品》說,往生的人自己見到自己生在蓮花之中了,這就是臨終的景況。多劫的修行,現在大事了畢了。不是大事不好嘍!是大事了畢嘍!念公常說,我們都是多生多劫修了,希望今生得到圓滿,不要再拖下去了,輪迴六道無有終了,沒完沒了啊!我們臨終的時候,就自己見到自己坐在蓮花中了,「蒙佛授記」(這是品位比較高的了;品位低的,那就花開得比較晚一點了),佛在授記,你決定成佛。從此可以在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無窮無盡的時間裡面去利益眾生。你有了智慧,到了極樂世界又見了佛,又入了無生法忍,真正的是開了智慧了,這個是真智慧,到這個時候,才真正能做最究竟最徹底的度眾生工作。

  這句話很重要,不然你還有所欠缺,不夠究竟,不夠徹底,不夠圓滿,為什麼呢?

  下來念公就說了,現在我們也做功德,但是難得很純。一件事情,為人籌劃解說,種種種種的,就好像庸醫開藥方,病人吃了還有一點副作用,有時候還留點後遺症。那我們這就是不好的醫生了。到了極樂世界你真正見佛,入了無生法忍,那你所開的方子就是最好的藥方了,就沒有這些隱患了。

  所以,往生就是要見佛之後,有了智慧力,智慧產生了一種力量,你就可以隨眾生心而為利益,可以盡無量劫做這種事。這多偉大!這才叫做偉大!傳法是要隨眾生心的,你不能勉強他,佛法從來不勉強人的。佛教是觀機逗教,看你是什麼根機,就現種種身,來給你說法,讓你自己生起信解的心,來救度你。你看常常有人要做壞事的時候,出現佛菩薩現身來阻止他,真有這個事啊!這都是在攝護你、救度你。或者有時候心裡忽然間良心一發現,這個事不能做啊,這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這都是佛放光在救度你、攝受你。那這樣不久,你就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就能令佛剎極微塵數的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發菩提心了。

  成佛之後度眾生,第一件事情是什麼?怎麼度眾生?就是讓眾生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首要的。所以,必須要以菩提心出發,菩提心就有大智慧的心,不妄而且不著相,不著相。不然,你的心念之中,總是有一個我啊!那麼,於是你的善行只是有量的limited,只是福德,不是功德啦!所以《金剛經》就說了:「度無量眾生,實無一眾生而得滅度者。」這就沒有執著了。這就是我們佛門常講的三輪體空。

  那到了極樂世界,悟入無生以後,到各個世界去教化眾生,也教化他們發菩提心。發菩提心這是共同的,不管你是誰,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得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前面那個發菩提心,大乘修行人都要做好前面那個發菩提心,然後後面才看你是修什麼法門的。你修淨土的,那就後面那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但是前面這裡說是共同的。

  底下才是「隨其根性,教化成熟」,那才有區別對待-你是學密的,他那是學禪的,那是學淨土的。但是不管你學什麼,你先要去發菩提心。那有的就要從小乘過度。就是還要有這個過程,修小乘能夠迴小向大的,也是很稀有的,因為什麼原因呢?因為他長期的熏習,很難很難轉變,很難轉變啊!

  但是我們這裡有一個例子,我們看美金(淨慈),美金(淨慈)就是一個很顯著的例子,她就是這裡說的長期的熏習南傳小乘,現在的她學到了大乘圓教的法,這一轉,中間這個空間的地方,看起來好像是跳了好幾級,三級跳很多級跳,跳很多級。再回頭看看她以前都是小乘的法,再比較一下,也不用比了,千差萬別,所以能轉過來是很稀有的。

  眾生由於根器不同,所以要觀機教導他、度化他,讓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未來劫多得像海那麼多,海是比喻,這個時間就不可說了。「廣能利益一切眾生」,沒有窮盡。所以,我們往生之後也是如此,我們就可以做這樣子偉大的事情了,偉大的事情。好,我們繼續看:

全部華嚴,於此結果。諸有智人,決宜信入。一念因循,輪迴無盡。嗚呼苦哉。

  《華嚴經》就在這裡結果了。諸經之王,最後給你指出一條歸路,就是回歸極樂。你看《華嚴》晉朝翻譯的是六十卷,是最早來的。唐朝翻譯的是《八十華嚴》,現在流行的是《八十一卷華嚴》。哎,怎麼多出了一卷呢?怎麼多出了一卷,不是八十,變成八十一呢?因為《八十華嚴》翻譯好了之後,又進來了一個華嚴,這個稱為《四十華嚴》,這個經知道的人、見過的人都很少,因為沒有單行本。《大藏經》裡面有《四十華嚴》。夏師蓮公所印的三種寶典中的〈觀自在菩薩章〉,就是《四十華嚴》裡面的。《普賢行願品》是《四十華嚴》裡面最末的一品,於是就把這一品挪過來,補在《八十華嚴》的後頭,到這裡才算全了,齊全了。《四十華嚴》的末一品補在《八十華嚴》之後,於是就成為全經八十一卷華嚴。等到《普賢行願品》來了之後,這個經才圓滿。整個的華嚴的結束是這八個字:「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所以我們中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很殊勝,要不然怎麼會《四十華嚴》最後還是要來我們中國呢?什麼原因呢?這個因緣只有佛知道了。

  「諸有智人」就是說一切有智慧的人,「決宜信入」,應當決定要相信,要入這個門。但是如果你是「一念因循」,「因循」就是「我等等再說吧,我還有些事沒放下」,或者有人說,「等我退休嘛」,或者什麼事辦完之後再說吧!這叫做「因循」,有這念頭「一念因循」,這一念就提不起來了,這個心就發不起來了。這「一念因循」不是小事哦,你這輪迴六道就無窮無盡了。所以彭居士就說「有智之人,決宜信入」,一念因循,就輪迴無盡,嗚呼!苦哉!可悲可痛啊!

  這個輪迴雖然是虛妄的,就像你做惡夢一樣,做惡夢的時候你非常害怕非常緊張,就很希望快點醒過來。雖然我們入輪迴入地獄也是個夢,可是沒醒的時候,你那個痛苦你就體會跟那個夢境一模一樣啊,夢裡的緊張那不是很逼真嗎?那現在我們就是在做夢,所以要醒這個夢,那怎麼能醒這個夢呢?念佛往生是最好的方法啊,趁機打廣告了!念佛往生是最好的方法。

  好,前面那五段的內容我們到這裡就介紹完了。下來這個論著裡面開始有問答的內容,介紹問答,我們通過這個問答,可以對這個內容有更深入一步的瞭解。

或問:如上五門,為當從一門入,為是五門並入。

  前面論上講了五種念佛:念佛法身是一個,念報化身是第二,念名字是第三,念本師毘盧遮那是第四,念阿彌陀佛是第五。那麼這裡就問了,這五門是從一門入?還是五門一起入呢?我們怎麼入毘盧華藏世界呢?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呢?我們怎麼入呢?下來就回答了,彭居士自己提問題自己回答,因為他知道我們凡夫啊,一般人沒有能力提這樣子的問題啊,所以他就代表我們提出我們想要知道的問題,然後他自己回答。

答:上根利智,了得自性彌陀,全顯唯心淨土。舉一法身,攝無不盡。然理則頓悟,事須漸除。故華嚴教指,十住初心即同諸佛。然五位進修,不無趣向,未臻妙覺,階次宛然。至十地始終,以大願力,於一念頃見多百佛多千佛,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佛。所居之地,悉隨所見之佛而為差等。

  彭居士給自己設的問題自己回答了,這個回答又比前面的內容更深入一步了。回答說:「上根利智」,這個上根就是這個根有上中下,有利的有鈍的。上根利智說的根器是上等的,智慧很猛利,如快刀。這樣的人,能夠「了得自性彌陀」。各位這個「了」字意義很深啊,不僅僅是理解,要比理解深入很多。「了」是說能解決,這事情你能了不能了啊?你能解決不能解決?真正能把這個問題徹底的理解了;而不是恍恍惚惚,將信將疑,似是而非,不清不楚的。是真正能徹底的「了」,那就是徹底的「照」,這就是到了頓悟了。徹底的了解「自性彌陀」。

  不是把這個「自性彌陀」當作是口頭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到處去炫耀,我知道「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彌陀在我這裡,淨土也在我這裡,那個是口頭禪。

  真正了達了通達了,彌陀不在我的自性以外。所以,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講這個六信裡頭,說要「信自」(自性就是自身的本性),一切都是從自身的本性,自己的妙明真心所顯現的,自己的真如本性所流現的。相信彌陀不是心外的一個佛,於是自心的佛。你能信極樂世界有種種莊嚴,《阿彌陀經》講黃金為地、寶池林樹、種種異鳥,這一切也都是自心。如果能夠這樣單提一個法身,只念法身佛,就「攝無不盡」了,把後面的念報化身佛,念名字佛,念毘廬遮那,念阿彌陀佛,全攝在裡面,沒有欠少,沒有餘剩,全都包了。第一個念法身,你真的是念到法身佛,法身不就包括全部了嗎?所以說,如果是上根利智,就是念一個法身就夠了。這個回答很很直接啊!很直接。但是我們想一想我們是這種上根利智的人嗎?如果不是,繼續看。

  對淨土宗來說,以上就是所謂的理念了。念佛有事念、有理念。證得念佛三昧,一心不亂,也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就淺,理一心就深。事念,就容易;理念,凡夫就很難辦到。真能夠理念,那其餘的就都包括在內了。

  然而「理則頓悟,事須漸除」,這二句話是出自《首楞嚴經》。《首楞嚴經》中是這四句,說的是「理則頓悟,乘悟並銷」,在理上(本體上)就是頓然的領悟,頓悟了,頓悟則疑情迷惑都消了。這個悟的智慧之光一照,千年暗室,一千年的黑暗,燈光一亮,黑暗馬上就消失了嘛,那消失的過程不需要一千年啊,不需要一千年啊,這個就是頓法。這個比方非常好,理是如此。那麼在事上是「事須漸除,因次第盡」,那就有次第的一步一步的消除乾淨。所以頓法、漸法,都是不可以執著這一個就反對那一個。說這句話不是說師父自己啊!實際上都是圓融的,因為頓中有漸,漸中也有頓。

  我一直強調提倡頓法,並不是就反對漸法。師父的用意只是要大家趨向究竟,這就是念公說過的,我們起點要高。你說師父慢慢來慢慢來嘛!現在還有多少時間給你慢慢來?所以我們一下子切入,起點要高。師父也發現到這樣好像是逼大家一下子把大家拉得那麼高那會不會半天吊?好像是摸不到底呢?原來已經證明了,證明了大家這樣子的情形,不只是沒有說摸不到底,而且是這個底結得很厚,累積得很厚很厚啊!所以師父也就安心了,沒有把你們給逼死了,逼壞了。主要是要確保自己是在圓教的位次,要做一個圓人,這個見是圓的,你這樣進步就快了,圓修圓證。

  前面講過了,要以圓教為因。那麼事須漸除,因為是溈仰宗的祖師溈山的這句話:雖然頓悟之後,見與佛齊,但是還有無始以來,曠劫的習氣,你還得慢慢的消除啊,這就是事須漸除。

  宗門還有個偈子說:「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湧,理契念猶侵。」這個頓悟雖然見解跟佛一樣了,可是多生多劫以來那個習氣很深啊,這裡打個比方,說「風停波尚湧」,就是說無明的風沒有颳了,停止了,可是這個水波還在那邊起伏。為什麼呢?因為有慣性啊。沒有風了還會有波啊,需要再過一會兒才能夠停下來。這就說明,雖然你契理,開悟了,還有習氣跟雜念,「理契念猶侵」。所以,事要漸除,漸漸的去除。這四句話,說明上根利智,理上雖然可以頓悟,但是事上還要漸漸去除曠劫以來的煩惱跟習氣。

  那麼底下又引了《華嚴》,《華嚴》告訴我們:「十住初心,即同諸佛。」這是《華嚴》最難懂的地方。修行成就有分四十二個位次,就是菩薩的四十二個位次。十住的初心,是剛開始的第一個位次。十住之前的十信,那個不用談了,那個不入位,要從十住開始。第一個位次你要破無明,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一共到最後有四十二品無明,到了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把這個破了,才成佛。《華嚴》十住中的初住,是最初的,剛剛才破無明;才破一分無明,見了一分法身,這個是初住,可是《華嚴》這裡說「即同諸佛」。這是《華嚴》的道理啊。雖然有四十二個位次,十住是在頭一個位次,後頭還有四十一個位次比他這個還高,可是《華嚴經》說,他就跟佛一樣了。這就是非常難懂的地方。所以《華嚴》說「一位一切位」,證到了一個位,就可同一切的位。這個地方引證《首楞嚴》《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說:「生滅滅已,寂滅現前」,觀音忽然得了兩種殊勝。教下說,這個境界是初住而已,就是頭一個位子,但是觀音就能夠到他方世界現作佛身給人家說法了。你看,這就是《華嚴》的道理,這個給我們證明了《華嚴》的道理是一位一切位,你要用我們的頭腦是很難理解的。我們的頭腦是什麼頭腦?是一堆沒有用的垃圾頭腦。圓融之中,一切平等,而有差別;雖然有差別,又一位一切位。所以,不落在有差別這一邊,也不落在無差別那一邊。你看我們眾生要是承認了無差別,那就都一樣了;要承認有差別,那就只有慢慢爬吧。而實際上有差別和無差別同時存在。

  雖然「五位進修,不無趣向」,五位是哪五位呢?從十住開始,十住、十行、十向,十向就是十回向,十地、等覺菩薩,到了等覺之後,再進一步就是佛了,所以有這五位。進修,從初住到十住,是一個位,十行、十回向、十地同樣也是這樣。從行、向、地、等覺,你看他不是沒有趣向,而是向佛的位,有所增進。他還是有那個位次嘛!用我們眾生的頭腦就懂不了了。他已經同於佛了,他還要長、還要進步,那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下來這段很重要哦!你有執著,只許那樣,不許這樣,就矛盾了。只許平等,不許有差別,這就矛盾了。只許差別,不許平等,也就矛盾了。告訴你差別中有平等,平等中有差別,這就不矛盾嘍!一個是佛的知見,一個是眾生的知見。看你選擇哪一個?

  所以我們學佛,要從恭敬開始,拜佛,上供等等,這是極初的開始。「依教奉行」才是真正的恭敬。最後,就是要把我們的知見變成佛的知見,就成功了,就成功了。所以,在沒有達到妙覺以前(妙覺就是佛了),他不是沒有往上升的變化,他有啊,這種變化還是有的,不然怎麼會出現五個位次呢?所以是「階次宛然」。每個階位都是十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個;等覺又一個,這就是四十一品無明,還有一品無明,最後把這一品破了,就成佛了,宛然啊,宛然就是清清楚楚有這些的位次。

  那麼底下再引《華嚴》的話說,「十地始終」,十地的菩薩從初地到十地,他一念時間之內,所見的佛,有的只見多少百佛,有的只見多少千佛,乃至到了十地,「見百千億那由他佛」,百千個億的那由他佛。「那由他」就是億,這個億在中國代表過不同的數,有的時候當十萬講,有的時候當百萬講,有的時候當千萬講,有的時候當萬萬講,那目前這裡就當萬萬講。十地能見百千個億億佛,這個數位大得無邊了。十地跟初地就不一樣了,這要大得多。所見的佛土,也「隨所見之佛而為差等」。國土也有廣、有殊勝、有微妙、有不可思議種種的情形。那見的佛越多的水平,所見的佛土就越殊勝、越廣大了。不一樣啊!所以初住,還不到初地,就同於佛了。初地到十地所見的境界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就是說,上根利智雖然有所悟,還要知道這裡頭很有差別。

此土行人,縱能伏惑發悟,而未證無生,寧逃後有,不依佛力,功行難圓。必待回向樂邦,親承授記,淨諸餘習,成滿願王,斯為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其或粗窺向上,未盡疑情,尤須專一持名,翹勤發願,如子憶母,畢命為期。加以教觀熏修,助發勝智,感應道交,功無虛棄,斯則全憑一念,便攝諸門。所貴絕利一源,切忌回頭轉腦。

  這裡說「此土行人」,這說的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我們當前,中國、地球上的修行人,「縱能伏惑發悟」,縱然就算是你能夠把迷惑、無明的惑伏一伏,這裡不說斷,說伏一伏。這不是破了無明,不是,無明是一種惑。三種迷惑,見惑思惑是第一種,塵沙惑是第二種,無明惑是第三種。縱然有人修行得很好,參禪,上根利智的能把這個惑伏一伏,伏一伏惑能夠開悟,「發悟」就是開悟。縱然開悟,可是他沒有證到無生法忍。證到無生法忍,在別教來說,真正證無生法忍,需要八地以上,那很不容易。所以,那句「花開見佛悟無生」,這一句我們都背得很熟,都會唱了,但是不知道悟無生有多深刻的意思。悟無生是了不起的事情,了不起的事情啊!一旦悟入那就是八地、九地的菩薩了。

  那麼地球上的修行人,縱然有的人開悟了,就算有人開悟了,那麼現在開悟的就極少了,很少很少了,千個萬個難得一個半個。

  沒有證到無生法忍,「寧逃後有」,這個話很深刻。不只很深刻,還有很多人沒聽過。開悟了已經很了不起了。開悟了還有什麼其它問題嗎?這裡告訴你,你開悟了而沒證得無生法忍,你還有後有啊,你怎麼逃得出後有呢?什麼叫「後有」?就是你死後還有。這個「有」是三界的有,還是要到欲界、色界、無色界去受生,叫做後有。真正證得阿羅漢,就不受後有了,因為他沒有「人我」了。阿羅漢是小乘極果,也是聖人,他證得有餘涅槃,他確實是涅槃了,他不受後有,他不再輪迴了。

  所以,「不依佛力,功行難圓」,你不依靠佛的力量,就好像《大乘起信論》說的弱鳥纏枝,弱的鳥只能夠在樹枝旁邊飛,不能飛得太遠。就像小孩不能離開母親,所以,我們眾生就得依靠佛的力量,不能夠亂亂跑亂亂飛;這鳥亂飛,結果就飛不回來了。所以,要依靠佛,像嬰兒靠母親,像弱鳥纏枝,不要亂飛啊!所靠佛力,就是《大乘起信論》指引的,阿彌陀佛有「勝方便」,那前面已經講過了,勝方便就是依靠阿彌陀佛攝護行者,往生極樂,見佛聞法。

  「親承授記,淨諸餘習」,阿彌陀佛給你授記,你無始劫以來的習氣,都給你清淨了。你發了大願,那普賢十大願,是大願之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也是大願王。這兩個願是一樣的、同等的。你的願王就圓滿成就了,可以度一切眾生成佛了,這才是「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從這個門就超出了,就是勝妙的最莊嚴之路。「唯此一事實」,就是這一條路。這就回答了這個問題了。那麼底下再引深一步。

  說「粗窺向上」,這個仍然是對禪宗說的,因為彭居士作論的時候,禪宗非常興盛,當時禪宗看不起淨土。禪宗不光是在佛教裡頭居於一個統帥地位,就是儒家也沒有不看禪門書籍的。當時如果一個人要是不學習禪,就覺得自己沒有水平,說話不文雅。如果不懂得禪,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不足。禪宗裡面,你粗粗的看到一點向上的氣氛,可是自己心中的疑情還沒有斷,還沒有斷。

  你看讚《金剛經》的偈子的第一句話就說了要「斷疑生信」,頭一個就是要斷疑。這個「疑」,不只是很粗的疑。生信,也不是只生很粗的信。很粗的信是什麼?我相信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相信釋迦牟尼佛說的都是好的,相信要皈依,也相信有因有果,這些我都信,這段話好像背書這樣一口氣就背完了,這是很粗的信。

  真正信的話,是要把《彌陀要解》,蕅益大師的六信,信理、信事、信自、信他、信因、信果都信了,相信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佛一切國土都是你自心所現的。你本人,跟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沒有分別。

  大家這個信不信啊?信不信啊?如果能信,那也只是:「佛是這麼說的,我怎麼敢不信呢?」可是,心裡頭還有點嘀咕:「這是怎麼回事啊?」這樣就叫做疑,你還沒有斷這個疑。

  要斷疑,才是真信。所以,極細的纖疑,要都永遠斷了。就像剛才講的:「一位一切位」,初住就同於佛,那這個你信不信呢?腦袋中還是有這麼一個想法,這想法是什麼呢?「這是怎麼回事啊?是不有點誇張啊?」你是這個想法,但是不敢說出來,不曉得對不對啊?你這一想,那麼這個疑情還是仍然存在。這個就是「粗窺向上,未盡疑情。」

  那麼怎麼辦呢?底下就給我們指示道路了:

  第一,「專一持名」,對粗粗知道一點向上的人,尤其更加需要這個,所以,這裡給我們大家指的路子很清楚啊,專一念那摩阿彌陀佛,專一持名,一心專念那摩阿彌陀佛。

  第二,「翹勤發願」,殷切、勤常的發願,願同生極樂國。欣慕彌陀與極樂之心,應「如子憶母」,像孩子想母親一樣。並且應該要「畢命為期」,念佛和發願應該堅持到最後一口氣,直到身命終了。「加以教觀熏修」,這是說除了要念,要發願之外,還要讀大乘經典,讀誦就要受持,那就是要聽經聞法了。念公雖然沒有附帶的提,師父自己的體會應該是要延伸讀誦的廣義,才能夠「助發勝智」,幫助你發生殊勝的智慧,簡單說就是開智慧。前面說過,佛就是智慧。法相宗是轉八識成四智。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轉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識,轉為「妙觀察智」;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八識,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八識轉為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這個就是智慧,念佛就是要增長自己的智慧。

  光是念佛,也不明白義理,那就沒有真正深入「念佛」兩個字的含義了。這個師父以前講過了。你看中文字「念」這個字,今心,現在當下這個心。佛是覺悟,當下這個心念念覺,就是念佛,如何才能念念覺呢?你不明理,你怎麼覺啊?不覺,念佛就不能增長自己智慧,只能夠增福,增福是有的。

  念佛發願是感,發智成佛是應。感應之道自然相合,故云:「感應道交,功無虛棄」,就是用的功夫,絕不白費。

  「斯則全憑一念」,彭居士回答這個問題了,就憑這一念,就是專念阿彌陀佛,「便攝諸門」,就把以前的五種,都攝在裡頭了。不但攝這五種,包括六度萬行、一切持戒、一切禪定、一切法師的公案、一切密咒,全都攝盡,沒有遺漏。所以,我們要依這個教言,要依教奉行啊!

  「切忌回頭轉腦」,這很有意思,我們覺得很平常的一件事情,那回頭轉腦不是回頭轉腦啦!「回頭轉腦」就是禪宗有這個公案,「回頭轉腦」,馬大師見僧下堦。乃召曰:「大德」。僧就回首。大師就云:「從生至老,只是者漢。回頭轉腦作什麼?」僧言下領旨。

  這一聽,這個出家人他就抓到那個宗旨啦!我們聽了之後,只會笑一笑,沒有感覺。

  總之,不要徘徊觀望,這又出點什麼,那又出點什麼奇異功能。所以,我們不要東張西望,左顧右盼,搖搖晃晃,走走停停,而是要勇猛精進,一往直前,這就是這裡說的所貴的絕利一原,所貴的是專一持名。

  那麼下來有再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彭居士自己又提一個問題,就說:

又問:子欲闡念佛法門,何不以淨土諸經為導?而力主華嚴,據果論因,恐難合轍。

  有人就這樣懷疑,意思就是,哎!你是在提倡淨土念佛法門的,可是你又處處說華嚴,不用淨土經典來引導,你這是怎麼回事啊?這個回答我們就留到最後一堂課就是第八堂課,我們才來圓滿。而且最後一堂課內容很精彩,不只是精彩,而且是非常的重要!所以我們就留到最後一堂課再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一起來研究。

  好,我們今天就一起學習到這裏。感謝大家的出席!阿彌陀佛!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purelandcentre&aid=180734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