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育部,別再製造教改白老鼠
2009/06/21 14:52:59瀏覽558|回應0|推薦3
【文/路仁教授】

教育部長鄭瑞城表示,將大膽改革升學制度,納入在學成績為升學依據,高教司長表示在學成績將涵蓋學生平時考、模擬考、品格考量等項目。

十多年來,每位教育部長都想改革,可惜政策常是在繞圈子。教改之初,就有所謂的「國中生自願升學方案」,讓國中生以在學成績作為升學依據,在生出一批身心受創的教改白老鼠後,匆匆停辦。

其原因是,以聯考成績決定升學,同學是共同面對挑戰的朋友,以在學成績決定升學,同學成了敵人。

聯考壓力集中在一次,在學成績的評量,卻讓壓力蔓延到每次小考甚至團康活動中。由於品格也列入評量,許多學生在撿到失物後,不直接交給遺失的同學,而是送到訓導處以換取德育成績的加分。

考量東方民族的獨特文化,日本、中國大陸與印度,仍走台灣過去的聯考制度,也培養出吸引企業的優秀人才,反觀台灣的教改,卻創造出一批在能力、品格上,都讓企業頭痛的草莓族,足證聯合考試,並非如一些官員所言,是萬惡之源。

而歐美國家也有許多考試,其升學壓力不那麼嚴重,不在於升學方式的多元,在於教育者不會將人貼標籤,把人分等級,讓人盲目競爭。

教育部依此理念,廢除了國中「資優班」、「普通班」、「後段班」的標籤,卻藉由卓越計畫與評鑑制度,創造出「頂尖大學」、「普通大學」、「後段班大學」的大標籤。

在升學制度上多元改革,如同開闢多條登山之路,要登往同座山峰(名校)的學子,終究會狹路相逢,升學壓力不會消失。

若教育部不亂貼標籤,台灣學子自會像歐美學生一樣,依據校風、所在地、辦學理念、自己的能力,選擇最適合他的大學,高中生從競爭爬往同座山峰,變成爬往各具特色的山峰。

在升學壓力從源頭紓解,父母也不會要小學生從小起跑,以贏過同學,反而會要他多發掘自己的興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路,此時考試自會如健康檢查般,成為檢驗學生能力的程序,而非壓力的來源。

去年初,民意對於經濟與教育政策的憤怒之拳,擊倒綠色政權,如今經濟之拳,已轉向痛擊新政府,若馬政府不妥善因應,教育之拳也會很快地會回擊藍色政權。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8&aid=306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