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3/23 10:54:56瀏覽732|回應0|推薦11 | |
我喜歡旅行,去歐洲之前,最喜歡德國的空氣與街景、英國的口音與博物館,還有東歐的咖啡館與古老氣息,從歐洲回來後,最常去的亞洲地區就是韓國,韓國好吃的東西其實不太多,但久了沒吃就會想念,不論是飯捲、韓國正港手工泡菜(休息站、大都市內的餐館,幾乎不是韓國製,非韓國大白菜,可能也不是韓國辣椒粉,因原物料、製工成本相較於中國更貴)或是夜市的辣炒年糕,一旦吃到好吃的,就很難忘懷。 其實,每次看著一整排韓國小吃店,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一排小吃店,一樣都是賣飯捲、拉麵,看起來沒甚麼差異,卻還是可以生存下來,都還是有客人呢?」
不只一次,這幾年去韓國看到小吃店時,我都很想了解這聽來沒甚麼大不了的問題。此外,不管是醫生或是開車的司機先生,他們大部分都是使用三星手機,相較起島國人人手拿各種品牌的手機,韓國人手上最普遍的就是三星手機。有一天早上我跟一個韓國長輩早餐時,當然跟長輩吃早餐,如果是豐盛的早餐就一定有飯、有小菜(辣泡菜或醃製菜)、有湯(種類不外乎牛肉湯、醒酒湯、下水湯、魚湯)。
(不知是啥,好像牛內臟)
(下水湯,一片片的就是豬腸)
換句話說,可說是365天變化不大的早餐。比起島國早餐從中式清粥小菜饅頭包子、港式燒賣、西式漢堡三明治,你想的到的早餐都有賣,可說是各國料理應有盡有,因為選擇性高,所以顧客忠誠度不高,餐飲業競爭激烈,若不好吃、不夠便宜,就會說倒就倒。好的料理技術不容易學,「價格便宜」倒是有很多節省成本的管道,因此各種恐怖的食材都有可能被吃下肚。
(這是能喝的湯탕,那種碗比較小的찌개是拿來配飯吃的湯(汁),口味很鹹)
面對看似簡單、卻十分費工的韓式早餐,我忍不住好奇問了韓國長輩:
「一排都是賣飯捲跟拉麵的店,韓國人怎麼選出自己要吃的店呢?店裡賣的都是一樣的啊?」
長輩夾了一口小菜,不以為然地說:「每個人都會吃自己想吃的那一家店吧,就像我一輩子都用三星手機,從沒想過要換別的牌子的手機。」 「為什麼呢?如果有一次買到很差的手機,下次會想要換嗎?」我聽過不少人拿過三星的機王,連上次來我家送包裹的先生也跟我抱怨,雖然本來對三星不太信任,但想說既然大家都說好那就試試看,但自從買不到一年,就發誓再也不買三星。看來三星進口到島國的機王機率很高。
長輩說:「不會啊,因為我對它期望多少,它就達成了我多少期待,所以我不會換別的牌子。韓國人其實不太會改變習慣」。
好酷的答案。但我想這回答表達了韓國人「死忠」的個性。
所以韓國小吃店,可以一整排都賣飯捲,一整排都賣拉麵,原因可能就在於「韓國人習慣」,即使面對一整排看起來都是賣一樣東西的商店,但因為「我就是習慣去這家吃」「這家因為如何如何,所以我覺得就是比較好吃」,所以即使賣的東西一樣,仍然每家都有自己的客人。當然,我也去過首爾熱鬧的街道旁,一間毫不起眼的家常菜小吃店,客人卻絡繹不絕,因為一頓飯就比別人少好幾千元韓幣。 這就像是韓國朋友說:「可以偶爾吃三明治或麵包當點心,但主食還是飯。」因為韓國飲食「習慣」還是以米飯為主,飯捲就像漢堡、麵包一樣簡易可食,而拉麵因為好吃,所以常常是宵夜或晚餐後點心的選擇。
至於三星手機,是一種民族表現愛國的「購買習慣」,三星、LG等這些韓國國民廠牌在各種民生產品當中都佔有一席之地,因為消費者都很熟悉這些大品牌,自然而然就會購買,其他國外的廠牌就不太容易進入。
(在韓國吃完還能再無限補料的小菜,島國的韓國餐廳不能補,或最多補一次,因為韓國人小菜通常只吃一點點不像島國人當自助餐菜在吃)
我看著看似日復一日的小菜,裡面不外乎就是泡菜、有點色素的海帶絲、調味海帶芽、紅的辣醃菜或白的酸醃菜、甜甜的黑豆、小魚乾、魷魚絲、洋蔥片、大蒜粒、青辣椒等,但整頓飯的味道依然有料理功力好壞的差異。我常常發現小吃店、家庭式餐館,湯頭、手工泡菜都做得味道很不錯,比機場、連鎖店或餐廳的制式化料理好吃很多。 (只賣白芝麻麵疙瘩的家庭餐廳,湯頭超好吃、麵也很Q)
或許是他們這樣的飲食習慣,店裡賣的餐點幾乎就是平常吃的東西,婆婆媽媽們數十年的功力呈現在好吃軟Q的米飯、濃郁鮮美的湯頭、道地入味的醃菜,所以常有機會在家庭式的餐館中,吃到比米其林餐廳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料理。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