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805-24 更2版 (英譯本第264頁)
2022/03/03 06:08:33瀏覽739|回應0|推薦33

主上殿下宣布:“我要傳位。”思悼世子嚇得驚慌失措。他立即召集他的輔養官們口述一份上疏懇求他的父親撤銷這道命令。他做得如此熟練那些聽寫的人都讚歎不已。[7] 


  主上殿下絲毫沒有要離開他的舊邸的意思而繼續留在那裡。這使得仁元大王大妃非常侷促不安。她宣布,"因為我的聽力不佳,我錯誤地回答了國王[的問題],並冒犯了宗社。然後她就去待在一間狹小的房子裡,寫信給主上殿下請求他返回王宮。在此期間,思悼世子仍然俯伏在時敏堂附近遜志閣冰雪覆蓋的院子裡的草蓆上。過了一會兒,他一路走到彰義宮[*],又俯伏在院子裡的草蓆上。一度,他不斷地將頭撞在石頭路面上,直到他的帽子破了,額頭流血。他相當程度地傷了自己寶貴的身體。顯而易見世子這樣做是出自於深切的忠誠和毫不造作的孝順關懷。毋庸置疑,世子在這段期間承受了主上殿下嚴厲的斥責,然而他完全沈著和順服地履行了他的本分,贏得了在壓力下也能處之泰然的美名。


  主上殿下下令將所有二品以上的官員流放到遠方。父親是受譴責的人之一,他到城外等待國王的書面敕令。然而令他最擔心的是思悼世子的表現。他發出許多詢問及建議的信件。我將它們都保存著,在我兒子長大之後,我將它們出示給他看。他被我父親對思悼世子的忠誠感動了,接過信,【他承諾一定會尋求一種方式向他的祖父致敬,】感謝他對世子邸下的忠誠。


  幾天後主上殿下返回宮中。他撤消了遣散官員的命令並進行了全體官員的正式覲見。後來,我父親來到我的住處。



[7] 思悼送進了一些上疏乞求撤回禪位的敕令。(英祖實錄,78卷 10張B面~20張A面)

※記錄有多筆,橫跨多日, 且部份不相關。


http://sillok.history.go.kr/id/kua_12812008_001

...王世子聞之, 進伏於前, 請收還所下傳敎, 上曰: "爾今不知予心矣。太祖禪於定宗, 英廟亦行之。此乃列祖已行之典, 爾欲爾父之安心, 宜許此衣之常服。今日服靑袍者, 意實有在矣。"諸臣又力請還收, 上厲聲曰: "我國朝禪授之事, 豈無之乎?"...


http://sillok.history.go.kr/id/kua_12812014_001

... 上又下非常之敎, 縷縷千百言, 一如前日。宗城與諸臣力諫, 上又讀蓼莪篇。命取《春坊日記》, 使承旨讀辭世弟冊封疏三篇, 夜至三更。王世子拱立上前, 上揮之去曰: "汝何爲出來耶?" 又曰: "予讀詩而汝涕則乃孝也, 予當爲汝反汗[收回成命]。"仍讀蓼莪詩, 至終篇王世子伏於前涕汪汪下。...


http://sillok.history.go.kr/id/kua_12812015_004

.. 王世子遂詣閤外, 上疏曰: 伏以臣萬萬不肖, 濫承代理之命, 夙夜憂懼矣。千萬夢想之外, 遽伏承不忍聞之敎, 心膽俱墜, 若隕淵谷, 罔知攸措。...

...王世子以還出上疏, 焦遑罔措, 今方伏地待命矣。" ...


http://sillok.history.go.kr/id/kua_12812016_001

...王世子又上疏曰: 伏以臣昨日之疏, 以敍焦迫之忱, 而誠淺孝薄, 不能感回聖心。咫尺天威, 誠未仰格, 不賜允許, 不忍聞之敎連降, 心隕膽墜, 罔知攸措。...


http://sillok.history.go.kr/id/kua_12812017_008

○王世子詣閤外, 以承傳色啓曰: "昨伏承不忍聞之敎, 不敢進來而退入矣。夜來過擧轉加, 而不孝誠淺, 未能感回, 焦遑罔措, 來詣閤外待命矣。" ...


http://sillok.history.go.kr/id/kua_12812018_003

○禮曹以前旨反汗, 請陳賀[道賀;祝賀], 不許。


[*] 從遜志閣到彰義宮(它座落於當今的鍾路區通義洞)大約一又二分之一哩,這對於十八世紀上流階層的韓國人而言必定很遙遠,因為他們很少走遠路。

※1.5哩約為2.4公里,一般人以正常速度大約要走36分鐘。



〈〉:《英譯本》未翻譯的內容

【】:金滋炫作家自行加上的內容


本頁內容見 《閒中漫錄漢字手抄本》第2冊,第 30、31 張圖


2030

― 264 ―①

傳位 

其時東宮之蒼黃罔措何如哉 

召春坊官 呼寫上疏 不少遲難 

其時春坊 出而贊歎 


― 264 ―②

留於舊邸 而不為還宮 

仁元王后 以聽瑩❶ 不善對之事為得罪❷宗社❸

下于小室 封書于英廟 請還宮 

東宮 時敏堂遜志閣 階外氷上 席藁待罪❹ 

彰義宮 行步 往 又為席藁待罪 

叩頭于石 網巾 盡裂 額傷生血 

於此等事 可知其天性之孝心與本質  

忠厚無作之之事 不惜而傷之 

如此之際 叱責 又當如何 

恭謹道理 得處變 多得令名 


❶惶惑、疑惑不明之貌

❷使人不快或懷恨;冒犯;獲罪

❸宗廟和社稷的合稱

❹藁,指用禾稈編成的席子。跪坐在藁上是古人請罪的一種方式。


2031

― 264 ―➂

其時之二品以上 盡為遠竄 

先親 亦參其中 傳旨不下 門[城?]外 

自東宮處變 焦心罔措 相議封書不知幾張 盡聚而置之 

元孫長成後見之 感歎其至極忠誠 欲置而觀之 親持去 


― 264 ―➃

數日後大朝還宮 叙用諸臣 朝參 

先人 入來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el181&aid=17187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