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805-02 更2版 (英譯本第242頁)
2021/11/19 05:36:56瀏覽889|回應2|推薦38

這點與當今的國王[純祖]不同。我覺得他做為一個孫子,對涉及他的直系祖先且具有嚴重後果的事件一無所知,這是違背天理和人情的。他想了解這個事件,但他的父親,先王,却無法下定決心告訴他此事件的任何細節。現在還有誰膽敢告訴他這件事?還有誰知道詳細的真相?等我走了,就再也沒有人知道這件事了,國王也就無從探究它。為了免去他這種不體面的無知,有一段時間我希望寫下這件事的始末呈獻給他,以便在閱讀之後他可以銷毁它。


  每當我拿起毛筆,我却都無法下定決心寫下它。就這樣,日復一日。在經歷了無數次公私領域的逆境與不幸後,我的生命有如將斷的游絲。我不能不告訴我的孫子我所知道的有關他祖先的事就這樣死了;這會超出正常的人類情感。因此我在死前流著血淚勉力寫下這記錄。儘管如此,我還是省略了許多我不忍心說的事。我也擔心我無法剔除許多冗長而單調乏味的部份。


  我深深地感謝先王殿下[英祖]。做為兒媳,我不僅每天領受他的仁慈和關愛,而且我感激他在那事件之後對我的再生之恩。然而,我是思悼世子的妻子,對我丈夫的忠誠高與天齊。如果我對父子兩位之間說了任何一句不當的話,我將無法避免被天神最殘酷地毁滅。關於當年那事件,其他人所說的全都是虛假且毫無根據,沒有任何一項是根據事實的。我希望這記錄能明確、連貫地描述此一事件,以及呈現它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


  的確,在早些時候,先王殿下已不像他以前那樣的愛他的兒子,但最終他別無選擇,只能那樣做。至於思悼世子,雖然他非凡的慷慨和仁慈的天性令人欽佩,但他卻病得無可救藥,而且國家存亡面臨緊要關頭,因此他遭受了那可怕的結局。先王和我必須哀痛的活下去,而我們——他的子女和妻子——在這父與夫真正的死亡悲劇中倖存,我們沒有跟隨他[而去]。【但我們的責任同樣的沈重。】



〈〉:《英譯本》未翻譯的內容

【】:金滋炫作家自行加上的內容


本頁內容見 「閒中漫錄」《漢字手抄本》第2冊,第 04、05 張圖


2004

― 242 ―①

後王 與先王  情地❶有異 

此何等大事 為其子孫而不知 違於人情天理之事 

主上 幼時 欲知此事 先王 不忍詳諭之 

他人 誰敢為此言 且誰能賅備❷知此事實 

即無 闕內 也無知者 因使之不知 

為其子孫而茫昧祖先之大事為 罔測 

一次記前後事 示主上而銷滅之 


❶處境;置身之地。

❷「賅備」應為「該備」,全備;完備的意思。


― 242 ―②

吾筆不忍書 

荏冉 吾之疊疊情事慘禍後一命 如絲幾絕

此事 使主上不知而歸——真是人情之外故 

忍死仰彼而如是記之 

忍不可書之節 見漏者多 

支離處 不盡收 


― 242 ―③

吾以英廟子婦 平日慈愛之德與其時再生


2005

之恩被 

以景慕宮處事❸ 為所天❹之誠 遺(道)一矣 

父子兩位之間 有一毫過當之言 將未免天神之誅殛❺ 

外人之以某年某事 如此如彼之云云 皆孟浪無據之事 

看此記 當[始終]❻昭然❼知某年之事 


❸妻子之誤譯

❹丈夫

❺誅殺

❻漏譯的部份

❼明白貌



― 242 ―④

英廟 初雖不加慈愛 其終 無所為之事 

景慕 與天稟本性之仁厚寬大 雖極盡 

病患 萬萬罔極  宗社危亡 呼吸之間 

當無可奈何之境 

余及聖王❽ 以景慕宮處事❸ 經罔極之變 

不能死而保全 


❽先王之誤譯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el181&aid=170537178

 回應文章

BJ周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21/11/20 23:53

身為世子的妻子寫下悼文

前幾天UDN有一篇「誰殺了明成皇后 ?」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5894993

Cendy(michael181) 於 2021-11-21 00:14 回覆:
韓劇也有一部《明成皇后》, 2001年KBS製播的. 現在大概已找不到了. 我曾下載過, 當時的解析度不夠高, 整部劇有124集, 只看了第一集的一部份. 如果沒記錯, 第一集內容就是明成王后的死亡. 這份資料可以留著研究. 謝謝.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11/19 17:12
您小姐識見不俗,器宇非凡,相對的,這裡錄譯的東西不及史記、資治通鑑、甚至源氏物語。
選這樣的題材,像在虛擲您最寶貴的光陰。😵‍💫🦋🐝🐞
Cendy(michael181) 於 2021-11-19 20:10 回覆:
其實研究這本回憶錄的學者很多, 大部份是韓國人和中國人. 還有一位知名英國作家將它改寫成小說(Red Queen, 大陸譯名: 紅王妃), 還有一位筆名"首陽大君"的大陸作家也為 "泣血錄"(回憶錄的一部份,約占三分之一)作註, 很多大陸研究生, 博士候選人, 他們的論文題目都與《恨中錄》有關. 它是朝鮮時代三大宮廷文學之一. 只有在台灣, 它還名不見經傳. 
Cendy(michael181) 於 2021-11-19 19:54 回覆:
謝謝您的讚美, 愧不敢當. 

我的英文只有初中程度. 高中讀了一學期就休學(因為被霸凌和對前途的茫然). 第二年改念半工半讀的高職.

別人每一科是讀了六本書去考大專聯考(最後一屆), 我只讀了二本半(第六學期沒上課). 三民主義更是從來沒唸過.

像這樣不足的我, 好像能做的也只有這些. 不過我仍然希望更好. 所以一再更新. 因為一開始只知道有英譯本, 不知道竟然還有漢字+懸吐(韓文助詞)本, 甚至於有諺文本.

這幾年來深切體認到 "從做中學"的益處. 當我從金滋炫作家的韓文羅馬拼音解讀出一本書名, 或出版社名稱, 作家名字...,, 而且又能找到那本書時, 那高興的程度真的不是言語所能形容. 我想讀過英譯本的中外人士, 沒有幾人能看懂那些羅馬拼音到底是表示什麼?

從某個角度來說, 或許我真的只是在度時間而已. 

翻譯這本回憶錄沒什麼特殊目的, 就只是喜歡.

一來我是韓劇迷, 偏愛史劇.

二來, 這本回憶錄是身歷其境的當事人所寫, 揭開了歷史懸案.

第三則是既能學英文和韓文, 也可以學到一些古韓文(諺文), 現代韓國人也不見得能讀懂的諺文. 我當然可能連半桶水也稱不上. 但是較諸現在教改諸公推行母語, 借用國語字來表達台語, 例如: 有一工(有一天), 當我看到一首好聴的歌, 配上字幕時卻是這麼的不倫不類, 就更佩服朝鮮時代的世宗大王能為他的子民創造出韓文字, 現代韓文也成為世界主流語言. 我們還有很大可以努力的空間, 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