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795-20 更2版 (英譯本第68頁)
2020/01/21 04:33:11瀏覽132|回應0|推薦1

【所以不要在毛巾上留下胭脂痕。” 聽從他的勸告,我一直很小心我的衣服,並特別謹慎不使胭脂弄髒毛巾。】


  那天在通明殿,主上殿下在新婚夫婦伴同下接待了父親的覲見。他非常親切,給了父親一杯酒。父親感激地的接過它,把喝剩的酒倒在袖子上,然後將酒裡含的橙籽緊緊揣在懷裡。[*] 主上殿下轉向我,說 “你父親了解合乎體統的禮儀。”[註1] 我父親被這王室恩典感動了,眼裡閃爍著感激的淚水。後來有人告訴我,父親在家裡召集家人詳述了這個故事。然後他淚流滿面,迸出了一句:“既然我們被賜予這樣的王室恩典,我們必須承諾從今天起我們會鞠躬盡瘁的奉獻以報答他的好意。”


  第二天有一個典禮在仁政殿舉行,裡面的官員都向主上殿下祝賀。[註2] 主上殿下不僅允許我觀賞這盛大的場面,他還邀請了我的家族。他說 “讓女士們也看看。”[註3]


  典禮之後在母親的陪同下我到王后殿下的住處向她致敬。[註4] 貞聖王后以極度的親切親自迎接母親。王后殿下走近她,就像任何一位新郎的母親可能接近她兒子新娘的母親一樣。指著我,她感謝我的母親:“妳撫養出這麼美麗的女兒,帶給國家巨大的喜悅。你已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我仍可清晰地記得母親受到多麼深刻地影響。仁元大王大妃也透過她的尚宮向我的母親表達問候之意。雖然她沒有在覲見禮中接待到我母親,但傳來的訊息是溫暖而親切的,這實在是無比的光榮啊。【女官們觀察到李氏夫人(我母親)比趙氏夫人[**] 在丁未(1727)年收到的(問候)更溫暖。事實上母親在宮中非常受歡迎也倍受讚美。她受到尊敬及體貼的對待。女官們跟隨著她,好像她是老相識。】



[*] 根據禮記的一段,“當一個人收到來自統治者的水果,如果水果有種籽,這個人必須將它們緊握在懷裡。” 禮記十三經清人注疏 ed.Yüan Yüan (上海中華書局,1930) vol. 43, 1:15a.

在中華書局網頁中找到53本與禮記有關的書,其中有十多本是《十三經清人注疏》,也有 OOO 點校字樣,但找不到 Yüan Yüan(可能是元元或其他的同音字)點校的書

以上是2015年查詢的,2017年再去查詢只剩10本。今天再找,一本也沒找到。


不過稍早之前找到了一篇文章上面提到「直到現在,“阮元本”都是權威版本,是學者最常用的版本,阮本各種形式的重印本難以統計。」

https://www.douban.com/note/722789950/

因此「Yüan Yüan」很有可能是「阮元」之誤。再以這條件查到較新的版本(要以簡體中文查詢),如附圖

http://www.zhbc.com.cn/zhsj/fg/home/searchcontent.html?conds=十三经注疏&type=1


在維基文庫找到禮記/曲禮上,其中有一句 『賜果於君前,其有核者懷其核。』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禮記/曲禮上


晏子出使楚國,有人奉上橘子,晏子帶皮吃。從前老者贈桃贈棗,果核不能棄置於地,要放置在衣袋中。果實有皮,主人吩咐才可以去皮而食。這都是恭敬主人的意思。

以上內容出自《禮記曲禮選講講記(二)》

http://www.minlun.org.tw/1pt/1pt-20-1/20-2.htm


[註1] 手抄本作「吾知汝父女」 而古韓文本作「네 뷔 녜를 안다 ᄒᆞ시니」。「汝父知禮」的意思。

                                     。  

[註2] 手抄本作「陳賀」,祝賀的意思。古韓文本作「진하」,除了「陳賀」之外,另有一個解釋為「進賀」。

進賀:國家有喜事的時候官吏們聚集朝廷向國王祝賀的事。因此「進賀」似乎比較恰當。


[註3] 手抄本作「顏色」,古韓文本作「굿 보게」。


굿

⒈熱鬧,熱鬧事,盛事。

⒉跳神,跳大神,祈神,薩滿舞,巫法,巫術,神祭 。


보게

看,觀看,觀賞,參觀。


合起來可解釋為:我的家人也受邀參觀此一盛事。


[註4] 手抄本作「我升大朝殿問安」,大朝是指英祖。大朝殿是英祖的官邸。


[**] 孝純王后的母親,她(孝純王后)嫁給了英祖的長子(孝章世子)。


【】內為金滋炫作家自行加上的內容。


本頁內容見 「閒中漫錄」手抄本第1冊,第 22張圖



― 68 ― ②

其日通明殿

 率兩宮 引見先人 傳其恩教 

 宣恩 先人 奉承 餘酒 灌

于衣袖 柑核則懷之 先大王殿

下指我而下教曰吾知汝父女 先

人 感泣而退 謂家人而泣曰聖恩 若

是 自今日 吾家之人 當以死之心


仰報 


― 68 ― ③

翌日 受陳賀于仁政

殿 使我觀光 本宅諸人 顏色

 又使之觀 


― 68 ― ④

過陳賀後 我升大

朝殿問安 貞聖王后 引見先妣 

 恩眷 鄭重 待接之節 若家人

私親 曰生女甚美 為國之慶 有

功 仁元聖母 使尚宮代款

 不親為引見 恩數曲見 榮光

莫比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el181&aid=1315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