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風格錯亂的《福春嫁女》談起
2008/05/10 12:11:09瀏覽1549|回應0|推薦2

名牌也要講搭配
從風格錯亂的《福春嫁女》談起

文/楊忠衡

  身為少產階級一員,我對「名牌」沒啥概念,報章雜誌報導,某某名媛穿某牌襯衫、搭配某牌小包,只能當成豪門趣聞來欣賞。不過這不代表我不講究搭配,搭配是一種追求均衡的藝術。任何成功的藝術品都是搭配,就像名畫裡的配色、管弦樂裡的配器…那是一種細膩精緻的思考過程。

  所以搭配的核心精神,不在物品貴賤,而在恰到好處。就像我穿通化街買的襯衫、配士林夜市買的鞋、吃桃源街的牛肉麵,人家就會覺得很搭配、很順眼。反之,要是搭配不當,哪怕全身行頭十萬起跳,燕尾服搭配馬靴,肯定讓人覺得奇形怪狀、精神分裂。

  客委會新近發表的年度大戲《福春嫁女》,便是這麼一部讓人摸不著頭腦,覺得性格分裂的典型。拆開來看,參與者都是業界響噹噹的名牌,而他們各有所長,表現也都維持相當水準,只是拼在一起就是不對味。

  製作人是北藝大校長朱宗慶,國內主辦活動第一把交椅。藝術總監吳榮順,得獎如雲的民族音樂學專家。行政總監詹惠登,業界大哥大。導演蔣維國,香港演藝學院院長,是只能遠遠仰望的大師。作曲家錢南章,拿過四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指揮家張佳韻,國內樂團爭聘而難得的傑出指揮。三個編劇:王友輝、林建華、黃武山,都具有口碑和知名度。其他製作群略過不提,演員包括黃士偉、徐堰鈴、洪瑞襄、江翊睿、陳忠義…還有知名客家民俗藝人楊秀衡…都是一時之選,不少也是我個人的長期合作夥伴。然而這樣傑出到不行的組合,卻做出一個奇形怪狀、各自表述的作品,個人認為真是台灣近年表演藝術界一大「奇案」。

  例如錢南章的音樂,多麼美的序曲!在舞者的曼妙身姿下,塑造不遜雲門舞集的氣勢。然而當演員一開始唱歌,歌詞便和音樂打起架來,互不相讓到尾。語言和旋律不合,音樂風格和戲劇氣氛不合。有時一段馬勒交響般的管弦樂,硬生生套進鄉土俚俗的詞意和情境裡。你能說是誰不對嗎?拆開來就對啦。主角黃士偉是有名的相聲演員,開口就有戲,現在卻演美濃子弟,不要說惡補的客家話完全卡住,戲感全失,演美濃人可能比周杰倫更不像。徐堰鈴是資深演員和編導,是誰讓她唱歌呢?而且是錢南章的歌,不是江蕙的歌喔。是她殺音樂?還是音樂殺她呢?

  莎士比亞的原著是好的,可是要它為客家文化代言,那可就勉強了。十年前果陀《吻我吧娜娜》做過類似嚐試,效果是好的,因為它沒有客家的包袱。這部戲一開始,用「扁擔」來暗示客家人的勤奮,但從後來的角色身上,我們能看到什麼客家元素?苦了三個不同專長的編劇,有的負責讓它藝術化、寫意化,有的埋頭置入鄉土趣味,斑斑可看出相互衝撞拉扯的痕跡。至於那位宛如教父般的導演,他出現在這個位置,註定是無奈的錯誤,我只看到他的手足無措。

  把所有表演要素各自當成一個端點,每個端點間,都可以找到相互牴觸的地方。我對所有辛苦創作的朋友們絕無惡意,只覺得,這件事對所有舞台創作者都是一個很好啟示。作品成功有很多微妙因素,但是核心主事者,一定要懂得小心「搭配」。

(《新新聞》第1077期,Oct. 2007)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yang2008&aid=185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