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新聞]《海角七號》的集體快閃現象
2008/12/12 13:26:41瀏覽841|回應0|推薦2

《海角七號》的集體快閃現象

文/楊忠衡 

近幾年,民間流行一種「快閃族」遊戲。不相識的人們透過網路和簡訊,相約到某地點做件無厘頭的事,然後一哄而散。我不是心理學家,不知這樣的事有什麼專有名詞可以形容。不過我分析起來,大抵有幾個要素缺一不可:脫軌的、無預警的、不相識群眾的集體行動。尤其最後一項特別重要;如果只是一個人、或一群相識的人做的事,就沒啥稀奇了。 

這和普通的「群眾效應」不盡相同。群眾效應是因為大眾盲從,而讓某些東西變得熱門。這些盲目的群眾在搶購葡式蛋撻或清倉LV時,並不會對身邊的群眾產生感動。但是有些群眾運動,例如遊行、造勢晚會、啦啦隊…,意識到自己身為「群體」的一份子時,連腎上腺素都會一起興奮。「群體行動」一定要有目的嗎?「快閃族」告訴我們,不必,一種純粹的參與感就足以帶來感動。和一群陌生人共同完成一件共同期許的事,確實刺激出那種莫名的快感。而這種快感,也發生在《海角七號》的升溫上。 

容我直說,《海角七號》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是一部四平八穩、平凡無奇的電影。拼湊幾種討好的戲劇模式,比如從《七武士》以來雜牌軍打敗正規軍的奇蹟模式、《愛之船》對對佳偶的喜劇模式,偶像劇中不須邏輯的猛爆式異國戀情,配一段不相干的懷舊襯底,最後再用一整段MTV帶向高潮。即使最受稱道的「本土感」,也是人工刻意加味烘培的。它其實並非首創,成就如何和多年前的楊德昌、侯孝賢、乃至近年用力粉墨登台的歐基桑吳相比呢? 

我絕不是說《海角七號》不好,我還是小鋼琴手「大大」的粉絲。我只是想老實解析一個狀態:不知不覺的,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簇擁之下,看《海角七號》成為一種群體快閃。它的目的性很模糊,可以說很多元,也可以說不存在,但是參與這個行動確實帶來快感。綜合來說,就是對國片萎靡的現況予以無厘頭的反動。如同在沈悶的工作間,突然站起來大吼一聲,雖然沒有意義,但令人血氣暢通一樣。2008年的台灣實在太鬱悶了,《海角七號》好像是密室突然開啟的一扇窗,有抒發情緒的功效,但藝術上建樹實無太多;我不相信同質量的第二部,可以賣到一樣的成績。 

在音樂雜誌上,幹啥寫影評呢?因為,好歹這部電影有一個核心「梗」,就是音樂。要說我對這部電影有些微的不友善,就是認為劇組對這個核心,並沒有尊重和認真經營,只成為趣味性的佐料。劇中幾個樂手,背景和專長各不相同,本來可以好好深入設計,透過對比、衝突,讓音樂呈現更細膩的效果。然而如同本劇其他要素一樣,全是被理所當然的安排,流於表面。 

看看電影《阿瑪迪斯》裡,薩里耶利如何解析莫札特音樂之美。《真善美》裡,艦長一家出席音樂比賽,效果何其令人動容,經過多麼縝密的設計。去年風行一時的日劇《交響情人夢》,要是沒有真槍實彈的準備工夫,戲不會好看。《海角七號》的成績只是端出兩首主題曲,一快一慢(其中還有現成舊曲),沒有蘊釀也沒有發展,比雙秦、雙林時代的文藝片還少。要讓大眾「快閃」是足夠,但走長路的電影或表演界,千萬不能把這放在一個可以滿足的水平。(2008/10/13新新聞)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yang2008&aid=2466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