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曾給予「正義」一個簡單而有力的操作說明:「正義」意謂著不因人的身分、地位、立場而改變的根本公平原則,那麼,要如何確保我們所思考、所設計的符合「正義」條件呢?最容易的檢驗是「無知之幕」,也就是我們不知道幕打開之後自己會在哪個位子上,得到怎樣的待遇,是以為了確保公平性,便不能從自我利益的角度看事情,而是轉而退居「無知之幕」後,以整個社會的考量來形成是非。
正義,從不理所當然、從天而降,需要行動更需要思辨,而思辨的訓練來自教育。繼《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後,楊照今年八月又出版了《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在以一名父親立場正視德國與台灣的教育現況,提出種種觀察與針砭後,他繼續針對台灣家長的觀念與態度,一一陳述與詰問,希望能夠改變並揚棄以考試、分數扭曲教育的畸形制度。此書更強調的是,唯有跳脫維護自家小孩利益的立場,願意思考教育的公平性,衡量社會的利弊得失,教育才可能真正從根底質變,取得應有的正義。上一本書的新書發表會,由詹宏志和楊照對談,詹宏志會中提出兩個弔詭:一是這社會提倡創意,創意不就是跟別人不一樣嗎?但抹煞個性卻成為教育的基調;二是為考試而讀書的結果,讓教育成為終結學習的學習,不用考試的人們便不再讀書了。這的確是耐人尋味、語重心長的結語。而此次新書發表會的與談者是嚴長壽,他始終強調技職教育與博雅教育之必要,並認為線上學習的趨勢已是沛然莫之能禦;楊照則觀察到台灣社會缺乏「與他人不一樣」的勇氣,大家一窩蜂朝主流價值靠攏,看不起技能,卻把知識當技術,然後將把知識教成技能,為考試服務。
焦慮的家長將新書發表會現場擠得水洩不通,不少人甚至席地而坐,在座位席前排的搖滾區、兩側的階梯上專心聆聽與筆記。每當兩位主講人提到學校教育現況,或指陳或批判,便可聽見一片嘆息聲或見台下點頭如搗蒜。像是對於「標準答案」的思考,楊照在書中便直陳現在的教育非但不教孩子問:「為什麼這樣?」「那再來呢?」,而且建立僵化單一的機制,阻止學生提出疑問,這項機制就是永遠都要有標準答案的考試。標準答案是思考最大的敵人,因為人一旦啟動了思考,就必定呈現差異,每個人都會從不同的方向與層次去提問,進而找尋答案,基於人的獨特性與好奇心,必然呈現不同的選擇,或深或淺或遠或近。但方向與選項不同,就沒辦法考試,甚者更關鍵的,是沒辦法統一打分數、作評比,所以標準答案不能廢,思辨的內容自然也難以多元。當老師只教what卻不討論why與how,甚至以資訊取代知識,無法用心觀察每個孩子的特色以帶領他們找尋未來時,那麼,要如何培養學生生活的能力、思辨的能力、跟自己相處的能力,然後幫助他們建立各種生命裝備,擁有接下去面對人生的能力?。
批判不難,但行動與建設談何容易?楊照在書中的建言是:從公民立場,而非從自家小孩的利益思考,教育才可能改變。他認為,台灣教育若要改得合理,必須設計出正確的方式,培養出會思考的社會公民,前提是家長願意改變觀念與態度,明確地揚棄以考試分數來扭曲教育成效的制度。因為「「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來最堅固的立場,就是為分數而學、為名次而學、為升學而學、為求職謀生、升官發財而學!教育從頭到尾都是用強迫的,拿所有外在目的做為強迫手段,從來不曾為自己而學,為了享受知識與能力而學。……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記取、追求任何知識或技能上的頂峰經驗,不是對別人炫耀,而是記在自己心中、身體裡,成為一輩子的力量,不會依賴外在標準看待自己,而這才是孩子一輩子受用的能力。」試著將眼光放長遠,因為成績好壞和離開學校之後的表現無關,生活能力的高低與自我規範的態度,才是決定生存品質的關鍵。
面對科技時代無遠弗屆的網路社群,楊照同時在文中提出他對讀寫教育的憂心。在強調輕薄短小的微網誌時代,這個社會似乎失去了讀長文、寫長文的能力,大家以為三言兩語才是正常的,也只願意讀三言兩語的片段。「然而,三言兩語不能有轉折的敘事;三言兩語不可能傳遞細膩的心情;三言兩語更不可能論理。」當滿眼望去都是三言兩語的陳述時,這個社會該如何講理又如何論理呢?因此連帶產生了眾多廉價的「戰文」,典型挑釁的「戰文」很容易寫,不用管別人論述的邏輯,只要抓住其中一句話,就可小題大作叫囂著:「錯了! 」「你不懂! 」「連這個都不懂也敢寫! 」。別說「網路世代就是這樣」,事實上整個社會失去了基本文字閱讀能力,誠如書中所言,學校的語文教育必須負起責任,因為國語文教育的目的,不就是教會孩子懂得運用中文,藉由中文吸收資訊、自我表達、與人溝通嗎?但我們使用的工具、手段是什麼?是課本,是考試。可是課本裡選了一堆「範文」,基本上都是短文,加上生字、注釋、作者資料、文義解說,然後考試就考這些課本內容。所以學生學到了課本內容,卻沒有習得「語文」能力,以選擇範文的方式編課本,配合考試的方便,讓學生熟讀一篇篇的短文,卻失去足夠的能力與時間,去閱讀一本本有興趣的書籍。這樣的讀寫教育是享受還是限制?是培養人才抑或本末倒置?
此書指陳歷歷的現況固然令人憂心,可是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是嘆氣、只是質疑,還得保留心力在體制內對抗許多的不合理,即便失望,卻沒有絕望的權利。因為無論科技如何進步,終究無法取代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那是具有堅持、判斷是非的心理素質,是對周遭事物的想像與感受,是對人的尊重、溝通以及想要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想望,這是教育的目的,是楊照寫作本書的用心,也是我所相信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