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7/08 12:36:36瀏覽339|回應0|推薦25 | |
我是一個喜歡聽演講的人。演講的速度比閱讀快,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吸收講者的日月精華,若同時配合聲情的流動,那真是不亦快哉的人生享受。但並非所有的講者都值得期待:某些文筆流利深刻的作家,說起話來卻是平板木訥;演講時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者,亦可能言之無物、華而不實。真要聽到一場內外皆美、勝讀數本書的精采講座,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以我自己長年聽演講的經驗來說,講者對於對象的背景掌握、內容節奏的緩急處理,以及故事與例證的呼應設計,都是能否引起聽眾共鳴的關鍵所在。當然,清晰的口齒、抑揚的腔調與充滿熱情與自信的眼神,更能吸引聽者進入演講的磁場,為充實的內容增色加分。當精彩的演講化為文字,少了肢體語言的旁襯,卻多了往復咀嚼沉澱的空間,那就是龍應台整理過去三十年、逾七十場演講內容並集結成書的《傾聽》。 書中有幾篇發表過的演講稿,我曾在課堂上印給學生閱讀,也收入目前的教科書,學生對於龍應台舉例的廣度與闡釋的詩意,皆印象深刻,反應頗佳。我自己從高中開始接觸她的《野火集》,一直到現在跟學生分享她的作品,龍應台的觀點即便有爭議,依舊是值得參考與思辨的。像是2010年八月在北京百年紀念講堂發表演說,講題是「文明的力量──從鄉愁到美麗島」,從「大國崛起」的概念到文明的思考,她說:「我很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可是我希望它是以文明的力量來崛起的。如何衡量文明,看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像是看這個城市怎樣對待精神病人、不同族群、外來移民,對鰥寡孤獨的照顧如何?對殘障者的服務到什麼地步?觀察這個國家的多數怎樣對待它的少數,這是她衡量文明的一把尺。結語沒有批判沒有建議,不談「大國崛起」,不說「血濃於水」,而是以溫柔的情懷加以收束:「我深深盼望見到的,是一個敢用文明尺度來檢驗自己的中國;這樣的中國,因為自信,所以開闊,因為開闊,所以包容,因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韌、更長遠。當它文明的力量柔韌長遠的時候,它對整個人類的和平都會有關鍵的貢獻。」 「我對來聽演講的人表達尊重的方式,就是對每一次的演講做大規模的準備功課,題目選定了之後,從哪裡切入,在哪裡結束。有什麼影片能讓他頓時明白?放什麼歌曲或者錄音可以讓他感同身受?有什麼故事是他一定親身經歷過的?歷史上的、國際上的什麼事件他很容易作為參照?」以如此慎重的態度面對每一場演講,所以龍應台2008年在香港大學暢談自己少年時的文學啟蒙時,面對現代學子,她一再強調傳統的重要,演講中列舉了〈有所思〉、〈上邪〉、〈戰城南〉、〈箜篌引〉等古典詩歌帶給她的啟發,居然能以簡短的詞句帶出激烈悲憤的情緒,影響了她日後對文學的體會。於是,她認為沒有一個創作者是孤立的,誠如每片葉子都屬於一棵大樹。當文學用美、想像與魔幻思維的「撞擊力」,使我們在平庸凡俗且無暇思索的環境中,搶下一個慎思明辨的「空」間,其實一場用心準備的豐富演講,同樣能使我們找回與靈魂素面相對的能力,去看到並聽見自己、他者,與這個世界。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