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愛情
2016/03/29 22:00:45瀏覽299|回應0|推薦23

   在愛情的國度裡,能否制定遊戲規則,依法執行?當愛來的時候,可不可以用理智規範,根據利害來選擇?電影《單身動物園》不啻為一部現世寓言,視單身者有罪,必須在四十五天內找到特質相近的對象配對,否則便要變成自己選擇的動物。男主角在妻子移情別戀後,進入四十五天配對期,看見其他男女處心積慮地尋求成雙成對,或主動示愛,或扭曲本性,所作所為無非是讓自己符合相同的特質得以結合。但表象的形似能代表真心的吸引嗎?當愛情必須循法則而行,那麼合法就是真愛嗎?當期限一到,有人寧可跳樓自殺,有人冒著獵殺的危險脫逃,男主角選擇隱藏個性變成冷酷之人,以便與另一名冷酷的女子配對,卻在女子將他變成狗的單身兄長活活踹死之後,再也無法遏制悲傷,顯現本性。獵殺脫逃者可以延長單身期限,所以平時相濡以沫的單身友人,卻在男主角逃亡時翻臉射殺,愛情也好,友情也罷,在遊戲規則的制約下,人與人之間沒有情義,只有利害。

   離開單身有罪的陣營,來到禁止戀愛的聯盟,是一種解脫,還是陷進另一個牢籠? 想愛的時候沒有對象,不允許愛的時候卻一見鍾情,愛情真的沒什麼道理,當愛來的時候,是無法自欺也不能欺人的。所以,男主角在單身聯盟遇見真命天女,兩人同樣具有近視的特質,可以相互理解與談心,卻只能透過暗號私下傳情,因為他們身處只能獨舞獨居獨立的陣營。從一種意識形態來到另一種意識形態,表面訴求不同,但骨子裡都是專制排他的組織。影片以極端的手法凸顯社會的歧視,必須為自己掘好墳墓的單身者,只能撥放電子樂以利獨舞,因為彼此調情而被處以「紅吻」(以刀劃傷嘴唇再強迫對吻)的刑罰,種種規則相較於配對飯店的可笑措施,不也是同等的荒謬嗎?在強迫配對團體找不到對象的男主角,卻在必須單身的聯盟裡開始戀愛,始終的邊緣與脫軌,讓他恆處於逃逸之中,卻在愛人瞎了眼後,必須刺瞎自己以回到配對的主流,這一刀,刺是不刺?攸關愛或不愛嗎?當愛情必須以自戕來加以檢證時,這樣的告白會不會太過慘酷?當人不能呈現真實的自我時,那樣的愛還算是愛嗎?

   所以,我終於接受電影《因為愛你》中的詮釋。歌手張洪量曾在〈你知道我在等妳嗎〉如是唱道:「莫名我就喜歡妳,深深地愛上妳,沒有理由,沒有原因。」凱特•布蘭琪和魯妮•瑪拉兩人超越階級、年齡、性別的愛情,原本是令我難以想像的,但當愛來的時候,猶如在百貨公司邂逅凝視的當下,兩人眼神中的千言萬語,猶如凱特•布蘭琪所說的「從天而降」,無須解釋,沒有道理。我曾以為天差地別的背景到底能說些什麼?就像我曾因無話可說而跟某人說再見一樣,可是當片中兩人在漫長的公路旅行途中,只是陪伴,只需相望,便能感到滿足與幸福,我於是覺得或許是自己還愛得不夠。導演以特寫的方式寫這段艱難之愛,從手部動作、眼波流轉,到臉部表情與服裝語言,在在都表露著彼此的心動與掙扎,社會觀感所帶來的束縛與傷害。我特別欣賞電影的配樂,浪漫憂傷的主旋律搭配悠揚的背景弦樂,讓這段不能不愛的情感走得百轉千折,既動人又躊躇。

   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正為爭取女兒監護權打官司的凱特•布蘭琪,明知該和魯妮•瑪拉保持距離,停得住自己的腳步,卻止不了思念的心,當魯妮打電話來時,她強忍悲泣掛斷的表情,讓觀眾的心也隨之肝腸寸斷。世上最難的不是去愛,而是不能愛。所以,曾經試過和丈夫一家人重拾舊好,卻發現無法違背自己的本性,終究,凱特•布蘭琪還是聽從內心的召喚,在律師前坦承認自己的情感,即便這對爭取監護權的道德要求不利,她卻不想再欺騙眾人欺騙自己。這一段讓我非常感動,縱然母女天性,卻不該以委屈自我來換取,所以她請丈夫念及以往的真心與情誼,至少讓她可以固定探望女兒,不要讓彼此夫妻一場卻留下不堪的結局。這段話,說得字字椎心,痛感歷歷,凱特•布蘭琪在母親、妻子和情人三種角色間,努力誠實以對,那發自肺腑的真情告白,讓我為之泫然不已。片中,不管是魯妮或凱特望著對方背影遠去的眼神,都有飽滿的情緒充溢其間,讓我的心被狠狠擊中。

   最後的兩場戲非常精采,在迎拒之間,理性終究不敵感情,兩人都選擇站在愛的那一邊。如果《單身動物園》的啟示是單身無罪,真愛有理,那麼,《因為愛你》揭示的便是聽從心底的聲音,因為愛情本來就沒有什麼道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5176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