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聽見紅豆的聲音
2015/10/17 10:21:35瀏覽274|回應0|推薦26

   我覺得《戀戀銅鑼燒》是一部被忽略的好電影。導演河瀨直美與今村昌平並列為入圍坎城最多次的日本導演,2007年並以電影《殯之森》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但在此片當中,她並沒有為了成就導演的個人風格而犧牲演員,反而讓樹木希林和永瀨正敏兩位硬底子演員,充分展現其精準細膩、層次分明的演技。影片雖為小品,卻是情味俱足,震動人心。1997年便以《萌動的朱雀》獲得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的河瀨直美,更展現優雅的構圖與空間掌握能力,將花樹、鳥雀、光影拍得溫柔幽美,不管是盛開如覆的櫻花、風過搖曳的枝條,還是在日光下靜謐如睡的庭園,都有詩語低吟,款款流淌。

   樹木希林在《我的母親手記》、《橫山家之味》、《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等片中,已展現如戲精般的優秀演技,但多為配角,直至《戀戀銅鑼燒》中才終於晉升女主角,讓觀眾得以充分見識到既滄桑又天真、苦痛中猶能同情的自然展演。身不由己的悲慘命運,並未讓這名女子失去愛的能力,她聽鳥鳴、觀花開、向風中的樹枝揮手,欽羨女學生吱吱喳喳的青春,並能深深望進他人眼底的憂傷。到銅鑼燒店打工的她,協助製作紅豆餡,從挑、洗、濾、煮、攪到等待的過程中,她輕柔與紅豆對話的表情,對待食物如親友的細心與開心,都讓我感覺到認真生活的人之況味,韻致幽微。

   但最精采的幾幕場景,都在永瀨正敏與樹木希林的對手戲。之前看過永瀨正敏演出的《KANO》、《隱劍鬼爪》等片,其實力派演員的定位早已毋庸置疑,但在此片中,他自棄索然的表情與機械般的無感動作,演活了一個抑鬱男子的無望與落魄。他和樹木希林都恆處於禁錮之中,前者是無形的心靈自縛,後者是有形的深院隔離。然而,不怨嘆命運的老婦,因為探出感官的觸角,去蒐羅生命的微小美好,所以跨越了藩籬,超越了命運。當自囚自怨的永瀨正敏看見手指扭曲變形、長期被監禁的七旬老嫗,竟能這般樂觀寬容地凝望世界時,那不可置信的感動撞擊了心底長期豎立的高牆,磚瓦開始迸裂、鬆落,隨紅豆的甜、人心的軟,一一卸除。

   我非常喜歡曹植〈善哉賦〉中的「來日大難,口燥唇乾,今日相樂,皆當喜歡。」未來會如何,不是現在應當憂心的;過去是怎樣,亦非如今要陷溺延長的。人生自非江湖,無法如莊子所言之相忘,身不由己,終是實相。但我始終相信所有的框限中仍有無限,那是人與人的濡沫理解,是大千世界的有情映照,以及願意去感知去擁抱去受傷與療癒的信念。就像銅鑼燒的紅豆餡,因為用心對待過,而有了令人感覺幸福的滋味……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3331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