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快樂之外
2015/08/27 08:35:11瀏覽197|回應0|推薦23

   一個人可能只追求快樂嗎? 若不能覺察內心的憂愁,進而面對、消解它,那麼快樂恐怕也不那麼踏實了。能夠感知憂傷的人,也才有能力同理他人的憂傷,進而協助他人得到真正的快樂。所以,皮克斯動畫《腦筋急轉彎》中,以可愛的造型將情緒擬人化,起初讓樂樂和憂憂作為對照組,最後,卻發現兩者必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這是部非常有創意的影片,將探照燈透進人類的大腦裡,分別看見快樂、驚嚇、討厭、憤怒與憂慮等情緒。總是笑容滿面、活力充沛的樂樂,善於從惱人的事物中找尋希望,一身黃色的她儼然像顆小太陽,讓周遭充滿光亮;瘦高鐵灰的驚驚先生擁有神經質、易緊張的性格,總是過於謹慎而猶豫不決;全身綠油油的討厭小姐,經常抱怨,對許多人事不滿,對世界有很多意見;矮矮胖胖的紅色憤怒先生,經常衝動地做決定,或攻擊破壞或頂嘴爭吵,造成事情的發展每況愈下;動作遲緩、身材短小的藍色憂憂,缺乏信心,覺得自己老做錯事,總在道歉。在小女孩的腦內小劇場中,藉由不同色調與性格的搭配,讓情緒的特質呼之欲出,生動有趣。

   除了情緒的具象之外,此片亦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帶出大腦的運作,關於不同時期的核心記憶,關於逐漸被淡忘甚至銷毀的記憶,以及組成一個人生活重心的島群﹕ 如誠實島、友誼島、家庭島、曲棍球島、搞笑島……,隨著每個人興趣個性不同而有所差異。片中提到潛意識的存在、夢境的拍製,還有思想列車的行駛與停擺,配合小女孩生活中的種種言行與回憶,真是深入淺出的腦內科學。尤其在大腦指揮中心的電燈泡設計,更有「靈光乍現」、「靈機一動」的隱喻,加上各種顏色水晶球所構成的情緒記憶,兼具了視覺與思考的雙重享受,讓人賞心悅目之餘更能投入其中,成功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我非常推薦親子共賞,因為此片便是以家庭互動與孩子成長為主軸,從環境的轉變到小孩身心的變化,都有值得探究之處。大人往往被孩子牽引情緒而不自知,是以片中的父母亦各有腦內小劇場,從兩人的相識、相知到對孩子的教養態度等,皆可從情緒角色的對白窺知其心情,大人也有自己的困惑與難受。每個人都不完美,但我們可以試著與內心的憂憤驚惡和睦相處,去感覺去接受,然後才可能去面對去解決。每一種情緒都試著傳達某個訊息,唯有誠實解碼之後,才能擁有豁然開朗的快樂,不是嗎?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2879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