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太宰治是以抱歉度日的「無賴派」,那麼佐野洋子應該就是耍廢有理的「無用派」了。之前看她的散文《我可不這麼想:佐野洋子的中年回望》,便深為這名歐巴桑的誠實所「驚嚇」,如此理直氣壯地向世俗主流嗆聲,她說﹕「總之我認為能活得不堪又不在乎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很討厭的事。賺很大,也虧很大。」至今令人難忘。而《無用的日子》此書寫於她罹癌去世前幾年,書中坦然面對死亡與老病的現實,甚至自我調侃,關於生存的艱難、文化的反思以及自我的省察,都有既真心又使人發噱的描述。 名之曰「無用」,卻是「無用之用」。習慣賴床、宅在家裡的洋子,觀看料理節目時,看到外國主持人淋沙拉醬的氣勢與粗獷的攪拌後,頓覺此道充滿活力的菜必然有開朗之味,所以「凡事都要放輕鬆點,日本人太認真了。」或是回想小時候除夕夜父親發火翻桌的情形,矮小的房間天花板因此黏了兩三根蕎麥麵,之後每年除夕一思及此事,便會忍不住捧腹大笑,然後年幼的她發現﹕「在最悲慘的事中,必有滑稽之處。」讓人睹之心酸,這種苦中作樂的本領,不就是生活日常嗎? 中日戰爭結束後仍住在中國東北的洋子一家人,靠著母親每日去黑市買賣維生,父親則留在家裡的壁爐旁唸故事給小孩聽,她覺得那是母親這輩子最發光發熱的時期,「任何女人只要在關鍵時期,都可以變成頑強的大嬸」,對此,想到不管是不識字卻能努力養大十個孩子的外婆,還是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全心陪伴我們長大的母親,都讓我心有戚戚焉。 從生活中顯影文化軌跡,亦是本書亮點。身為迷戀韓劇的師奶,洋子看了幾部韓劇與韓片之後,發現這個國家的人對愛深信不疑,反之,日本人似乎覺得相信愛是一件愚蠢的事,「嘲笑純愛,無論電影和小說,都描寫一些漂浮不定的人」。關於這一點,對於曾是木村拓哉迷的我,很難贊同,因為日本的純愛電影或戲劇,也曾讓我感到幸福萬分。作者還提到她的韓國朋友,每次來日本都不停地咒怨這個曾侵略他們的國家,讓洋子甚至內疚到哭著跪在他面前道歉。然而長久以往,疲倦於一再跳針重複的內容,她於是想到仇恨到底能帶來什麼? 「即使我從小到大沒見過日本帝國是甚麼樣子,也要獨自為以前的慘無人道負責嗎?」朋友說朝鮮從來沒有侵略過其他國家,洋子的想法是﹕ 那是因為韓國人的感情都對內,在此消耗了愛憎,自然沒有能力對外了。這些都是作者很主觀的感受,來自於人事的觀察與接觸,就像她說日本人的寡言沉默,節制的感情下猶如千里沃野,不是隱藏著深厚的惻隱之情嗎? 這段描述,立刻讓我聯想到山田洋次的武士系列與是枝裕和的電影。 但最能打動我的,應該是作者對自己的覺察與接納。像是除夕夜租一大堆影帶回家,會擔心他人覺得獨居的自己很淒涼,總是活得任性的她,不想讓膽量輸給他人的眼光,所以「我一直自我期許,即使老了,走路的姿勢也要挺拔。」這真是個豪邁的承諾,我也要放在心裡。而上了年紀之後,因為身邊值得生氣的事情越來越少,所以就會開始對國事、天下事發洩不滿,乍看之下很難理解,但想想老人們的牢騷,就忍不住會點頭贊同。洋子說個性是一種病,從自己和妹妹的相處中,她發現向自己妥協比和他人相處更難,六十年來,她始終無法向自己妥協,「我最想斷絕來往的,是自己。」這是令人震動的告白,但我只想和自己和解,而不是割裂。這樣的女子終也被歲月醞釀出溫情,和暌違二十多年的資深美男子相擁時,沒有喟嘆或遺憾,感受著對方的骨骼與體溫,浮現在腦海裡的卻是「這些年你也辛苦了﹗」對於從小流離貧窮的命運,作者沒有控訴,只是以舉重若輕的口吻告訴讀者﹕人無法擺脫自己生長的原點,即使以為自己擺脫了,身上仍不斷散發出如影隨形、肉眼所不能見的氣味。不管承不承認,別人很容易辨識。 之所以一氣呵成看完這本書,無非是佐野洋子的強悍說服了我。她說輸的感覺和憂鬱症很像,活著卻像死了一樣,無聊至極,所以,就算知道自己會輸,還是要努力玩到最後,不輕言放棄,「因為人生中,逃避是卑鄙的行為」。這其實就是我的信仰,雖然回想自己的人生,不總是光鮮亮麗,或者像作者般,曾經有過很多丟臉到不想活的失敗,但我們仍然能夠覺得「我這一生還不錯」。並不是把所有事都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解釋,而是生存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