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7/11 23:30:29瀏覽342|回應0|推薦20 | |
正是芒果盛產的季節。客廳裡擺著好幾箱來自彰化二林的自種芒果,冰箱有一包包剛採收的玉米,同時想起同事的母親們,住在嘉義、高雄的農婦總是殷勤寄給女兒一堆新鮮蔬果,嘉惠我們這些同辦公室的鄰居。對於深深黏附土地的農人而言,一旦失去朝夕相處、生生不息的田地,想必是頓失重心、難以為繼,甚者不啻失去了生命。颱風天讀完胡慕情《黏土﹕ 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風雨飄搖,心神震動,當我看到身材嬌小、以種筍維生的汪菊,拿著百歲婆婆照片到土地徵收的抗爭會場,轉述老人家每天一睜眼就問﹕「阿菊,咱明仔載欲蹛佗(明天要住哪裡)?」時,採訪過眾多徵收案的胡慕情哭了,我也哭了。每一樁新聞的背後,都是一頁個人生命史,讀者通常只看到斷裂的報導,我卻在這本書裡讀到完整的聆聽、記憶與涉入,看見作者對史料爬梳的用功,對土地與農人的敬重,以及對台灣經濟發展與土地政策的批判反省。 從日本政府與資本家對農民的聯合剝削到戰後台灣的經濟發展,從「耕者有其田」的農地改革到土地徵收政策,作者以極其認真負責的態度,說明美國政經勢力與台灣政治、行政制度乃至於經濟政策的扣合,並不時以註解加以補充;同時輔以吳櫻男、洪箱的個人生命史,帶出農村人口外流下的捆工生涯、拆船工業的興盛,以及出口擴張策略下的紡織女工生活。作者採取報導文學的筆法,以大量史料與數據作為客觀報導的依據,同時以文學敘述重現人物記憶的場景與情思,兼具知識性書寫與小說敘事手法,既寫實又動人。讀者透過時空場景的細節重構,得以進入不同人物的生命情境,關注所有事件進行,藉此稀釋了高密度的經濟政策論述。讓我特別動容的,是關於洪箱與母親的真情書寫,不管是她看到母親身為細姨的委屈隱忍、離家去紡織廠當女工的告別,還是出嫁時母親的道歉與叮嚀,都讓我看到此書獨特的女性視角與理解。 書中後半部分著墨了十大建設的推動及其利弊分析,「客廳即工廠」的政策,如何翻轉了西部平原的農村地景,然後是工業化過程中,農地與海域受到工廠排放物的汙染,以及1980年代土地炒作下應運而起的無殼蝸牛運動。觀此種種,其字裡行間的人道關懷,不禁讓我回想起陳映真《人間》雜誌的報導內容。更令我感佩的,是胡慕情對台灣地方選舉與派系生態的內幕分析,還有地方政府如何假借土地徵收名義,在程序不正義的情況下,硬是要強行通過以填補財政赤字。相關的政治人物皆有名有姓,無所遁形。這幾天才看到苗栗縣政府短缺八億週轉金、發不出薪水的新聞,對照此書所述前任縣長的所作所為,如有呼應雷同之處,實非巧合。從竹科徵收案、農會改革後成為政治附庸、加入WTO所造成的休耕,到「農村再生條例」所影響的耕地流失危機,皆是一幕幕台灣當代的官場現形記,無怪乎走投無路的農民,被迫訓練將「抗爭」作為第二專長,一次又一次的北上抗議,這怎不令人激憤且唏噓呢? 此書以苗栗農村灣寶的人地關係為主軸,旁及歷史政治經濟的時空脈絡,凸顯農民在種種政策下的無助與犧牲,背景歷歷,說明清晰。作者胡慕情從記者身分到自由寫作者,將第一現場的採訪融合史料,以有情的筆觸娓娓道來。全書多以第三人稱敘事觀點進行,帶領讀者一路隨農民從過去走到現在,直至第四部份作者才以第一人稱現身,進入現場與農民一起面對艱難的抵抗與堅持。中間,歷經三位因土地徵收案而自殺或病逝的人們,在長期承受失去家園的不確定壓力下,著實令人感同身受,痛心不已。看著書中呈現灣寶里歷史變化與景象的照片,從純樸的地貌人情、一張張聚集抗爭的光影,到如今轉型為有機社區、為證明農業存在價值而努力的笑容,使人在心疼之餘,不由得肅然起敬。那是農民對土地的愛,也是作者走踏田野、實際訪談,透過書寫灣寶地史以關照島嶼的深情。 書中主角洪箱曾在紡織廠工作,卻是在回鄉務農後,才知道繁華的代價是犧牲農村、農業與老農而來的。她於是明瞭﹕「因著食物的生長時序,腳踏土地的身軀會和生活逐漸磨合出調和的秩序,保有土地,不但是為了確認自己的來處,更是為了留下未來的去處。」所以胡慕情寫了這本書,為了守護記憶與未來,為了土地正義與存續,更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召喚……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