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30 22:30:11瀏覽203|回應0|推薦16 | |
人生當中,有一種黑暗,把所有安慰都擋在外面。有種比自己的墳墓更兇險而漆黑的時刻。那是旁觀他人之痛苦,任無力的浪潮將其席捲,淹沒。像是近日的塵爆事件,我看著聽著想著,心揪著,仍然得忙著做著,於日常行走著,如同破碎的吉他,響起駁雜的聲音,卻依舊一邊聽聞生命的刺耳聲,一邊維持身心世界的平衡。我於是想起日前看過的《薩爾加多的凝視》,在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行動可能真的比言辭更具有說服力。 雖然,「行動」的定義因人而異。莊子說﹕「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這是哲人自我安頓的大境界,然而,面對世界的苦難,多少人能夠視而無感? 薩爾加多的行動是放大他的凝視,透過影像讓世人見其所見、感其所感。相對於他鏡頭底下的無國界醫生,或許他的行動不夠直接,但是每個人都有他的天職,是這樣的畫面,或許壯美或許淒美或許幽美,更甚是不忍卒睹的殘酷之美,讓所有觀者為之震懾哭泣,進入他者的世界為其傷悲。誠如作家以文字與眾生對話,攝影師以影像傳達複雜的心緒,感染的媒介殊異,但心力相似。這當中如何能有價值判斷,或消費對象、神化自身的譴責?想想文青的外拍美照、眾人吃喝玩樂的留影,如果這種輕盈是生活的面向之一,那麼,走入災難與荒蕪,看進絕望與殺戮,又何罪之有? 維吉尼亞•吳爾芙有「我們停下;我們站住。僵硬,只靠習慣的骷髏架支撐人形。」之語,克服恐懼之必須,戰勝麻木之必須,薩爾加多冒著讓靈魂受傷的危險,以完美的構圖、敏感的心靈,完成長期關注的主題影像。這當中有柔軟的感知、沉重的思索,還有義無反顧的使命驅力,不僵硬,不猶豫,當一幅幅相片放大在電影布幕上時,此起彼落的啜泣聲,散場後面面相覷的紅腫雙眼,皆說明了無可言喻的撞擊。 匈牙利詩人喬瑟菲說﹕「每一兩天有一餐 ∕ 最後落下胃潰瘍 ∕ 世界是個痛苦胃 ∕ 攪動黏糊報了廢 ∕ 精神愛情和一切 ∕ 奮鬥是盆嘔吐血」,人生實難,一切最深沉的東西,都有旋律,自然就形於聲,成於歌。面對刺耳的樂曲,不是每個人都能直接摀住耳朵,有人因為遠方的鼓聲,就帶著紙筆、背著相機,就此啟程。凡是深深愛過、感受過、在快樂或痛苦之中走過某條路的人,都會把自己的印記永遠留下來。有回聲給願意聽的人聽見,有願景讓他夢想。空氣中有氣味縈繞,還有畫面的低語。批評向來比建設容易,但這世間沒有絕對真理,如羅馬名言所說的﹕「關於興趣,無可爭議。」每個人都為自己構築一個內在的島嶼,並花時間來偵查鞏固它,是以每一個孤島都有它的座標,我們看到卻不盡然理解。可是,我們會因某次的相遇,而牽引出後續的關心,就像薩爾加多鏡頭下的飢餓、戰爭與汙染,唯有先看見,才有之後的改變。 面對苦難,是抉擇,是一色貧血的日子,但每個人仍有不同的行動與方向。且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別讓其他專業分工者置身事外。關於政治社會議題的批判與改革,並非攝影師所能所應一肩扛起的重責大任。當鏡頭把世界帶到我們面前,剩下的就是眾人之事了。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