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13 08:50:21瀏覽1253|回應4|推薦64 | |
正餐要吃飽,最好是一餐吃完能撐到下一餐,盡量避免在兩頓正餐之間再進食。而前一篇(飽足感v.s.飢餓感)說過我不耐餓,常在正餐之前就餓到發昏,需要補充食物。所以我就將水果留待正餐前餓了的時候吃,或是早餐的麵包、饅頭留個1/3、1/4的份量,在午餐前餓了時吃。這樣就不會吃下原本的三餐後,又多補充2、3次點心。 為什麼要刻意這麼做呢?這要提到熱量、卡路里的概念。像我們這種在減肥大道上匍匐伏前進的人,一定會去看減肥書籍,都會讀到食物熱量、基礎代謝…等。老實說,我一直不太會算卡路里。 兒子從嬰兒期就是吃飽就不吃的,雖然他也會因好吃、愛吃而多吃一點,但如果他說飽了,不吃,他就不會再動食物了。而以前的我總會揀來吃,別小看這些小小、零零碎碎進食,累積起來是很可觀的;現在這些壞習慣也都改掉了。 還記得有一天,兒子在「飽了,不吃」之後,竟然說出「再吃熱量就超過了。」這樣的話來,我還以為他亂唬我。臭小子,你懂個什麼熱量,是在取笑妳媽是嗎?豈知他說學校有教。 我不甘心(竟然輸給這小子)、好奇再追問:「所以你都知道你每一餐的熱量嗎?怎麼可能?」怎麼可能?你媽都不知道了,怎麼可能比你媽聰明,老師一教就會?啊恁老母看了幾年還不會咧。 他說:「大概知道。」當時兒子小學五年級。 大受刺激下,抱著「兒子都可以抓個大概,我也可以」的心情,認真研究食物卡路里、運動消耗卡路里的各式表格。先從自己最常吃的三餐食物內容及自己日常的活動量來估算,還真的看出吸收與消耗的不對等。接著再擴及會吃到的食物,也做了3個月左右的飲食日記,結論就是:熱量很容易攝取過量。當時我堅定地相信:那些制定熱量標準的人,真是不食人間煙火,要不就是來懲罰我們這些弱勢的人的吧! 過去立定減肥為目標所執行的計畫,從來沒成功過,那一次卡路里拉鋸戰亦然。花了3個月的時間,從認識(對照熱量)、相處(寫飲食日記)、失望(減肥沒成功),最後分手(不忍卒睹就算了)。最終,我達到了當初設定的目標:對於卡路里,我也能抓個大概。 現在回顧這「熱量很容易攝取過量」、「3個月沒成功」兩點,可知當時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有待改進之處不少。平時並不覺得吃多少,甚至看起來吃得不多,但熱量是卻超出的。因為沒有挑選入口的食物,一樣的食物,烹調方式不同,熱量就不一樣。還表示有些時候的吃,是想吃而不是真的需要吃,例如: 每天下午喝一杯自己泡的咖啡:哇~超幸福; 團購各式食品:嚐鮮、嚐盡天下美味; 辦公室分享食物:要經營人際,互通有無; 而最大的殺傷力是-開心時聚餐,不開心時還是聚餐:既然是出來渲洩的,那就 想減重若只將重點放在控制食物熱量上,而其他習慣、觀念沒有改變的話,很難有效果,因此就無法持續,也不可能成功了。 這些失敗的經驗,在我執行「飽了就不吃」時,延續我依然不擅於精確計算卡路里的本事,但至少我有個警惕:稍有不慎,立即過量。所以在正餐前感受到飢餓感、有進食需求,多方嚐試後,摸索出「分出部份食物」這個方法。 這半年來,團購我只買主食(饅頭、包子、蔥油餅)、水果,因這些我日常會吃;其他的一律不跟進。辦公室的食物分享,入我口的大概不到1/10,要嘛拒絕、不吃,要不就轉給他人,久而久之同事們也知道我大多是不要的。好友間的聚餐,若純用餐我自己控制飽了就不吃;或是相約到有得走路的地方,也許是公園、郊外(平溪、暖暖、大坪林)、爬個小山、走老街、板橋大遠百、西門町…等,可以邊走邊聊天。 執行「飽了就不吃」,因此再也不將眼前的食物全清光那樣毫無節制地吃。又因要控制不過量,所以非正餐時間的點心不是額外的。而確實去感受身體的感覺以及飽足感、飢餓感的程度,專心用餐細細去體會食物(用餐時不聊天、不看書報)、細嚼慢嚥,漸漸的胃的容量自然而然地變小了。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