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25 16:22:47瀏覽1708|回應4|推薦4 | |
至於戲份最多的當然是飾演老毛的唐國強,雖然不斷強調自身的詮釋方式與古月不同,但唐國強還是離不開僵化的框架,永遠一副英明神武、料事如神以及愛民如親的樣板形象,所以唐國強縱使演技了得也無從發揮~~這也是為什麼Marvin認為張國立佔了便宜的原因。 當然Marvin也不可能把一百七十多個演員全部說嘴一番~~其實腦袋瓜子也記不住,而且大可不必的角色實在太多,頗有為了露臉而硬塞進來的感覺。當中就屬梁家輝最具代表性,飾演一個不知名的搶鏡頭政協委員,甚至連一句台詞都沒有~~也許就因為這樣而讓大家記住這個片段。飾演杜月笙的馮小剛戲份頂多兩分鐘,卻是所有客串明星中與角色人物長相最接近的一位,但怎麼看都像是鱷魚幫幫主~~只能怪星爺的「功夫」在台灣的電影頻道重播太多次了。 另外像是張涵予及黃曉明等中生代實力派演員,也只是擠在描述城南庄事件的五分鐘片段中「打卡報到」。就這部電影所要講述大時代歷史的高度之下,「城南庄事件」可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樁,相較於三大戰役只以旁白口述帶過~~也可能是拍攝大規模戰爭場面燒錢太兇~~這個片段有著不合理的比重。其實說穿了這個片段的唯一目的,只是為了表現老毛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刻板印像罷了,然而由這個小地方也就可以瞭解Marvin前面所提「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原因。
既然提到了所謂的刻板印象,免不了要觸及「建國大業」與政治的息息相關,這部份可能也是大家討論第二多的話題~~僅次於「數星星」。因為Marvin把「建國大業」當作是一部政治教育宣傳短片集,所以對於電影所要表達的政治議題沒有太多意見~~就是政治宣傳而已,與四十年前台灣宣稱大陸人民吃樹皮,大陸宣傳台灣人民吃香蕉皮完全一樣。不過這一部電影卻可以在大陸內部掀起正反兩極的議論,號稱向「建政六十週年」賀歲的官方電影,竟然是一部反共電影?也可算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觀察點了。中國最大的軍事論壇「鐵血網」刊登一篇批判「建國大業」的文章,Marvin很努力得看完署名「雨夾雪」長達一萬多字的論文~~對於一部電影可以這麼熱血沸騰,可以看出這位網友身為極端愛國份子的身影。文中洋洋灑灑列出二、三十個「反共」的片段,痛批「建國大業」詆毀「偉大的毛主席」,甚至還用了「國家的敵人」「掃進歷史的灰燼」這些八股到不行的老詞。這讓理論上站在政治光譜另一端的Marvin覺得既可笑又可惜:找了一百七十多位明星打卡沾醬油拍出一部政治宣傳短片集還不打緊,向祖國「建政六十週年」賀歲卻挨得一頭包~~可見「建國大業」有多爛了。
不過Marvin必須承認這些「極端忠黨愛國份子」的論點也不無道理,但這只是觀看與詮釋的角度不同罷了,任何公開發行的文字或影音作品,總是會遭到由不同面向觀察所得到的不同批評。而「建國大業」也談不上有無諂媚或攻訐~~一個支離破碎的糟糕作品又能有什麼功能性可言呢?只不過是目標太大而成為攻擊的箭靶而已。與其從中挖出「詆毀中共政權」的思想言行,還不如說歷史是一面最好的鏡子,從過去的經驗來檢視今日的現實,所有的弔詭與無奈也就忠實呈現出來。片中老蔣父子坐在庭園臺階的對談:「國民黨的腐敗已經到了骨頭裏了。反,亡黨;不反,亡國。」台詞是描述當時政經局勢以及孔宋家族包山包海的胡作非為,但是時空環境轉換到今時今日的中國,似乎又有著令人驚訝的若合符節。這些年來中國內部不斷發生黨政高官貪贓枉法,太子黨包山包海上下其手的案件,這真的是「建國大業」暗中批判的隱喻?還是製片人及導演提著頭的苦口婆心?只能說「極端忠黨愛國份子」們太多心了,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董事長還不至於有這麼大的膽子,只能怪罪於歷史的巧合~~也許真的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而詩人作家聞一多遭到暗殺雖然是大時代中的一個插曲,但「建國大業」運用這個片段表現出國民黨的獨裁與暴虐,只是這段台詞又出了問題:「他犯了什麼罪,竟遭到如此的手段?他只不過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他所寫的所說的,恰恰是一個沒有丟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再把這段歷史的前因後果搬到西元2011年的今天,這麼多的異議人士~~被中國和諧的叫做「持不同意見者」~~又有什麼不同呢?從魏京生、劉曉波、胡佳到艾未未,這些人也不過就是「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已,與當時的聞一多做一樣的事說一樣的話。也許這才是「極端忠黨愛國份子」跳腳的地方~~六十年來還是一樣的高壓統治封殺言論自由,竟然被一部「建政六十週年」的賀歲電影給暴露出來。另外所有看過「建國大業」的人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個疑問:「窩在廣州與香港所謂民主人士的篇幅為何這麼多?」不可否認的在抗戰結束後百業凋敝人心厭戰,加上政經環境的惡劣導致了老蔣不得人望的必然結果。李濟深、張瀾與蔡廷鍇(黎明飾演)等民主黨派人士公開反蔣後,成為共產黨極力拉攏的對象,最後這些民革、民聯、民促及民盟等團體~~真是怪了,這種拉黨結派的毛病從古到今完全一樣,見Marvin另篇拉黨結派徵候群~~前往北京參加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也代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相信「建國大業」的導演只是單純得想要歌功頌德一番,不料卻引起了反效果,「極端忠黨愛國份子」痛批其中暗藏禍心,大有藉古諷今之意~~Marvin也只能重複前面的話「歷史是一面最好的鏡子」。片中還有一段老蔣的台詞:「擺花瓶,有那些民主黨派就可以了」,用來嘲諷國民黨的一黨獨大,但是對照現今環境不也是狠狠打了共產黨一耳光?維基百科中一段話很有意思:「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6月召集各黨派代表商議建政事宜,此後各民主黨派經過重組,最終形成了八個民主黨派延續至今。有中國民主同盟、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以及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等。中共與八個民主黨派共同建設相對於國民黨一黨專政而言更民主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給予民主黨派更多的參政議政空間。」一個六十年前的理想至今尚未實現,八個六十年前的花瓶至今仍是花瓶,當初歡欣鼓舞的各方民主人士,除了宋慶齡等少數人之外,大多都在隨後的反右運動、三面紅旗及文化大革命中被鬥得不成人形。所幸「建國大業」劇情涵蓋範圍不過短短四年,只有看到前面的高高興興,後面的悽悽慘慘又有誰敢演呢? 拋開見仁見智的政治因素,Marvin雖然認定「建國大業」是一部難看的政治宣傳短片集,但也不能因噎廢食的全盤否認,片中還是有一些場景設計及光影運鏡值得一提:大片白鴿飛舞襯出老蔣父子在庭院散步、李濟深與蔡廷鍇下棋時的光影效果、以及老蔣與俞濟時對話片段的運用場景光影等,美術技巧雖然有著一定的成就,但還不足以支撐起一部偉大的電影作品。也許這就是賀歲片的魔咒吧,懷著歡度佳節的愉快心情,帶著大包小包的零嘴飲料,看著過江之鯽般的明星陣容,電影本身就不要計較太多了吧。 那Marvin寫這麼多幹嘛?毛病大了~~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