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17 02:44:17瀏覽40|回應1|推薦0 | |
電玩無孔不入,網路,手機,都可以打電玩,這裡,我們單討論電視遊樂器和掌機型電玩。
沒有電視遊樂器,沒有掌機電玩(DS),如此私塾,在洛杉磯華人家庭裡,快要便成稀有古堡。 任何形式的電玩對夫人而言,都是種「殺時間」(kill time)的工具。 有點像糖果,沒有任何營養,但不吃太多也沒有太大傷害,多數人吃糖果,是因為吃糖果帶來快樂的感覺。 電玩帶來刺激,讓情緒在不打擾別人的情況下大大運動一番,對孩子,是種不流汗的快感。 每次私塾夫人提到家裡沒買電玩的時候,常有人回應:「電玩不都是暴力色情,只要買一些比較健康的遊戲,並沒甚麼不好呀!」 沒甚麼不好的東西就可以擁有嗎? 私塾不想囤積「沒什麼不好」的東西,夫人珍惜上帝給人有限的時間空間,所以私塾收納任何東西,得先問它們是否有價值,有意義,有益處。 夫人相信這世代的孩子已經太習慣與低標準妥協; 尤其教育的標準,一不注意就從追求美善降低到逃避罪惡。 聽著周遭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爭論點老圍著「有甚麼不好」繞,夫人也有一個夢:她想在私塾裡,常常和孩子一同追求:「有甚麼更好?」! 因為,那種「大家都有,而且沒甚麼太大害處,所以我也該有」的論調,悄悄地吞食了校園孩子有限的成長時間和空間。 亂!! 沒有意義和價值的囤積,是亂的溫床!
去朋友家聚會,大人得安靜,因為小孩都圍在大螢幕前廝殺; 去餐廳吃飯,等上菜時,大人得安靜,是因為孩子被一個個小螢幕吸走了。 必須跟著父母活動的幼稚園小學生,能乖乖跟去買菜,只要帶著電玩; 能好好去銀行郵局辦事,只要帶著電玩; 能出去長途旅行,也是因為有電玩。 手拿電玩的孩子跟在爸媽身邊,卻是兩個世界平行前進,沒有重疊,連碰撞也沒有。 那個帶走孩子的世界裡不需要親情,不需要友誼,不需要愛與被愛。 那麼方便,又那麼悲哀!
有一次,私塾夫人教兒童主日學,給幼稚園大班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上課,講禱告,讓孩子實際操練,於是發一張小紙條,告訴所有小朋友,現在大家跟上帝求一樣東西,是你心裡最想要的,寫下來,或者畫出來都可以。 十幾張紙條,每一張都是掌機電玩(DS)。 也許問的方法不對,再試一次,夫人說:「大能的上帝答應要幫你改變一件事,你要祂做甚麼?」 孩子毫不考慮地,爭先舉手。 「讓我媽媽改變主意,願意幫我買最新的電玩遊戲!」 「讓我考試成績變好,所以爸爸會買電玩給我!」 「把我的電玩變成最新的型號!!」 還是電玩!! 因為學校同學天天都在講電玩。
是的,電玩不全是暴力色情,電玩也有健康乾淨的,電玩,讓孩子如此興奮,可是,當電玩成為孩子心目中最想要的東西時,這,代表甚麼? 代表流行嗎?當孩子心目中最想要的就是最流行的物質時,那,又代表甚麼?
夫人無意用私塾來反抗學校,但是,當學校抵不住世界與潮流的氾濫時,私塾,真的給予夫人一個更大的空間去追求「別人都在做」以外的東西。 「別人都有」的東西不見得糟,但私塾要的是除了「別人都有」之外的,更多的自由。
夫人的孩子去到別人家裡,也會圍在電玩前,一臉興奮。在那些時候,除非有暴力血腥色情污染,夫人通常不會干預。 但可以做的事,私塾裡,不一定要做。 因為私塾的焦點,不在強調「我們不做甚麼」,而在強調「我們做了甚麼!」
常有人問夫人:「你是不是痛恨電玩?!現在大家都有,就你的孩子沒有,不是太可憐了嗎?」 可憐嗎? 如果拿走別人都有的,卻不給他們很多人沒有的,那真可憐! 如果只是拿走,卻不花時間用自己代替電玩,不引導孩子怎樣得到新的樂趣,不幫助他們發揮想像力,不讓他們對親情上癮,那真可憐! 還有,如果給了電玩,之後常常要為了玩太多,拼命限制他們; 為了不買那些內容太「過份」的遊戲,經常和他們討價還價,吵到雙方不高興,那也可憐! 叫他們擁有,卻不能玩,心黏上去了,又要頻頻扯下來,那真可憐! 天下父母辛苦呵!其實,怎麼做都要付代價,電玩給不給,都要付代價,差別只是:付甚麼代價?怎麼付?甚麼時候付?
私塾,沒有電玩的私塾,只是另外一種付代價的方式。
生命的空間和時間其實有限,當孩子被許多美善充滿時,電玩擠不進私塾,只是因為找不到安身的位置,並不稀奇!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