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18 03:22:12瀏覽18|回應4|推薦0 | |
網路剛興起時,有個雜誌記者曾自信滿滿地說:「盯著電腦螢幕超過十五分鐘就眼睛發酸的人,多半超過35歲!」 當時許多中年人聽見這話,都會心一笑。 可是才爬過幾個年頭,那話已經失效了。現在,多的是六七十歲老先生老太太成天上網讀養身新聞,看世界奇景,欣賞孫兒女從各個角落寄來的照片。
每天早上,夫人第一個進教室,在神面前安靜過後,就打開筆電,幾種版本語言的聖經在裡頭,聆聽之後,她把心得打進筆電。 夫人的日記,也住在筆電。 晚點,孩子進教室,同樣打開電腦,讀聖經,寫日記。 沒錯!這個現代私塾,不用毛筆寫字,電腦螢幕就是學生的筆記本,鍵盤,是他們的筆墨。
私塾四面為鏡,孩子愛看書像夫人,他們的數位性也像夫人。 夫人自己已經網化。
因中文程度只有國中畢業,在海外住的日子一久,許多中文字都有印象卻寫不出來,偏又愛用中文寫作,所以早早,她就從稿紙轉向打字。 筆電成為隨手的「稿紙」。 習慣電腦寫作之後,網路興起,自然,電腦就成了夫人的活動書房,在那裡寫,閱讀,思考,整理資料。 孩子尚未回家教育之前,已經習慣媽媽手邊總是一台筆電。 私塾開張,孩子第一次問夫人可否用電腦寫日記,她在內心著實掙扎了一下。 望著書架和車庫裡,那些大大小小發黃的日記本,曾經跟著夫人千山萬水漂泊,到日漸衰殘,她,忍不住要放開手,答應孩子把記憶濃縮成半根手指大的隨身碟。 夫人知道,這種想法一點也沒有文人的浪漫,她的感覺電腦化了,她的浪漫,也在電腦的筋骨裡流轉。 夫人放手,因為她認為,這應該是孩子人生裡,水紋般的決定。 把孩子送出去上學,許多事有人有制度幫他們做決定,但在私塾裡,處處是決定,處處要方向,也處處都有大人和孩子,一代和一代「意見不同」的討論空間。 夫人不想天天在「不同意見」裡掙扎,她希望把力氣放在那些真正該堅持的事上,投注一擲。 對這一代孩子來說,電腦和網路已經成定局,所以該把力氣用在教導孩子怎麼用,而不在抗爭該不該用。
在家教育群體中,夫人大概屬於少數允許私塾「電腦化」的一個。 在學校,網路是必要的平面,從同學到學校,從學科到娛樂,不走網路,就像不上高速公路一樣,難到得了遠方,只能在同一個小城裡繞來繞去。 可是高速公路四通八達,路太寬,容易超速。 許多私塾開張,就是為了防止孩子太早太快被「網化」,所以把孩子帶回家,讓孩子享受更多翻閱書本,親近大自然,和動手的學習。 而相對於電視和電玩的邊緣主張,夫人對網路,接納度的確出奇地大,竟肯在私塾正中央架起網路高速橋,難道不怕孩子遺失在網路世界裡嗎? 怕呀!怎麼不怕?! 許多電視電玩產生的問題,電腦網路也會產生。太多陰深的網路陷阱,太多可怕的網路誘惑,讓員外夫人擔心,孩子不出門上學,卻可以從網路進入更複雜的世界。 靠在那一個螢幕的窗口上,一個沒站好,很容易摔去。 小孩如此,大人也是如此。 家裡沒有電視遊樂器和掌機電玩,可是因為准許上網,有些網上遊戲在私塾是被允許的,孩子習慣電郵來回,彼此傳送一些影片,網上聊天,互通資訊,這些,都有陷阱,都成為孩子上網後,夫人必須付代價去和孩子協調,管制,甚至爭議的話題。 不上網,的確會讓夫人少掉許多麻煩,少立許多規矩,少和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推拉界線。
可是,每個時代都有它的伸展台,千禧年之後,網路已是這一代孩子生長的土壤之一,這是他們現實的脈絡; 是他們認識人,認識世界的途徑之一。 網路,是文化色彩的調色盤; 網路,是他們說話,運動理性感性筋骨的一個空間。 喜歡與否,網路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對這一代孩子來說,抽離網路,等於把他們從世界中抽離一樣。
不用電也可以活,不買車也可以過,任何一種生活方式,都是一種選擇後的結果。 夫人選擇讓孩子進入網路文化,因為相較於在電視和電玩中被動地接收影響(除非進入專業領域),網路是一種平常就可以用來影響人的途徑。 透過網路,滴一點黑墨染出一片骯髒,同樣透過網路,點一絲火花燒出一田燦爛。 講得再白一點,夫人對私塾有點理想(或俗稱野心),希望從裡面能夠培養出對傳遞真理有熱情的下一代,而網路,已經是未來的主要傳播平台,能懂得怎麼站位置,怎麼站得穩,才能談到在上台時耍甚麼真工夫。 因此,夫人主觀地認為:這個代價值得付出! 代價,包括電腦只能在教室裡用,而教室是自由進出不關門之地,也包括上網時間的管制,和網路安全的教育,和討論,再討論。 如何正確使用電腦網路,被列入私塾重要課程之一,這,不僅透過宣導文字媒體,不單透過強行規定,更是天天,透過私塾生活的操練,塑造,在孩子的品格上。 有時,也要透過失敗的經驗,學一些扎心的功課。 但拿捏之間,夫人內心裡的禱告不變。她知道,孕育出健康踏實的生命,去凌駕一個有效率高變化的傳播媒介,才是私塾的真正焦點。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