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20 11:15:03瀏覽22|回應1|推薦0 | |
兩個孩子的語文科特別強,尤其是老大,閱讀和理解力相當驚人,單純的學校課本無法滿足她的胃口,放她自己去漫漫書海中尋覓,又太冒險,夫人必須花很多功夫研究書單,同時引進不同學習方向拓寬她的知識領域。 同時,她雖然學的快,卻不夠仔細,有次序,所以夫人花了不少時間訓練她整理筆記,紀錄心得。 這個孩子,剛進私塾時,每天早上十點半,就說所有該學的該做的都完成了,叫她做雙份,三份進度,也填不滿整個早上,真把菜鳥夫人弄的不知所措。 是她資優嗎?是教材不對嗎?是夫人哪個教育環節搞錯了嗎? 懷疑,是眼前有隻大老虎在打哈欠,看牠嘴張得那麼大,人以為自己要被吞掉了,恐懼,又以為自己無路可逃。 夫人真這樣以為只能等著老虎吞食,常常軟弱地覺得不行不行,會把老大毀掉。 還好大老虎打完哈欠,躺下,偏個頭睡起覺,夫人才突然發現,原來老虎關在籠子裡,自己是自由的,趕快轉身就跑。 哇!天地大得很,遇見問題時,根本沒人強迫自己凍在原地。 如果老大上學,就只能考慮去念資優班,或跳級,或不做改變,讓她每天無聊地把時間濫花完。可是因為在家教育,她可以快樂地讀著超越她年級的好書(而且是純享受,不需要和其他優秀孩子考試競爭),可以對夫人發表她那又早熟又單純的腦子裡面,一些對人事物很特別的看法。 而且,她可以擁有許多時間去把許多想法,感受,全寫到電腦裡,留下自己的成長紀錄。 夫人不會引導資優孩子變得更資優,但是,她可以把更寬的人生攤在女兒眼前,帶著她一起探索。 第一年,老大愛上一位基督徒心理學家寫的有關Birth Order(出生排行)的書,小學五年級的她將那書翻到爛,幾乎把每一個出生排行的特質都背了下來。 那一年,無論是周遭叔叔阿姨,或是小說電影人物,她都不斷觀察,分析,印證著那位心理學家的各種理論。 那一年,她從自己身上抬起頭,看見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背景,世界寬了,生活,不再枯燥單調。
老二不同。 她細心保守,作業整齊有序,但是喜歡守成,不願意改變突破,很多跨過原來思想框框的東西,會讓老大振奮有興趣,卻讓老二恐懼有壓力。 夫人真的很感恩,因著把她帶回來,才讓夫人有機會好好了解這個女兒,否則,夫人只會一味地把她視為好強固執,敏感,脾氣大,難以溝通的女孩。 以前夫人一直不了解她是一個很容易吸收壓力的孩子,而且當壓力過大時,因著不懂紓解,選擇的方法不是發脾氣擺臭臉,就是不理不睬。 曾經,夫人和她之間老為此起衝突,雙方都很辛苦。 做媽的,都會試著要幫助孩子走出死胡同,但是,當孩子大到一個年紀的時候,雙方會開始技巧地用「閃」的方式來淡化衝突,或逃避衝突後的溝通。 而且理由常常是愛。 親子之間,也會為了愛的緣故,漸漸不敢靠得太近。這是夫人在許多青少年和父母當中讀到的難言之隱。 還好回家了,私塾,把大家的點滴串在一起,逼得夫人和孩子都必須面對每一個關係上的疙瘩,不能逃避。難關跨不過,夫人必須謙卑。 一個母親,要承認對自己的孩子毫無辦法,尊嚴得徹底彎腰。 一個敢把孩子帶回家教育的母親,要承認對自己的孩子毫無辦法,那麼,整個努力維持的自信,只好被上帝破碎。 女兒幾次情緒大爆發之後,夫人的憤怒比不上擔憂綿長。而擔憂,又比不上害怕她將來一生的路怎麼走揪心。 揪心呵!私塾裡天天揪心,再無法用「過一陣子氣消就好了」的理由來安慰自己。 每一次不得已要和好強的女兒對立的時候,夫人外面那麼剛強地持守原則,可是裡面卻是充滿了對上帝軟弱的呼求。 上帝啊!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人家都看夫人是懂得「怎麼辦」才敢把孩子帶回家教育的,誰又知道,私塾,其實是大海中呼求乾地,曠野中呼求甘泉的地方? 也許,哪一天私塾夫人登高一呼,會有很多在家教育者願意與她同聲說:「我們不懂,所以我們在家教育!!」
夫人不懂,所以她勇敢地使用了私塾的大赦恩典:「今天,把學業暫時放下!」好好的,與女兒一同收拾一次又一次挫折後的殘局。
第一年,這個可以為一件小事整個情緒被捆死的孩子,常常把夫人弄得要放下預定的進度,全力幫她,教她解套。 摸索著溝通方式,一點一點,老二學著表達內心的感受,釋放壓力,夫人學著了解體諒,耐心等候,然後,虛心研究幫助女兒的方法。 很多日子,被挫敗感淹沒; 進步,就像孩子身高,每天看,真的不覺得他們在長。
但,女兒漸漸知道:在她最深的軟弱和掙扎裡,有人願意相陪,並且,帶著極大的信心和盼望相陪。 每晚,無論白天發生多少事,睡前她總是跑來,緊緊地摟著媽媽道晚安,說:「媽媽,別太努力,早點睡!」 * 私塾開張後約半年,老二與夫人分享了一篇靈修日記。裡面,如此紀錄心情: 「…..我曾經埋怨上帝給我這麼倔強的壞脾氣,讓我總是如此掙扎……但我後來發現,正是因為這個軟弱,我才會一次又一次的來到祂面前,倚靠祂,求告祂…..」 大海中的乾地,曠野中的甘泉,夫人在私塾,真的看見!!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