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13 11:38:03瀏覽19|回應2|推薦0 | |
在海外自立私塾,其中一大難處就在語言。 當周遭朋友聽見員外夫人打算自立私塾時,第一個反應經常是問:「我的英文不好,不可能在家教育!」 那個「我」,其實也是「你」。 仔細一點的人就加問一句:「我們華人來再久,英文仍不是母語,在家教育,講的可不是普通英文,你確定夠用嗎?」 沒錯!夫人就屬於那種到美國夠久,但英文仍然不夠的人。 嚴格說來,夫人大半生都在和語言能力不夠掙扎。中文母語只學到國中畢業,最愛的語言,卻搆不著深度,西文觸到皮毛,速學速忘,已經丟得差不多,英文講了二十多年,仍然半調子,總感到辭不達意,怎麼講,都無法流利痛快表達我心。 開私塾是要當老師的,老師的基本工具就是語言,唉!夫人的確心裡作難。兩個女兒都是文科特強,憑靠夫人自己有限的語文能力,能夠幫助他們發展強處嗎?雖然教材採自學方式,但學習過程總會遇到困難,瓶頸,她也擔心,到時候自己可能連瞭解內容都有問題,怎麼教呢?
一切問題都有張大臉,而且喜歡朝人越走越近,最後停在眼前,遮住全部視線,讓人以為沒路了,得掉頭才行。 遇到這種情況,夫人習慣退後三步,把那張大臉推到一旁,好再次確定自己是朝著甚麼原則方向進行中。如此,大臉只是張大臉,並不能成為決定是否繼續前行的理由,反而,清楚擺明了是到達目的地必須經過的一站。
她想到另一個私塾夫人在家教育了五年,從來不問自己懂多少,會多少,那夫人總氣定神閒地說:「不會,就跟著孩子一起學嘛!」 說得也是,又不是教大學生,教材是為所有中等資質的學生寫的,一定是孩子學得會的內容,大人也一定學得會吧! 說得也是,英文爛又怎樣?到這把年紀,還有機會好好學英文,這,豈非福氣? 還有,私塾並非築在庭院深深的與世隔絕處,形體上不是,精神上更不是,難道,所有的困難和問題都要靠自己解決嗎? 私塾沒有學校高立的圍牆,私塾建在神所造的天地裡,其實,就擁有更多美好的物力資源可以來去流通,有更多不照著年級劃分的人力資源來享用; 在學校,靠的是專業知識,在私塾裡,我們收納了專業和非專業的寬廣:圖書館,網路,周遭的朋友,甚至家教,都可以成為我們解決問題的資源。
那麼,私塾裡的共同語言該是中文,還是英文,或者,該混著講,大家能溝通就好? 有人說,趁此機會讓這些ABC學好中文吧! 夫人不是這樣看的。 在美國出生的小老美會講會讀流利的中文真的很棒,也是身為華人的父母所期待的夢想。可是,也許夫人大半生都被語言能力不足的感覺纏擾,真心希望孩子能夠享受一種自由,是用他們最連著心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溝通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尤其,是和最親密的媽媽,老師講話的時候,可以不要再考慮要怎樣翻譯。 很多海外華人父母和兒女溝通的方式是:不管孩子懂多少,爸媽堅持講中文。當然,這是一種溝通方式,兒女可以習慣,但他們所習慣的,卻是永遠只能大概聽懂爸媽在講㚲甚麼,更實際說,就是習慣一種半猜半懂的溝通模式。 久了,孩子不期待被父母深刻瞭解,也不努力去瞭解父母所要表達的。 雙語能力令人羨慕,可是雙語家庭裡,暗藏著無法深刻相識相知的暗流。 大家都說是代溝和文化差距,其實,常常只是語言造成的溝通不良。 所以夫人很早就決定了,她不希望孩子因著語言的限制,只能習慣對父母「簡單說說」,或者,只能對父母講的話「懂個大概」。當初孩子沒有選擇的被生在美國,是父母決定讓他們成為以英文為母語的美國人,那麼,作媽的她,就該願意盡可能的,用孩子可以掏心的母語來與他們對談,即使在表達自己內心感受上比較受限(也好,訓人時不會太銳利),但,孩子能講,願意講,比自己可以講多少更重要。 語言會影響思考方式,語言會生產文化情感,語言,也會釋放心靈奧秘。如此,既然私塾除了學科教育,將是孩子品格靈性受塑之處,就讓孩子們運用他們的母語,毫無攔阻的奔放其中,吸取所需吧! 選擇孩子的語言,對私塾夫人而言,就是選擇從他們的窗,進入他們的世界。雖然夫人年紀稍長,爬窗的動作不再靈敏,但,孩子看見努力的媽,一定會伸手過來,拉她一把。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