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管與教系列三(5)
2011/05/19 13:18:53瀏覽237|回應0|推薦2

鬆土5    

 情緒管理(下)

 

          倔強的孩子,也被自己的倔強弄得辛苦,他們需要父母幫助,學習如何為這種個性特質「解套」。

          可惜的是,包括夫人自己,起初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把力氣全部用在奪取二弟子不放的東西上面,甚至用比較的方式,想要暗示他們的堅持既多餘又沒有必要。

          如此,反而讓他們更盯著自己堅持的東西不放,引來更劇烈的反彈。

          週末,原來弟子們期待的仍是去圖書館,書店,或是吃吃喝喝,在家看場電影。尤其二弟子,她特愛的週末高級享受,是穿一整天睡衣,窩在房間裡,邊聽有聲書,邊摸東摸西。

          因著夫人自己的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私塾平日的活動方式實在太靜態,太用腦,眼見弟子們一個個都快要像夫人---運動神經遲鈍,她自己心憂,屢次向員外求救。

          突然有一個星期六,員外振奮了,他宣佈全家新生活運動----一起出去爬山。

          二弟子一聽到這個「意外」,馬上嚴聲抗議,據理力爭。可是員外堅持,她在沒有選擇的狀況下(當時還未到美國可以單獨留在家中的法定年齡),就一路臭臉相待,無論大家怎麼講笑話,邀請她加入聊天,都感不走她臉上密佈的烏雲。

          多痛苦的週末家庭的活動呀!本該一家人歡歡喜喜到郊外踏青,卻有一個堵著嘴走在最後面,越走越慢,到幾乎見不著影子的地方。

          夫人本想隨便她算了,反正難得一個週末,她選擇這樣過,就讓她自己去氣著過吧!可是想想,說隨便她,全家還是被影響了,這也不對。

          在任何群體中,都應該少數服從多數,地球怎麼可能圍著她一個人的喜好轉呢?

          當群體的決定不同於個人喜好時,這種態度,不等於是反抗嗎?

          那麼,該訓她一頓嗎?

          坦白說,夫人還真想如此做,一家人親,就親在喜怒哀樂都彼此牽扯著,她這麼自我,簡直是一副「大爺不爽全天下都別想有好日子過」的模樣,怎麼可以不被教導一下呢?

          所以第一次發生,夫人在山邊和她對抗了很久,為的是對她曉以大義,要她看見自己的問題,讓她軟化認錯。其他人都爬到山頂回來了,才看見她勉強從熊熊火焰變成冉冉白煙。

          其實二弟子的愛在三個孩子當中最敏感細膩,她並非不珍惜爸爸花時間陪伴家人運動的心意,也喜歡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只是,她實在太討厭爬山,太想要泡書店。二者之間造成情緒對立,她無法自我調停。

          第二個週末,員外又要去爬山,她再度「發作」了,夫人又氣又失望,心裡再為她添一條「講不通」的罪名。山邊,又是一番口沫橫飛講道理。

          第三個的週末,還是爬山,還是發作,不過,當夫人稍稍提醒後,很明顯,她盡力在控制情緒,調整自己,從「氣很久」變成「氣一下下」。

          第四個週末來臨前,當弟子們興奮地詢問有何計畫時,夫人有了警惕。她先宣佈「可能」會爬山,然後對著笑容突然從臉上飛走的二弟子說:「你建議一下,爬山之後可以做些甚麼?」

          她想了一下,回答:「去吃冰吧!」

          「吃完冰離晚餐還有一段時間,我們就去書店休息一下!」大弟子接口,小師弟跟著舉雙手歡呼。

          夫人偷偷瞄了二弟子一眼,天使把二弟子迷路的笑容抓了回來,正尷尬地在她臉上擠眉弄眼。

          那個週末,二弟子事先預備了隨身聽,和一點零嘴,一路上山下山,好心情。

          之後,只要給她時間預備,全家人週末爬山不再見她擺臭臉。

          多年伴隨倔強的孩子,夫人終於明白,面對擁有這種個性特質的人,不要努力去拆毀他們的堅持,應該幫助他們學習自己找到不走入死胡同的方法。

          當然,和生命安全有關的事,一定沒得妥協,危險的堅持,只能拆毀。

          但其他大部分的事,其實每次槓上,都是倔強的孩子再一次學習「自己解套」的機會。

          一個倔強的人,常常有那種「非得這樣」,「沒有其他方法」的情緒主導。他們之所以不會和人商量出解決之道,是因為先不懂和自己商量出解決之道。

          比方說,二弟子從前常常在與人起衝突時,一定大發脾氣,久久不能平息。

          私塾初期,弟子們天天在一個教室裡相處,天天擦槍走火,每次一發,要燒掉半邊山,這,令夫人頭痛不已。幸好校長上帝出手,要夫人先在私塾靈修時間結束後和大家一起腦力激盪,彼此貢獻預防脾氣暴發的方式。

          頓時,三個人,怪招全部出籠。

          「快生氣時,趕快想一個笑話。」

          「還是吃點東西才會心情好。」

          「唱首歌好了!」

          「一面生氣一面唱歌?我會以為你氣瘋了!」

          那麼,萬一失控還是發脾氣了,你希望別人怎麼幫助你?

          「叫我去跑步。」

          「給我吃點巧克力。」

          「讓我去睡個覺。」

          「把我趕出教室!」

          討論完畢,夫人留下二弟子,她顯然有些沮喪,很誠實的相信那些建議對自己毫無用處。

          「脾氣來的時候,真的很難控制!」她實際地回應。

          「那麼,先想想看怎樣可以不要發很大的脾氣,或者,想想如何使發脾氣的時間縮短。」夫人看著她,一陣心疼,卻還是不能不坦白說:「大家一個教室,你這樣發脾氣,就算媽媽能包容,對其他人也很不公平。」

          她想了一會兒,說:「那麼,每次我發脾氣,就去廁所,你不要敲門跟我說話,也不要催我出來,讓我自己處理一下,好了就會出來,可以嗎?」

          「成交!但,有兩個附帶條件。」夫人說。

          「甚麼?」她皺起眉頭。

          「第一,萬一家裡其他廁所全滿了,媽媽忍不住時,你得出來。第二,你在廁所裡面,記得禱告請上帝幫住你。」

          她邊笑,邊無奈地說:「我當然會禱告,我不求上帝幫我還能求誰呢?!」

          「少發脾氣不是目標,做個喜樂的人,才是目標!」夫人提醒她,也提醒自己。

          從那時起,夫人買了不少好笑(但健康)的漫畫書給她,悄悄地,在一旁享受她捧腹大笑的模樣。

          也在生活裡,每次看她要撞牆,就與她一同盡力找出不撞牆的方式。

          漸漸,這弟子雖然依舊主觀,堅持,固執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只要不是在自己的想法感覺被攻擊或拒絕的情況下,她也接受了可以解決問題,找第二條路走的處理模式。

          終於,在倔強的個性裡,她和周遭的人都越來越可以呼吸到空氣。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dameteacher&aid=523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