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管與教系列三(4)
2011/04/21 01:24:37瀏覽284|回應0|推薦4

鬆土4

情緒管理(中)

 

          不否認,家有個性倔強,情緒起伏大的孩子,伴他成長,一路的確巔簸。

          夫人員外不免俗,曾經,也有過這種嘀咕:「想想我們小時候多乖,多順服呀!怎麼會養出這樣的孩子呢?!」

          小時候?唉! 遙遠的記憶,父母心中很好的逃城。

          據二大弟子陳述,以前他們問過夫人小時候的情景,夫人的回答是:「我小時候從不撒謊,從不和姐弟吵架,爸媽都講一次就聽,不過多半時候根本是自動自發,阿公阿嬤連開口都省了!」

          真的嗎?我曾經給過孩子這麼厚臉皮的答案嗎?夫人自己是記不得了!

          不過,有回二弟子有次對夫人講內心掙扎時,的確順便「酸」了一句說:

          「喔!我忘了你以前是perfect child(完美小孩),一定很難體會我的感受吧?!」

          夫人忘著她臉上的無奈,真被酸到心窩了:說得也是,前後左右看看,好像沒有一個爸媽不認為自己小時候比孩子現在「乖很多」的。

          爸媽的記憶,對孩子還真是不公平哩!

          無論在外面或在家裡,意志倔強的孩子常常會被放上「不聽話」,「叛逆」的標籤,自己動怒,也到處引燃怒火,弄到煙霧瀰漫,叫人看不清楚真實狀況。

          夫人很喜歡美國心理學家Cynthia Ulrich Tobias對叛逆和倔強的不同所作出來的分別。

          她說:「叛逆的孩子反抗權柄本身,倔強的孩子卻是針對權柄溝通的方式,提出挑戰。」

          一個孩子故意叛逆時,無論權柄講的內容是甚麼,他都拒絕; 可是一個倔強的孩子通常認同權柄的存在必要,他在乎的是權柄溝通的方式,是否能夠讓他瞭解,信服。

          「是否合理」(合他自己認為的理),對倔強的孩子非常重要。

          夫人還記得有一回開車在外,聽見兩大弟子在後面討論教會青少年小組即將舉行的一個週末研討會。時間很長,從星期五晚上開始,週六一早到傍晚,全部都在聽課,對上了一星期學,好不容易有週末可以輕鬆一下,睡晚一點的學生而言,是要付價的參與。

          「我要考慮一下!聽起來很辛苦!」二弟子說。

          「這是教會為我們舉辦的,是對我們有益處的活動。」大弟子回她。

          「但是時間很長,我怕我會聽課聽到睡著!而且我還有別的事要作。」二弟子說。

          「你以為只有你一個人有自己的事要作嗎?我也不想整個週末都做在教室裡聽課,但是,我們一定要參與。」大弟子話中有「訓」。

          「如果不喜歡,何必勉強去?」二弟子不以為然地說,顯然那個「訓」的味道礙著了她。

          「我們要選擇作對的事,而不是自己喜歡的事!」大弟子回答,夫人聽著暗暗叫好,將來私塾掌門人就是她了!

          「勉強去,有甚麼意義呢?對你有甚麼益處呢?」二弟子的再度挑戰老大,令夫人幾乎想要插嘴糾正她了。

          這孩子,那麼強調自己的喜好厭惡,太自我了吧!

          「反正我已經決定要去,就算丟了一個週末,應該去,我就去!你不去是妳自己的選擇,我管不了。」後照鏡中的大弟子一臉無奈。

          「我並沒有說我不去,我只是認為,如果我要去,我應該要讓自己『喜歡』去,在一種『喜歡去』的心態下去,才有意義!」二弟子為她的意見做最後注釋。

          「媽媽你認為呢?我們必須去吧?!」老大向夫人求救。

          「你們都知道參加那個研習會的意義嗎?」夫人技巧地試探一下。大弟子講了一串,二弟子還補充。

          「既然都這麼清楚,那自己決定就可以了,沒甚麼必須不必須啦!你們這麼聰明又成熟,可以自己判斷。」

          那個研習會,後來兩弟子都全程參與,二弟子嘻嘻哈哈的,精神比大弟子都要好,很明顯,她努力使自己喜歡去。

          當然,夫人也走了相當一段路,才慢慢地學會如何突破二弟子意志的硬殼,摸著他柔軟內在的溝通方式。

          這,不是軟言軟語就夠的,因為真正的溝通學習,是幫助倔強的孩子聽懂,也是訓練他們表達。

          碰到自己不接受的看法和對待方式時立刻「擺臭臉」,是這種個性特質的孩子習慣態度,如果不予以引導,漸漸,擺臭臉就會轉成語言暴力,甚至身體暴力。

          當孩子年紀尚幼時,父母會發現和他們槓上的理由,常常是因著改變。

          習慣先喝牛奶再吃固體食物,那一天牛奶沒了,叫他單吃固體食物,他會寧可餓肚子; 說好下午要去玩具城,臨時有急事必須改到晚上,他會大發脾氣 (除了一般正常的抱怨之外),還不肯接受賄賂彌補,鬧到爸媽氣得乾脆連晚上都不去了,因為他太『不可理喻』。

          最忌諱那種高興起來不想清楚就隨口講出來的應許 或「鼓勵」:「你只要連續兩天在學校表現很好,回家要看多少電視都可以!」

          「這晚餐好好的吃,吃完之後等一下我帶你買冰淇淋吃。」那頓飯吃完已經十點,早過了該上床的時間,怎麼出去買冰淇淋呢?

          因為他們會記清楚你的每一個應許,而且硬梆梆的不容一點修改。

          「你是說,今天晚上我們會去買菜,然後去吃冰嗎?」二弟子問。

          「對,我們一定要先去買菜,因為冰箱空了,可是買完後,如果冰店還沒關,可以去吃個冰,如果買太久,以致冰店關了,我們就去超市買盒冰淇淋回家吃。」夫人仔細交待可能發生的變化,預備孩子的心。

          與他們的溝通第一課,其實是把握先走一步的訣竅,凡事先一步解釋,疏導,預備,避免他們原來的期待或習慣突然改變,使情緒混亂,一下子無法反應。

          倔強的孩子並非毫無彈性,他們只是抓住既有的想法,作法,和感受太緊,就像有人肌肉僵硬,跑起來就不夠敏捷,他們需要別人幫助他們放鬆,耐心培養他們學習認知或情感上的轉移。

          經由耐心引導,明白一和二之間,還可以存在一點五,一點六,他們會漸漸習慣在心態上為許多事預留一個彈性的空間。

          如此,鬆,對倔強的孩子就是寬。

          就像根得以在鬆土裡伸展,吸到養分和水分,樹就會長大,思想情緒鬆了,生命也就慢慢擁有寬度。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dameteacher&aid=511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