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管與教系列三(3)
2011/03/22 12:35:53瀏覽167|回應0|推薦2

鬆土3

情緒管理(上)

 

          有些土壤小石頭特別多,或是容易黏成硬塊,常常需要鬆土,可是,因為植物的根都緊緊被黏土挾制著,鬆土的動作又要特別細膩,絕不能一耙下去,把幼根傷了,小石頭也不能當成硬土猛敲,想把它們敲碎,得一個個去挑出來。

          這種鬆土方式,是情緒化,好強固執的孩子最需要的管教模式之一。

          許多家庭都會出一個這樣的小孩:脾氣拗,老困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裡面出不來,即使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一團糾纏不清的毛線,也堅持守著,不肯讓人觸碰,或幫忙拉出線頭。

          這樣的孩子平時心腸特好,敏銳別人的感覺,甚至可以大方施捨,但是,全身上下卻好像埋藏了許多按鈕,突然間,就會碰到其中一個,引發爆炸。

          而且,他們常會說:「是xxx惹我,讓我生氣的!」

          換句話說,爆炸,永遠是別人按的鈕。

          如果一個家裡面沒有這樣的小孩,可能父母當中一個就是這樣的人。

          如果父母小孩都沒有,那-----就很好呀!跳過這篇文章吧!

          中國人喜歡說,孩子如果頭上有兩個靠近的漩,個性一定很固執急躁。夫人從前剛聽到這一說,直搖頭喊迷信。後來讀某書解釋,這說法其實有點根據,孩子個性比較固執急躁或情緒化的,從在母腹內,一感受不順,頭就容易不按規矩前後左右鑽動,所以頭髮成長的方向會比較凌亂,就容易形成兩個以上的漩。

          當然,如果母親懷孕時情緒波動大,勞累,或是孩子出生後環境不舒適,也可能讓孩子頭部磨來磨去磨出兩個漩,這,就不見得和孩子天生個性特質有關。

          孩子的個性特質需要細心觀察認識,絕不能單靠「漩」的數目決定。不過,夫人家三弟子當中,有兩個中獎雙漩。

          二弟子的固執和情緒化,打從毛髮稀疏看不清「漩」的年紀就很明顯。這樣一個孩子,跟在大弟子那種溫和又只要講理就可以通的姊姊後面出來,一下子就把夫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點作母親的信心擊垮。

          每次與她的意見不同時,夫人就像從文明世界來的人迷失在蠻荒之地,肚子裡有多少道理都講不出來也就算了,連比手畫腳也無法溝通,還被誤會要攻擊對方,才叫夫人咬牙。

          這孩子,還未能用語言表達的歲月裡,只要不順心,就堅持著哭鬧抗爭到底,幾個月大第一次鼻塞難過,哄也沒用,抱也沒用,走也沒有,坐也沒用。哭著抗議,越哭越鼻塞,越鼻塞越生氣,越生氣越哭。

          哭兩個小時,到無力睡著。

          再大一點,吃甚麼要堅持,喝甚麼要堅持,連穿甚麼,都很堅持。        

          每次衝突,轉移注意力嗎?她可固執著比任何時候都專心; 好好商量嗎?通常那時耳朵是關的,嘴巴是堵的一面牆,找不到門,連扇窗也沒有; 懲罰嗎?那是把原子彈丟到孩子心裡面去爆炸,會嚇到,怕到,可是下次情緒來時,他仍然不知道如何處理; 冷漠嗎?通常身邊的人會招殃;

          怕傷害她,也怕寵壞她,夫人每天都傷透了腦筋琢磨,甚麼事可以通融,甚麼事必須槓上,總覺得怎麼搞的,連一件小事,都要軟硬兼施溝通半天,才過的去。

          好累呀!

          這樣的孩子,不會單和作媽的過不去,漸漸長大,和手足,朋友,對人,對事,對環境,都會常常「撞牆」。撞多了,心是肉做的,個性再硬,脾氣再大,說不怕傷不怕痛是假的。這一害怕,叫他們更敏感,更容易被激怒…….沒完沒了。

          也只有作媽的,再怎麼被這樣的個性特質折騰,仍暗暗地心疼著,瞭解最被折騰的,其實是孩子自己。

          曾經在校長上帝面前軟硬兼施地抗議,甚至皮厚到「命令」祂拿掉孩子這種個性,也為孩子向上帝抱不平,為甚麼要給她這種不討喜,還會常常惹禍的負面特質。

          「連我這作媽的受不了,將來,誰受得了?!」夫人暗暗想著,婚姻輔導過程中,那一大堆故事主角,個個都跳出來張牙舞爪地,嚇到自己一身冷汗。

          一種個性特質,不會寫出一個人生故事。

          一種個性特質的管理方式,才會成為人生故事的大綱。

          告訴上帝自己接受孩子個性特質的那一天起,夫人就向情緒管理學校註冊入了學。

          曾經跟著孩子的情緒起舞,他氣,夫人更氣。孩子一發作,夫人裡面就開始怨歎:「又來了,簡直不可理喻,我受不了了!那有這種孩子!?」可是要讓火熄滅,怎可能再添加一盆火呢?

          學吧!自己學通了,才能教孩子啊!

          夫人,先學著在狂風暴雨中躲到傘底下; 讓時間,成為最好的大傘。

          平日,就要在理性上預備自己:情緒不需要反應,而需要處理,然後當孩子爆發時,自己從七秒鐘停頓不反應開始。

          七秒鐘很寶貴呀!當夫人可以擁有七秒鐘的冷靜時,孩子原本的連續爆發力就被中斷了七秒鐘。等暴風雨過去,夫人和她討論這七秒鐘的威力,建議她下次自己嘗試,要發脾氣以前等七秒鐘,然後,我們一起向校長上帝求七秒鐘的恩典。

          偶而,倘若父母實在控制不了自己,可以選擇離開現場。

          反正私塾概念: 大人小孩一起上課,一起成長,一起學習。

          對脾氣拗,情緒化的孩子而言,不要一心想著要要他改,或認為這是不成熟的關係,長大會自動改善。夫人認為應當盡早與她一起面對這個性特質,邀請她一起修這門管理課。

          當然,不要在孩子拗的時候,或發脾氣的當頭,去勉強他,要和他進行討論或「面對」自己,否則孩子會認為父母在批評他,而防衛性地拒絕。

          夫人從二弟子很小的時候起,就問她對自己發脾氣時的感受。剛開始,孩子很有保留,以為要被數落,但是,當夫人平靜而溫和相對,這樣的孩子敏感,他們能接收到人的誠心,會漸漸敞開心。

          一開始,孩子理性上無法作太多溝通,只知道發脾氣是一件很不快樂的事,夫人就告訴她可以為自己的生氣和易怒禱告,並且陪她一起禱告。再大一點,就與他談到意志堅強的優缺點,並鼓勵他運用這個特質在持守對的事情上,避免落入固執或倔強的陷阱。

          對於這種在生活上讓她重複捅婁子和陷入挫敗和的經歷,最深感無助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所以當夫人在平靜時可以與她真誠討論,給予同理心,並且讓她明白這種特質也有正面發展的機會時,她就像修了一門很難的課,雖然麻煩多代價大,卻會努力學著,把它考及格。

          多年來,面對二弟子的脾氣,夫人和她心靈上建立了一個默契: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而不是我這作媽的苦難,或是孩子一個無可救藥的缺陷。

 

          一次又一次,她會在管理不當而讓脾氣爆發後,來向夫人道歉,一年又一年,她總不忘在逢節寫卡片時,謝謝媽媽對她的包容和耐心!

          至今,在別人眼中,或許她仍是個倔強,容易被激怒的孩子,可是在夫人和她之間,這是一門越修越有心得,不斷在進步的情緒管理學,每隔一陣子,我們會彼此打氣:「進步些了,不那麼快爆發了!不氣那麼久了!」

          然後,我們給彼此一個沉默的擁抱,在那個擁抱裡,藏著我們繼續一起努力的決心。

          溫柔,能鬆軟黏硬的土,耐心,能把一個個埋在土裡的小石子挑出來,不過,夫人,得彎下腰,挑到背有些酸疼。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dameteacher&aid=500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