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管與教系列二(3)
2011/01/27 03:02:03瀏覽197|回應0|推薦3
澆水3    

                        生活的規律:彈性(上)

 

          有人說,要賺錢,就賺女人和孩子的錢,女人愛美是天性,任何東西能讓女人看來更美,更年輕,都會抓住女人的心,和她的荷包,當然,常常連女人身邊那個男人的荷包也會遭殃。

          然後,就是孩子。

          夫人初踏進父母的江湖界時,有一件事讓她非常困惑,就是從花在孩子身上的錢上面,幾乎完全看不出這個家庭的經濟好壞。

          還記得最早期帶孩子上社區的親子課,一大群亞洲媽媽,一大群亞洲孩子,其中有一個媽媽,幾乎一年到頭都穿那幾件洗到發黃發毛的T恤和牛仔褲,頭髮看起來就是從來不上美容院的,開得是中古的舊車,聽說,他家租的是一房公寓。可是,她兒子吃喝用甚麼都是最高級的。

          當年嬰兒食品裡,有機仍是珍品,種類少,而且價格非常貴,但他兒子就只吃有機的那個牌子,而且有一次她還苦笑著對我們說:「兒子吃習慣了那味道,有一次出門臨時忘了帶又買不到,其他牌子怎麼坳都不肯吃,真傷腦筋!」

          現代父母心,孩子又少,總是能給就給,能供就供,夫人瞭解,也體會。

          聽過一個父親分享有關養育孩子的哲學,他的目標清楚:「別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都要有,除非,是孩子自己選擇不要。」

          這目標,也是許多父母掛在心頭的大字報吧!

          所以,從孩子出生第一天起,每個家長都豎起耳朵,仔細在聽那一個牌子的奶粉最天然,那個牌子的尿布穿起來最舒服,那個牌子的車座椅,幼兒手推車評價最高。

          再大一點,那個托兒所,幼稚園最好,哪種才藝課特別啟發孩子。

          然後,拼了命的跑人家的生日會,再每年絞進腦筋的想點子給孩子籌辦生日會。夫人暗中調查,媽媽堆當中一圈子問下來,沒有幾個喜歡參加生日會,辦生日會,講到這話題,表情一致:搖頭,苦笑!

          可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卻繼續互相殘傷,丟卡片邀請別人來,也到處去參加別人的。

          從孩子出生開始,我們就不知不覺的,掉入一種所謂「標準」(standard)的圈套,吃的喝的用的玩的學的,都有一個標準要追,追到了,好像才叫做安心,盡心。

          問題是,這個標準多半都是大環境定的,和父母的人生觀,價值觀,教養觀不一定相合。

          當然,還有另一個極端的夫母,他們不跟著別人的標準,但自己設立標準。

          看書,聽課,思考,觀察,這一批父母,對孩子生活的每個環節都有想法,都有意見,都有「最好」的格式。

          無論靠近那一個極端,我們,太喜歡把孩子放進「固定格式」裡,好讓自己安心。

          定位在「固定格式」裡的孩子,往往習慣了跳格式的進行節奏,生活,就是從一個格子跳到另一個格子,萬一格子亂了,生活就會變樣,日子,竟然不曉得該怎樣過下去。

          多年前,聽過一個媽媽分享,她的老大是早產兒,出生就巴掌大,看著看著,叫做媽的好心疼,加上初為人母,她更是把孩子捧在手心上養。食衣住行,細細雕刻,老是聽她講:

          「喔!不行,我女兒只吃這個,只能這樣吃法。」

          「喔!時間到了,我得走了,不然我女兒會….

          為了那個孩子,他們全家從上到下,都繞著她轉,家人都詳細記著那個孩子的時間表,和喜好厭惡,似乎忙得不亦樂乎,甘心情願。孩子漸漸長大,身高體重很標準,課業學習相當好,和爸媽的關係也很不錯。可是,只要一跨出家門,從身體到情緒,就頻頻發出警號,她,對所有和自己熟悉習慣的「不同」,都立刻感到壓力,難以適應,承受。

          當時這對父母總是盡量給予理解,安慰,幫著女兒和周遭人事物進行溝通協調,真的不行,就護著她退場。

          可是再大一點,爸媽能插手的越少,她,只好常對周遭人事物皺眉,生氣,發怨言。好像全世界對在和她作對。

          夫人看這一代在父母極高關注下成長的孩子,常常覺得「生命失去彈性」,恐怕是他們最大的隱憂之一。

          彈性,是面對外在變化,而能夠自我調整的能力; 彈性,不是規律的相反,不是毫無慣性,隨風漂逐似的生活方式,而是踩在規律的基礎上,自在伸縮的活力。

          比方當一個學齡前孩子有了睡眠的規律,每天中午一點半要睡一個小時午覺,固定是好的,但那是否表示媽媽每天中午孩子睡午覺的時間只能窩在家裡等孩子睡午覺,天大事都不能出門呢?

          對很多媽媽而言,是這樣的。

          其實,規律的基礎應該可以讓媽媽更容易培養出孩子的彈性。既然時間到了孩子會睏,那麼,在車上,在嬰兒車裡,在朋友家的沙發上,也可以睡才對,這,就是彈性。

          夫人一直很感激生完老大後,曾有一位祖母輩的小兒科醫生告訴她,嬰孩最好只有晚上才回到他自己的嬰兒床去睡,白天,就讓他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平面,不同的亮度和聲音裡面睡,只要安全就可以了,這樣的孩子對環境的適應力會比一般孩子強,晚上,也會睡得更甜。

          後來,又聽見一個孩子較大的媽媽分享,當她知道宣教士在非洲發奶粉時,貧苦的孩子拿著那些第三流,並且也不知道有無過期的奶粉,如此珍惜時,她開始改掉只給兒子喝某種牌子奶粉的習慣,希望他成為可以喝任何牌子奶粉的孩子。

          這兩段教導,對夫人是一個很深的開啟。

          成人世界,誰不知道生命的彈性重要!但,我們卻一直用愛的理由在抹煞上帝賦予孩子的適應力,僵化他們的生命本質!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dameteacher&aid=48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