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6 04:25:53瀏覽214|回應0|推薦2 | |
權柄管教涵蓋兩個部份:第一,使用權柄管制孩子,第二,從權柄中釋放自由給孩子。 從時間的角度來看,第一個部份主要針對年幼的孩子,大約十二歲以前吧!當然,這因人而異,越早開始正確使用權柄管制,其實,越早可以進入第二個部份。 二者中間並沒一道明顯的切割線,而是自然地彼此交會,彼此渲染,占據,遮蓋。 認真對孩子在愛中行使過權柄管制後,到了青少年時期,從權柄中釋放自由應該為主軸。雖然,權柄管制並沒有完全退去。 不過,一個五歲的小孩儘管多數時間必須接受權柄管制,卻也可以經歷由父母權柄釋放出來的自由。
2. 在權柄中釋放自由
這麼多年來夫人生活在許多媽媽當中,看見許多媽媽在管教孩子這件事上有很大難處,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因為無法正確地用權柄管制孩子。 特別令夫人感到難過的,是看見一些沒辦法正確使用權柄的母親,不是在懼怕中變得很掌控,很歇斯底裡,很嘮叨,就是對孩子沒有辦法,天天無奈地追在孩子後面。 他們,等到孩子長成青少年的時候,就從怕管教,到變成怕孩子。 有個媽媽,每次快接近兩個青少年兒子下課時間,就開始慌張,害怕,作家事都會手心出汗。 回憶過去,從她兒子兩歲起,就曾在公共場所大哭大鬧,賴躺地上不起,對慌張地將兒子抱起來的她拳打腳踢。再大一點,又看見她輕聲問兒子一句話,卻被不耐煩地吼回去。 她到處尋求管教良方,有課聽課,沒課看書,可是這一路,都看見她追在兩個表情極不耐煩的兒子後面,叫他們加一件衣服,多吃一點水果,給叔叔阿姨問好,功課要記得寫。 等到兒子上高中,她每天都提心吊膽,不知道甚麼時候又要接到學校電話,同學父母的警告,或是孩子一些明明很超過,自己卻不敢拒絕的要求。 她曾經相信兒子長大一點就會改變,後來,又堅持自己的兒子個性比較特別,可能和家族遺傳有關。 最後,她相信這就是命,養到了如此兒子,怎麼努力結果都差不多。
為了「管與教」的議題,夫人把幾位自己很尊敬的近代基督徒心理學家的書好好讀了一遍。 雖然當初寫這系列時無意作學術性討論,只是以一個媽媽老師的角度分享心得,但是,她的確,一路與這些作者同行,生活映照專家學問,也讓專家學問檢視自己的生活經驗。 這些作家們,除了自己的心理學臨床專業,教會機構服事經驗外,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甚至已在養育他們的下一代。即使各個專家的背景,孩子狀況,和他們談管教的角度或一些方法細節不太一樣,但是,夫人卻發現他們的教養理論經驗裡,都插著權柄管教的旌旗。 可以說,無論從專業研究,個人教養孩子經驗,或信仰上的領受來看,他們所談的管教,都強調正確,健康的使用權柄。 同時,夫人也聽見他們都談到一件美事:孩子很小的時候,好好使用權柄管教,當孩子長大的時候,就可以再度使用權柄,釋放自由給孩子。 從權柄釋放自由和一般給孩子自由之間有何不同呢?
從前私塾孩子看電視,不只時間有管制,選擇的片子也都是父母挑選的錄影帶光碟。等孩子上小學之後,周間完全不看電視,週末看一個光碟電影。 常常因著教會活動,連週末的光碟時間也跳過。 如此多年,私塾弟子每次和爸媽去別人家參加聚會,當人家放電影或開電視的時候,他們也會開心的跟著看。朋友中,總有一些父母對電視幾乎不設限的孩子。 弟子們年幼時,偶而,大概也會偷偷羡慕著隨時可以打開電視三五小時目不轉睛的小朋友吧!根據脆弱童心,夫人如此猜測。 弟子也曾經問過:「為甚麼別家的小朋友可以….」這類話。 有人告訴夫人,管制孩子過程中,他們最怕孩子問這種話,但夫人卻視此為當天賜良機。 不用自己主動嘮叨念經,孩子主動問,主動想聽,何必苦惱? 當然要把握機會好好解釋一番。 孩子辯論?更好,有理由辯論表示解釋不夠完整,又多個機會解釋更清楚一點。 孩子無理情緒反抗?也不錯,順便教他們如何正確處理一下不滿的情緒。或者,大方地允許他們發瀉個情緒也好。 權柄管制是一山爬過一山,有下到低處,望著層層山巒頭皮發麻的時候,就有上到高處,笑看來時蜿蜒路,被寬廣視野擁戴的時候。 讓孩子不作這個不作哪個絕非目的,習慣一種對的思考模式,對的生活態度,成為一個在界線裡,安心,自由的人,才是目的。 許多年來,私塾弟子從未趁父母不在的時候偷看電視,或者利用奶奶的超慈祥越界。 來自權柄的管制從父母話語的命令,嵌進他們的生命裡,成為他們的自我管制。 私塾開張後,時間彈性變大,夫人開始教孩子看影評,學著自己挑電影,並且,給機會讓他們作主選擇看電影的時間和看甚麼電影。 弟子得到這個自由,非常非常高興,並且不會濫用,反而會好好的珍惜,常常會回來問夫人,確定他們選的片子是否OK。 漸漸,夫人把一星期只能看多少電影的準確數字挪移,只留下優先次序的原則。 有時候弟子們周間學習得很好,很有效率,家裡剛好有不錯的片子在手邊,弟子知道他們可以不用等到週末,在某個特定時間才享受那「驚喜」。 比起那些從小每天坐在電視機前不受限,隨時抱著電動玩具不放的孩子,弟子們真正從權柄釋放出去的自由中,享受到自由的快樂。 那,是不會傷害孩子的自由,讓他們感到安全,得著鼓勵,使他們願意付代價,去珍惜這種自由。 從權柄釋放出去的自由,讓孩子得到權柄的認同,真正感受到成長的脈搏在生命裡,活潑地跳動著。 甚好呀!甚好! 如此自由,在擁有的人清楚明白自己配得的時候,對生命,就產生了建造性。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