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唸佛法門的迷失-淺談彌陀經被曲解誤導的佛法-下集
2022/06/01 08:12:47瀏覽1843|回應0|推薦7

事實上「彌陀經」整篇經文藉由敘述自然界的現象,來隱喻證果寂滅的涅槃極樂境界,隱藏的深意是要到達永遠的解脫涅槃彼岸極樂境界淨土,是依了知『三法印』的「諸法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緣起甚深極甚深的妙法,來見證人生宇宙的真理實相。

如此,依『四聖諦』---「苦、集、滅、道」,三轉十二行如法精進修行,念念不忘「佛、法、僧」功德的心,自然成就光明無量,無數大安心大自在解脫的阿羅漢果與覺悟有情的眾生。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要成就如黃金般莊嚴的極樂淨土,這是必須經過三十七道品的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處、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的實踐修行,才能回歸清淨無染的心地,讓純淨的心成就如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而進入涅槃寂滅達到解脫極樂境界,自然散發出如蓮花般芬芳與光芒,如是成就如黃金舖滿地般功德莊嚴的涅槃寂樂淨土。

簡單的說:無論是佛陀、辟支佛、菩薩、阿羅漢,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聖者,都是因為他們能夠離苦、滅苦、斷煩惱、證涅槃。那麼,離苦斷煩惱、證涅槃,成為聖者的修行方法,就是實踐苦滅道跡。

其實「彌陀經」以及包括所有後期所謂大乘的經典,其論述都不離開原始佛法的總綱---『緣起法』『三法印』『四聖諦』來演繹。因此,原始佛法就不能被歸於所謂南傳或北傳,我們要回歸佛陀本懷才是正道!

可惜的是漢傳以後許多近代所謂淨土宗們,對根本佛法不但不了義,更糟糕的是因為無法洞澈深意,而把最貼近佛陀所講的法---原始聖典,貶抑成為所謂的小乘經典,幾乎被排斥在所謂大乘佛教之外,甚至毀謗原始佛法的修行者,如此心外求法,喪失佛法本義的修行如何成佛呢?

真正佛弟子者都知道佛法是要我們去掉貪嗔癡三毒,然而主張口唸佛往生的人,卻執著有一個真實阿彌陀佛,以世俗七寶打造而成的西方極樂世界可去,如果學佛人貪求有所謂西方極樂世界的世俗七寶,豈不就是更貪嗔癡俱全?這是不是與佛陀的本懷背道而馳嗎?

當今佛教界都以「唸佛」為主的『來世安樂法』,拚了命祈求臨命終時,往生西方,因此造成很多人一聽到佛號,唯恐避之而不及如果年紀輕輕的就在做往生的準備,把這難得的人生當做是苦差事,好像這一生來到這個所謂娑婆世界是不得已的,是冤枉的,是來受業受苦的,恨不得趕快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享福,佛教淪落至今如此真是可悲啊!。

出聲唸佛是緣自於佛涅盤一千多年之後,佛法傳進了漢地西域邊疆地區,都是農牧生活的文盲各民族,語言不通,要教導佛法,少人能聽懂,無從教導起,才發展出這種方便法門,不管什麼人就叫他去唸佛就好了的『方便法』。所以唸佛跟淨土法門沒有直接關係。

不反對大家唸佛,唸佛是一個好的方便法,等車、搭車、等人、排隊等候的時間,唸佛是非常理想的消遣時間利用,但是,如果將其當做一種修行法門來專修,這是本末倒置。學佛者如果到頭來只學會唸佛、拜佛、法會儀軌….那真是浪費這一生的時間、精力與生命!

重點是現今大家都把唸佛與念佛混為一談!事實要真正知道唸佛與念佛真正內意及方法是不同的,真要修念佛法門,不是唸佛,就要深入了解佛陀說的念佛法門,否則唸佛跟唸經一樣是方便法,口是心非,是毫無功德可言!不要把方便隨便當究竟!佛陀有講過六念法,其中之一「念佛」,意思是要念佛的身口意功德,學習他成佛的道跡…不是現在人所扭曲的那種口出聲唸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一定要知道漢譯「佛陀」這個名詞的由來,「佛陀」這個詞是從古梵文:「बुद्ध」,拉丁字轉為「Buddha」,巴利語:Buddho,英文為:「Buddha」,這個詞意思很多,因為在漢文字中找不到一個字詞與它意思完全一致,所以用音譯,根據通曉梵文、西域語言,專門研究佛教史和印度歷史的學者表示,古時漢譯經典裡有「浮屠、浮圖」等稱謂。意譯為「悟道者」、「覺悟者」、「覺醒者」…也就是所謂的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覺者。

「Buddha」在當時翻譯的語言是河洛語,也就是史稱的漢語;經過年代久遠慢慢的演變後,有「菩提」「佛陀」來自同個字根的音譯,年代久遠以後,如今卻已經把它演變成神格化的字眼,只有剩下這個不是人的「佛」名詞了。如果以古文漢譯經典的名詞「浮屠、浮圖」沿用至今,我想大家大概也不會把「佛陀」塑造成金光閃閃,法力無邊的神或所謂的佛祖了。

既然是音譯的字就不能以漢字表面來發揮來詮釋,因為音譯的文字表面它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而且後期佛教經文的「佛」,與阿含經的「佛」其意義未必相同。必須從其原文的詞句的意義來了解,否則就會以訛傳訛,而誤人誤己。

比如後期佛教講的「因緣法」「四聖諦」,與阿含經講的「因緣法」「四聖諦」涵義未必相同。後期佛教的「菩薩」,與阿含經的的「菩薩」未必相同。因此,以後期經文來詮釋說明就會誤解阿含經所謂的真實原義。就會因為宗派系統不同,而產生【牛頭不對馬嘴】的矛盾。

釋迦牟尼是後人對佛陀的尊稱。釋迦牟尼被認為是世間最尊貴者,故弟子們,常以世尊來稱呼釋迦牟尼。佛陀並非神而是古印度修道解脫的聖者,是生在人間的凡人。《增壹阿含經》:諸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因此,我們禮敬世尊(佛陀)是因為要見賢思齊。

所以我們念佛,是憶念佛的十大功德,要見賢思齊,學佛陀的智慧。是故,離苦得樂,解脫涅槃是不可能假他人之手可以完成的,他人的修行是他人的體證,與我們無關,因為業因是自己所造的,要淨化貪嗔癡除了自己,沒有其他人包括佛陀可以為我們辦得到,這就是法性的平等,所以不如實、僥倖、浸淫在宗教神話、傳統迷信和依附依賴及好逸惡勞者,是無法消災解厄,及成就聖道的,只有立基在如實的依教奉行(依釋迦牟尼的教誡)是明智之舉。

佛陀發現的法是以「因缘法」「緣生法」,統合為「苦滅道跡」來不共於外道的「梵我一如」,及相似佛法所謂本具佛性本心等等邪見。因此佛法講修行,必須先建立「缘起正見」,來正知、正念住於根門,守護根門,而不是將心住於莫須有的理想世界。佛陀不可能講兩種南轅北轍的佛法。佛陀的法必須如實的貼近生命經驗中能夠操作→比如修八正道,念住(四念處)..去除五蓋,而不是非修而得,心外求法...甚而高喊本來是佛,佛性本自具足,此是迷而不知的口號而已。

因此,不是說三藏十二部經讀得多精通,經典誦了多少,或是說世間擁有多豐富的學問,就能夠斷除生死煩惱。真正要解開生死之迷,斷除老、病、死,一定是要斷除貪、瞋、痴。所以,修行的目標要確立,要清楚知道往哪一方面,才能夠解脫生死苦海。

佛法本是教育,它不是一般的宗教信仰,在佛法傳入中土以來至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的盛世時代,佛法依舊是教育,是「佛陀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直到最近兩百多年,清朝中葉嘉慶以後才形成所謂的宗教-佛教。

來到現今知識爆炸時代,大家都是知識份子,文盲已經幾乎沒有了,修行不是只是宗教信仰、行行善就好,還得深入原始經藏多了解經義,發心實踐行菩提解脫道,才能真正到達寂滅的涅槃極樂世界。

依著菩提解脫道上的法次法向,一步一腳印,努力聞、思、修,只要證到了羅漢,就是所謂的成道成佛,就會擁有自己的極樂淨土,你也可以創建自己48大願,莊嚴自己的極樂世界淨土。這可是要對自己的修行證果有信心,智信為道元功德母,沒有智慧的信心與信仰,如何往生極樂淨土。

不想想『人身難得今已得,今生不向此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不知利用此難得的人生,行菩提解脫道,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方證菩提涅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

一個人要有慚愧心,才不會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親近善知識」。一個人要斷除老、病、死,也就是要斷除生死輪迴,必須先斷除貪、瞋、痴,才能夠斷老、病、死。這是很重要。

世間的成就是可以透過種種模式,直接或間接、合法或非法,清淨或雜染,來達到目的和取得利益,端看個人的心性以及心行和手段(方法很多)。出世間的修行就不一樣了,必須全然的清淨無染,每一個人都必須經過正法四聖諦的檢視,這就是為何要必須自己親自走過的原因,親身體證才能得到法的利益,才能真的消災解厄,離苦斷煩惱,證涅槃才能真正回饋幫助眾生。願所有的眾生回歸佛陀本懷,親聞正法,明因識果,直趣涅槃彼岸!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ys8899&aid=17473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