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256)以何等觀如來(三)
2011/07/08 14:06:01瀏覽755|回應0|推薦0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256)以何等觀如來(三)

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生命學習者發現生命的展現不離三界,因此不會以特定的界來定義生命的高低,也就不從三界起觀。然應觀何處?不論其在哪一界,皆可看到是否已離「貪嗔痴」,所以不在三界是不取三界、不離三界、亦不染著於三界。生命學習者在三界中的所作所為,合「三脫門」:空解脫,是對外觀一切法皆因緣而生,在變遷中彼此相依互存,是一切萬有,是故自性本空,無作者、無受者。無願解脫:於一切生死之中,願求離造作之念,不生希求後世之有,只管當下以「無所求、無所得」之心作該做之事。無相解脫:是了知四大五蘊,根身為假合之相,是生命大能在此次分段生死的載具,因此能去我相、人相,雖知外在是假,卻能用假顯真而作佛事(覺醒之事)。 

具足三明,與無明等。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來世的事;漏盡明是因自知習性,又能察覺外在的變化趨勢而能調伏自心,斷盡一切煩惱。具足三明者稱阿羅漢。然阿羅漢不作是念:我是阿羅漢。阿羅漢視自己如無明等,何以故?阿羅漢具足三明是果,是自性智慧起用,不斷的察覺與修正之自然成果。凡夫時時「不覺」是無明,凡夫不覺是自性未起用或少起用,而不是沒有自性,因此阿羅漢與凡夫生命本質無有差異。

因此我們可以體會須菩提在《金剛經》所說:「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我們亦可體會佛在《金剛經》所說:「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有了這二段的體會,知道生命自有緣起幻化外相,且外相皆有差異。然在這不同的外相中,卻有著本質相同的生命大能。維摩詰大士是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如是的不內不外。因此後面這整段都是相同的理念,只是維摩詰大士提供更多的觀察角度。這就有了這整段: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彊無弱,非淨非穢。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道斷。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捨。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等諸智,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一切無得無失,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540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