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231)生命學習者如何看待瑞應
2010/11/10 11:27:17瀏覽656|回應0|推薦0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231)生命學習者如何看待瑞應

菩薩行品第十一

是時,佛說法於菴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佛告阿難:「是維摩詰、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於是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文殊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 

外在環境與心念的相應。日本學者江本勝博士的「Messages from Water」(大陸譯本為《水知道答案》,台灣譯本為《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一書,水結晶實驗指出,水是有生命的,也是有感知的。同理,當時佛陀所在的菴羅樹園亦能感應到大覺悟者的心念。 

大覺悟者心念的互通。佛陀是響應了維摩詰,文殊師利兩大士,要帶眾香國諸菩薩到菴羅樹園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的念。不只大覺悟者心念是可以互通,眾生的心念也是可以互通的,更是相互影響的。因此生命學習者從這段敘述,應該可以得到啟發,願自己在團體當中,永遠保持正向的念。 

瑞應的啟示。娑婆世界平時是如智慧第一的長者舍利弗所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而這種外相是因為度剛彊眾生而設計的,然而娑婆世界的實相卻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這些敘述見【佛國品第一】。 

當菴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若與【佛國品】相比,這外相的展現,是表示佛陀要說了義大法的前兆。這是一種心念感應的氛圍,外相的展現瑞應是有的。然而生命學習者應如何看待這瑞應? 

持世菩薩的經驗。持世菩薩從外相上判斷,而未從真實的內容判斷,以致誤判。所以生命學習者雖然知道外在環境確實有「瑞應」,但卻不應迷失於外在的感應,而失去自己應做的「思惟判斷」。

憶念我昔,住於靜室,時魔波旬,從萬二千天女,狀如帝釋,鼓樂絃歌,來詣我所。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合掌恭敬,於一面立。

我意謂是帝釋,而語之言:『善來憍尸迦!雖福應有,不當自恣。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於身命財而修堅法。』

即語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

我言:『憍尸迦!無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釋子,此非我宜。』

所言未訖,時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

敬請延伸閱讀:淺讀維摩詰所說經心得(96102)精采的對照(一至七) 

葛拉瑪人的經驗。生命學習者應如佛陀當年對葛拉瑪人所敎,要自己再三思惟。因此生命學習者對面對不可思議現象時,不可一時盲從,而應該讓自己成為「思法者」,不被傳說、傳統、消息、宗教經典、邏輯哲理、常識、自己的預測、觀念、說者的威信、導師或大師拉著走。這也是從小轉大。

敬請延伸閱讀:葛拉瑪經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458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