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04 10:40:13瀏覽1157|回應0|推薦0 | |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230)不可思議的天食(八) 彼諸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 維摩詰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何等為十?以布施攝貧窮,以淨戒攝毀禁,以忍辱攝瞋恚,以精進攝懈怠,以禪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說除難法度八難者,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以諸善根濟無德者,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 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維摩詰言:「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恆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 維摩詰、文殊師利於大眾中說是法時,百千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未曾有也。釋迦牟尼佛及諸菩薩們對娑婆世界剛彊眾生、難化之人「心如猨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譬如象馬,儱悷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如是剛彊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眾香國的菩薩大士們聽到維摩詰大士如是描述,用「未曾有也」來形容祂們的驚訝。因為與眾香國比起來,娑婆世界很辛苦。因此眾香國的菩薩們讚嘆釋迦牟尼佛能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而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 維摩詰大士對娑婆世界的評價。在【佛國品第一】智慧第一的長者舍利弗,從「肉眼外相」看娑婆世界「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以「天眼外相」看娑婆世界「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眾香國諸菩薩以入律行的輕省度看娑婆世界,是個「辛苦地方」。而維摩詰大士從「生命學習」的角度來看,在娑婆世界學習的菩薩,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百千劫行。」因為維摩詰大士見多識廣,其所說的就有力量。因此若想成就生命,應把握現在活在娑婆世界的時空,注意當下心念的修正,強過求生極樂世界。這些從不同角度看待同個地方,也是從小轉大。 高度評價的背後。維摩詰大士從妙喜國而來,遊歷佛國何只一處,所具之能與佛相等,所以對娑婆世界的高度評價並非信口開河,而是有根有據,因此說明「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而菩薩們在娑婆世界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這「十事善法」及八法,是維摩詰大士對娑婆世界高度評價的背後原因,是生命學習者在娑婆世界鍛鍊生命的行為指標,也是生命學習者每日三省吾身的參考指標。 未曾有食。眾香國提供的是娑婆世界未曾有食,令娑婆世界的菩薩們、生命學習者,包括當日毗耶離婆羅門、居士等增益功德從小轉大,而維摩詰大士的一席話對眾香國的菩薩們也是「未曾有食」也令祂們從小轉大。維摩詰大士提供的是前菜,主菜「盡無盡解脫法門」於菴羅樹園上桌。其實我們在世間也常常遇到「未曾有食」,只不過我們是否能從中揀到寶?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