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07 22:22:44瀏覽447|回應1|推薦0 | |
法華前加行—開示悟入佛知見(七)十二緣起(5) 6. 觸 《雜阿含298》 緣六入處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 觸的定義。生活中有時「視而不見」、「聽而未聞」,這是根境相逢但未生識的作用。觸的定義是根境識三者合和時且發生作用的狀態,即眼根與色境為緣生眼識,稱眼觸;耳根與聲境為緣生耳識,稱耳觸;鼻根與香境為緣生鼻識,稱鼻觸;舌根與味境為緣生舌識,稱舌觸;身根與觸境為緣生身識,稱身觸;意根與法境(受、想、行)為緣生意識,稱意觸。 依遠離是觸的半轉處。古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若不能保距離、太黏著,極有可能看不清真相。若能先「依遠離」,因為有空間,反而有機會清楚。這也是「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的運用。 明觸是轉處。觸可分為無明觸與明觸,無明觸即為凡夫「不如理作意,不如實知見之下的六根六境為緣生六識」的代稱詞,而明觸則為入流聖者「如理作意,如實知見之下的六根六境為緣生六識」的代稱詞。 如何明觸?世尊解釋無明時有一段是如是說:「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世尊是用負面表列,當我們將這段話的「不」拿掉,那就是明觸。 如理作意,如實覺知。如理作意又稱根本作意,是以「無常、苦、無我」觀照一切。當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知。於六觸入處。如實覺知。這段話亦是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就是明觸,稱為正知。《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當我們去感覺每一個觸時,很微妙的,你會變得很單純。問題是我們忙碌於觸,卻對每個觸沒有吸收消化,沒有心得,沒有增加一些。將動作慢下來願意消化就有機會。 觸是一種現前境界的衝擊。每一個境界都是一種衝擊,眼看、耳聽、身觸、意想都是一種衝擊。這個衝擊會產生很多感受。
備註:無明觸是有所住,眼住色、耳住聲、鼻住香、舌住味、身住觸、意住法。行者如何能無所住? 7. 受 《雜阿含298》緣觸受者。云何為受。謂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六入、觸、受為一組連貫的過程。觸集則受集,觸滅則受滅。有觸就有受,六入、觸、受為一組連貫的過程。無明觸則生受,明觸則如實知。
凡夫的反應是被受所遷不如實消化。愚痴凡夫的反應是,不習聖賢戒,不守諸根門,不護心正念。眼見色是時,取形相。於眼根住不律儀。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常漏於心。眼如是,餘五亦如是。一切貪嗔癡都來自對受沒有如實消化。樂受沒消化就變成貪,苦受未消化就變成嗔,不苦不樂受沒有消化就變成痴。
藉事練心是半轉處。當無明觸而生三受時,行者不是逃避,而是藉事練心,如《雜阿含282》對不可意的苦受,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面對困苦不逃避);對可意的樂受,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快樂一下下就好);對不苦不樂受,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不明白時就仔細想)。當如是修方能如實知。佛說:心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修根。眼如此,餘五亦如是。
受的轉處—身受心不受。何謂心不受,常一其心也,心不起苦、樂兩邊。是名律儀。如聖賢不受第二箭。《雜阿含470》以愚癡無聞凡夫與多聞聖弟子面對同樣的苦痛逼迫,乃至奪命,卻有不同的反應。愚癡無聞凡夫是憂愁啼哭。稱怨號呼,增長二受。身受.心受。極生苦痛。而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心不受而如實知見是轉處。行者的反應若能不落在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上,而是對受如實消化,正知自心為何有如是之受,這個過程亦稱「正觀」,又名「正思惟」,即是「感受、領悟、覺醒」。經過這樣的過程,生命行者更深刻的認識自己,方有機會改變自己,從無明變成明。當如實知自己的執著處,這個執著處才有可能會真斷,如實知方能離,離是轉彎正處。
例如樂受時,發現自己對該境界執著,故自心起樂受,這時方能解開執著。例如說法者聽到聞法者恭維說:「說法如醍醐灌頂、法食禪悅」而生大樂受,這就不妙, 因為這位說法者落在相上,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吹得動。若這位說法者不因他人之讚美而生心受,才堪稱行在正路上。例如《金剛經》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備註: 1.請閱讀雜阿含277、278、279、282 2.六入、觸、受為一組連貫的過程,何者是這一組無上修根的了義目標? 《雜阿含27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不律儀.律儀。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不律儀。眼根不律儀所攝護。眼識著色。緣著故。以生苦受。苦受故。不一其心。不一心故。不得如實知見。不得如實知見故。不離疑惑。不離疑惑故。由他所誤。而常苦住。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不律儀 云何律儀。眼根律儀所攝護。眼識識色。心不染著。心不染著已。常樂更住。心樂住已。常一其心。一其心已。如實知見。如實知見已。離諸疑惑。離諸疑惑已。不由他誤。常安樂住。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27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退.不退法.六觸入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退法。謂眼識色生欲覺。彼比丘歡喜讚歎。執取繫著。隨順彼法迴轉。當知是比丘退諸善法。世尊所說。是名退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云何名不退法。眼識色緣。不生欲覺結。彼比丘不喜.不讚歎.不執取.不繫著。於彼法不隨順迴轉。當知是比丘不退轉諸善法。世尊說是不退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云何六勝入處。眼識色緣。不生欲覺.結染著。當知是比丘勝彼入處。勝彼入處。是世尊所說。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若彼比丘於六勝入處勝已。貪欲結斷。瞋恚.愚癡結斷。譬如王者。摧敵勝怨。名曰勝王。斷除眾結。名勝婆羅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27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六根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於未來世必受苦報 何等為六根。眼根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修習.不執持。於未來世必受苦報。耳.鼻.舌.身.意根亦復如是。愚癡無聞凡夫眼根見色。執受相。執受隨形好。任彼眼根趣向。不律儀執受。住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以漏其心。此等不能執持律儀。防護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復如是。如是於六根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於未來世必受苦報 云何六根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執持.善修習。於未來世必受樂報。多聞聖弟子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儀。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儀。善護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復如是。如是六根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執持.善修習。於未來世必受樂報 即說偈言 於六觸入處 住於不律儀 是等諸比丘 長夜受大苦 斯等於律儀 常當勤修習 正信心不二 諸漏不漏心 眼見於彼色 可意不可意 可意不生欲 不可不憎惡 耳聞彼諸聲 亦有念不念 於念不樂著 不念不起惡 鼻根之所嚊 若香若臭物 等心於香臭 無欲亦無違 所食於眾味 彼亦有美惡 美味不起貪 惡味亦不擇 樂觸以觸身 不生於放逸 為苦觸所觸 不生過惡想 平等捨苦樂 不滅者令滅 心意所觀察 彼種彼種相 虛偽而分別 欲貪轉增廣 覺悟彼諸惡 安住離欲心 善攝此六根 六境觸不動 摧伏眾魔怨 度生死彼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28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微伽羅牟真隣陀林中 時。有年少名欝多羅。是波羅奢那弟子。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已。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欝多羅。汝師波羅奢那為汝等說修諸根不 欝多羅言。說已。瞿曇 佛告欝多羅。汝師波羅奢那云何說修諸根 欝多羅白佛言。我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不聽聲。是名修根 佛告欝多羅。若如汝波羅奢那說。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不見色 爾時。尊者阿難在世尊後。執扇扇佛。尊者阿難語欝多言。如波羅奢那所說。聾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聾者耳不聞聲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異於賢聖法.律無上修諸根 阿難白佛言。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賢聖法.律無上修根。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阿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故。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 如是。阿難。若有於此五句。心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 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賢聖法.律為賢聖修根 佛告阿難。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如是如實知。我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則寂滅。此則勝妙。所謂俱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力士頃。如是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爾盡滅。得離厭.不厭。捨 如是耳.聲緣生耳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聖弟子如是如實知。我耳識聞聲。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則寂滅.勝妙。所謂為捨。得捨已。離厭.不厭。譬如大力士夫彈指。發聲即滅。如是耳.聲緣生耳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是則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 鼻.香緣生鼻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聖弟子如是如實知。鼻.香緣生鼻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則寂滅。此則勝妙。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蓮荷。水所不染。如是鼻.香緣生鼻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 舌.味緣生舌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如是如實知。舌.味緣生舌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寂滅.勝妙。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力士舌端唾沫。盡唾令滅。如是舌.味緣生舌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 身.觸緣生身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聖弟子如是如實知。身.觸緣生身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寂滅.勝妙。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鐵丸燒令極熱。小渧水灑。尋即消滅。如是身.觸緣生身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 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速滅。聖弟子如是如實知。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是則寂滅。是則勝妙。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力士斷多羅樹頭。如是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阿難。是為賢聖法.律。為聖弟子修諸根 云何為聖法.律覺見跡 佛告阿難。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阿難。是名賢聖法.律覺見跡。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諸根。已說賢聖修諸根。已說覺見跡。阿難。我為諸聲聞所作。所作已作。汝等當作所作。廣說如篋毒蛇經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