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7/17 21:18:39瀏覽588|回應1|推薦0 | |||||||||||||||||||||||||||
法華前加行—開示悟入佛知見(四)十二緣起(2) 《雜阿含29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緣起法法說.義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緣起法法說。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 云何義說。謂緣無明行者。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 緣行識者。云何為識。謂六識身。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 緣識名色者。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 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說名是為名色。 緣名色六入處者。云何為六入處。謂六內入處。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 緣六入處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 緣觸受者。云何為受。謂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緣受愛者。彼云何為愛。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 緣愛取者。云何為取。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取。 緣取有者。云何為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緣有生者。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 緣生老死者。云何為老。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僂。垂頭呻吟。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班駮。闇鈍垂熟。造行艱難羸劣。是名為老。 云何為死。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滅。捨陰時到。是名為死。此死及前說老。是名老死。是名緣起義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十二緣起分說 1. 無明 《雜阿含298》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如何是明?《四十二章經》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備註:1.《四十二章經》這句「未有天地」實為甚深,生命行者該靜思,未有天地的那一刻,生命是甚麼樣的狀態?那時我在哪裡?眾生在哪裡?有情世間、器世間有分別否?這句「未有天地」與「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有層次上的分別嗎?要稍微懂「未有天地」才能說,有少許明。若未能掌握,那吾等還是在「無明」中。 2.未有天地時的生命狀態,與前後際、內外、業報、佛法僧、苦集滅道、因緣、善惡、罪習、劣勝、染淨等等等生命法則有何關聯? 如何體會佛陀對無明的描述?無明就是不知。要知道哪些?如《雜阿含298》所說,應知前後際、內外、業報、佛法僧、苦集滅道、因緣、善惡、罪習、劣勝、染淨等等,都須知其分別緣起。這段我們若以《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來體會就接近了。 那要如何能知?《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要知道本末、終始、先後之前,有一基本程序,那就是知止、定、靜、安、慮、得。這就是明的過程。而後的得,即是覺悟者的知見。 眾生為何無明?因為眾生觀照時取角不當,因此無法如實覺知。如《無量義經》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又云:是故善男子。自我得道。初起說法至于今日。演說大乘無量義經。未曾不說苦空。無常無我。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來不生。今亦不滅。一切無相。法相法性不來不去。而眾生四相所遷。
建立念的檢核表是半轉處。當行者一念起時,行者對自己是否在「明」的狀態中沒把握時,這時以世尊提示的幾個項目來檢核念頭不失為一個明確的方向。檢核念頭是否以長時間的觀點來思惟,是否做了回顧與前瞻 (前際、後際、前後際);是否內外兩方向都考慮了;是否注意到符合業報的法則; 是否找到了生命學習方向 (佛、法、僧); 是否符合苦集滅道的真理;有否注意到主因助緣及其變化趨勢;是否合乎善、無罪、不習、勝、清淨,當下的六觸入觸是否如實覺知其深層的意義。
明是無明的轉處。行者應取聖賢出世空相,然《雜阿含293》佛說此為甚難,所以降一階來看,我們以「無常、苦、空、無我」做為觀照的取角《雜阿含1》,而這就是根本作意。 要破無明,需要根本作意。無明是注意力不當的問題,世人的專注追求世間的快樂,佛法說的注意,是注意世間的真理:「世間就是無常、世間就是苦、世間就是無我」也就是根本作意,根本作意又稱法印作意:「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意即隨時都要如此的觀察與洞見。看見世間都是無常,苦,空,無我。三理四相: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生老病死、念念變遷是為無常;無常造苦;四大五蘊皆是緣起非我能主宰,是為無我;觀察五蘊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 作意指的是第一個注意力、第一個觸;是指一心一意,有注意力的尋伺與受想,能轉向的意思;是全神貫注與“善尋”(欲出離)之意。根本作意是一心一意,將注意力放在適當的地方。以無常、苦、空、無我,如是觀察世間時,能離繫著。這也是四聖諦所提示:苦諦當知當解;集諦當知當斷;滅諦當知當證;道諦當知當修。
如《雜阿含1》所說:當觀五蘊無常,如是正觀,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因此說:「明」如日中天,是全知,是一切智。我們無法一時將無明轉為明,那就應該以「無常、苦、無我」來照見世間,以「無常、苦、無我」照見世間如晨曦微光,雖不是日正當中,但總是有離貪嗔癡的機會。 《雜阿含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備註: 善知識們,吾等尚可如是思惟:無明是十二緣起的中心,轉「無明」為「明」亦是十二緣起的關鍵,那麼「明」與八正道又如何產生關連?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