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華前加行—開示悟入佛知見(五)十二緣起(3)
2015/07/26 13:38:45瀏覽376|回應1|推薦0

法華前加行—開示悟入佛知見()十二緣起(3)

 

 

2.

  《雜阿含298緣無明行者。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  呼吸是身行的代表;我們有思惟、尋伺才有說話,說話的衝動,說話的前導,稱為口行;意行是由感受和取相作前導,是意根的衝動。

 

  如法行是行的轉處。行是動機,生命學習者處在無明時,因看不到生命的規則,所以憑著本能來反應,身心會有種種的衝動,這些衝動稱為身行、口行、意行。理想的行是「如法行」身口意皆能如法,而趨近諸法如義的恰到好處,是行的轉處,但是這不容易,因為不容易控制衝動。 

  攝心安住。行既是身心衝動,反過來說,生命行者應學習攝心--「謀定而後動」。攝心安住是半轉處。只要我們自己不著急、不衝動,就有機會將「衝動」變「安住」,有足夠的安住就可以看到衝動與意向。這就稱「修行」。 

(1)修身行。常回來觀呼吸是否粗澀?心臟是否亂跳?手腳是否不知擺在哪裡?身體是否繃緊?坐下、走路是否急躁?看好這些,讓身體有某種程度的安住。 

(2)修意行:安住之後看當下的感受,以及我們在感受中取了甚麼相,以甚麼角度看事情,在不可意的境界時,不取不喜歡的相,就不會產生苦受。被罵不一定要生氣,被罵也有開悟的機會。這是修意根的衝動。

(3)修口行:說話的衝動,我們說話必須先找個著力點,稱為「尋伺」。說話時看著所說的衝動,練習說一個字馬上收攝,練習說一句話馬上收攝,看說完是否有想要再說的衝動。看看是因慈悲而說,還是因衝動而說。看自己說話是否不戲論,也就是正語 (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

 

備註:為何不要暴虎馮河?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不暴虎馮河是消極面,積極面就是謀定而後動。要依何種法則來行動?

 

3.

《雜阿含298緣行識者。云何為識。謂六識身。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

 

五識又名為前五識,分別名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依於有情的五根所對應的五塵而命名,「根、塵、觸三生識」。眼識了別色塵,耳識了別聲塵,鼻識了別香塵,舌識了別味塵,身識了別觸塵。

 

  識由根、塵、觸三者和合而生,因此具備接收、審思、判斷、選擇、記憶等作用。雜阿含298用識身來描述,這些六識身皆是經過無盡的接收、審思、判斷、選擇、記憶等作用而成為一個有組織可存取的大資料庫,故名「識身」。

 

依智不依識是轉處。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人的神經反應系統很有意思,早期人類所處環境比較不安全,所以必須以少數的資訊作出迅速反應,這就是腦部的杏仁核,它的傳輸量少,傳輸路徑最短, 例如一個人曾遭過蛇咬,一旦看到圈起來的井繩,第一個反應是先退幾步,等看清楚了才會做清楚的反應。久而久之,人養成了習性:依少數資訊作判斷,因此錯誤選擇多。同樣的,生命學習者若僅依肉眼所見來作判斷,就是依識。所以佛在《四十二章經》云: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依肉眼對外相來判斷,大部分都屬顛倒作意。顛倒作意就產生漏,注意力有漏再與行(衝動)搭配起來,就產生無明(不清淨)的識(認知)。如何讓識得清淨?方法是不斷的「正知當下」,正知為什麼要動?為什麼要聽?為什麼要看?正知後能明、能斷、能離欲。識如果沒有正知當下,就無法過濾清淨,無法斬斷過去的恩怨,變成五蘊的囤積,形成一種偏頗、不平衡的名色。

 

備註:

1.識由根塵觸和合而生,行者如何建立正確的識?選擇合適的媒體與訊息。

2.行者如何轉識成智?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26603432

 回應文章

生命愛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9/08 19:25

行的補充  9/8

如法行是行的轉處。行是動機,生命學習者處在無明時,因看不到生命的規則,所以憑著本能來反應,身心會有種種的衝動,這些衝動稱為身行、口行、意行。理想的行是「如法行」身口意皆能如法,而趨近諸法如義的恰到好處,是行的轉處,但是這不容易,因為不容易控制衝動。 

  攝心安住。行既是身心衝動,反過來說,生命行者應學習攝心--「謀定而後動」。攝心安住是半轉處。只要我們自己不著急、不衝動,就有機會將「衝動」變「安住」,有足夠的安住就可以看到衝動與意向。這就稱「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