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遺教經讀經心得(18)少欲直心
2007/12/07 16:17:33瀏覽985|回應0|推薦5

佛遺教經讀經心得18少欲直心

汝等比丘,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當知諂曲,但為欺誑,入道之人,則無是處。是故汝等,宜當端心,以質直心為本。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學佛的比丘們,並不是一開始就能離開身心幻垢,比丘們與眾生相同,以為四大六根中外合成的身心就是「我」,為了維護這個「我」,滿足這個「我」,就自然有「財、色、名、食、睡」五欲。

  比丘們未知生命實相時,以身心為我,亦難有人知生命只在呼吸之間。所以佛陀對未解脫的比丘方便說法,親切囑咐:「諂曲之心與道相違」。

  諂曲之心為何而發?是為己多求利故。為求非我應得之物,而與人交往之時諂曲己心。

  諂曲之心與道相違,道合自然,自然者,平衡。不住少、不住多;非屬渺小,亦非偉大。額外多求與道違背。額外多求,住於「色、聲、香、味、觸、法」是為非住。前文提到的小孤獨帝須大徳被飲食吸引而還俗的例子:小孤獨帝須大徳住味生心被食物所「制約」,破了自己應守的戒行,被帶回家。

 少欲以現代的言語描述即是簡單,簡者,去掉多餘(簡繁約餘);單者,純一不雜。以簡單方式過生活即是煩惱止息。從簡單中自然少欲,而自然直心。不去額外攀緣,故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比如比丘乞食就單純是乞食,而不必要去裝飾或美化那個應器(缽)。

   若這樣過生活時,自然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43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