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遺教經讀經心得(22)不忘念
2007/12/13 09:39:24瀏覽1882|回應0|推薦8

佛遺教經讀經心得22不忘念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

  接續上一段的精進,一說到「精進」,學佛行者免不了就想到要善知識教導,習性中的「依賴」馬上就跑出來囉

  在增阿含316尊者多耆奢入城乞食,見一女人,極為端正,見已,心意錯亂。佛陀以「不淨觀」敎導以平息情欲。這是求善知識,求善護助。

  在雜阿含238佛陀教導舍利弗「繫念修習上座禪:「若觀察時,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名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這是「不忘念」。

  佛陀為行者補上缺口,真了義者是行者自己維持覺知(不忘念)。持戒、少欲能生功德,攝心不忘念能不失功德。 但這要由行者自力完成,而非由佛菩薩代我們覺悟。

  學習的過程中,善知識的教導是絕對有必要的,但若從頭到尾依賴善知識則是大錯。所以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

  惠能大師如是說:「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要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

註:

尊者多耆奢,入城乞食,見一女人,極為端正,見已,心意錯亂。阿難報曰:「知欲顛倒法,心意極熾然;當除想像念,欲意便自休。」

尊者多耆奢,生此想念:汝今形體骨立皮纏,亦如畫瓶,內盛不淨,誑惑世人,令發亂想。觀彼女人,從頭至足,此形體中,有何可貪?三十六物皆悉不淨?

今觀他形,為不如自觀身中,此欲為從何生?為從地種、水種、火種、風種生耶?是時,尊者便作是念:此欲者但從思想生。

欲我知如本,但以思想生;

非我思想汝,則汝而不有。

色如聚沫,痛如浮泡,

想如野馬,行如芭蕉,

識為幻法,最勝所說。思惟此已,盡觀諸行,皆悉空寂,無有真正,皆由此身,善逝所說。(增.三一六)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若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學: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不?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

若觀察時,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名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

是故,此經名清淨乞食住。(雜‧二三八)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4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