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10 15:01:23瀏覽1735|回應0|推薦6 | |
佛遺教經讀經心得(19)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當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多欲自然多苦,如佛陀在前段所說,「有少欲者,則有涅槃」。這段囑咐是補強上段的「少欲」。 如何住「少欲」?學佛行者當思惟檢查自己所需求的是否夠了,這就是知足之法。知足的人是找到那真實的,故不再往外尋求,所以顯出知足。知足者不被「財、色、名、食、睡」五欲所綁住。 自己所需求的是否夠了?每個人的環境不同,標準亦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也有不同的標準。(有的人是與別人比,有的是與自己比。)增廣賢文云:良田萬頃,日食 標準如何界定?以人間的標準?以貫穿三界的生命標準?標準的選擇很重要,若依人間的標準為標準,已不能知足矣。 要做一個在上蒼眼中是富足的人。古之大聖耶穌曾說了一個故事,記載在路加福音十二章15-21節: 「於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 只管安安逸逸的喫喝快樂罷。 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