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遺教經讀經心得(13) 以自消息,不令一生空過,而無所得
2007/11/28 13:39:22瀏覽2325|回應0|推薦5

佛遺教經讀經心得 (13) 以自消息,不令一生空過,而無所得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也。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常當慚愧,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四十二章經中有一實例「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佛陀教導弟子們,對於所學過的道理,要反覆思惟。修行不是只限外顯的苦行,內在見地的建立更是重要,內在見地的建立需要思惟。如法句經70愚者月復月,雖僅取少食,以孤沙草端;彼所得功德,不及思法者,十六分之一

        如古聖賢所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所以佛陀要弟子們中夜誦經,思惟清楚懂了以後才安心休息。

    如何「消息」?將善知識所指導的消化後,才得休息。如何方能「與道相會」?四十二章經,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是故與道相會,乃是在生活中對週遭的人、事、物「感受、領悟、覺醒」而不是死記文字語言,所以就有舍利弗的清淨乞食住經

        不能盡數他人心中寶:其次,聖人孔子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從善知識處聽來的是知識,聽來的知識不能一昧接受,要思惟為何善知識如此說,當思惟清楚了,就不會迷惘。這是說到思惟的重要。

        學習站在前人肩膀上:其次,若只落在思惟,而不去學習新事物,則從前思惟所得的知識法則,恐有不足的一天。因為環境不斷的改變,必須用新的知識解決所遇的新問題。

        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不是不睡,而是睡前要將所學的複習過,或學習新知識。今日事今日畢。法門無量誓願學。若以為這段經文,佛陀是要弟子勿睡,那又誤會佛的意思了。

清靜乞食住經,請參閱禪的真義以及另一個角度(二)失落的環節—真實禪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41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