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恭讀無量義經心得(二十三)功德何所是
2014/05/26 20:39:01瀏覽1229|回應1|推薦0
 

恭讀無量義經心得(二十三)功德何所是

 

  功德品第三。當吾等承佛恩典,有幸得聞如是甚深甚深無量義經的德行品第一、說法品第二,即將進入功德品第三。在進入功德品第三之前,應釐清功德與福德之別。

  功德與福德。簡言之:布施供養是福德;功德是生命特質的改變,內是功能的提升,外有德行的彰顯。因此六祖慧能大師在《六祖壇經》【釋功德淨土第二】云:「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


 

【功德品第三】經文:

 爾時。大莊嚴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世尊說是微妙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真實甚深。甚深甚深。所以者何。於此眾中。諸菩薩摩訶薩及諸四眾。天龍鬼神。國王臣民。諸有眾生。聞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無不獲得陀羅尼門。三法四果菩提之心。當知此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之所守護。無有眾魔群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所以者何。一聞能持一切法故。若有眾生得聞是經。則為大利。所以者何。若能修行。必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有眾生不得聞者。當知是等為失大利。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終不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不知菩提大道直故。行於險徑多留難故。

  無上大乘無量義經。真實甚深。甚深甚深。大莊嚴菩薩體會這本《無上大乘無量義經》傳達的是真實法,而且甚深甚深,因為真實法遠離一切相,雖具一切相卻不被一切相所拘。這好比《圓覺經》文殊師利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此段經文如附註。

  一聞能持一切法故。上段經文說無上大乘無量義經真實甚深,甚深甚深。因為聽聞此經之眾生,皆獲得陀羅尼門,以及三法四果菩提之心。為何能有這樣的功德呢?是因為「一聞能持一切法故」,離身心幻垢而住於一。


 

  因為佛陀說法四十餘年未顯真實,而在《無上大乘無量義經》將真實法說出來,而眾生一聽到這個關鍵就能持受一切諸法,故有上述獲得陀羅尼門,以及三法四果菩提之心。何以故?如同《六祖壇經》中記載:神秀未離身心幻垢,所以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五祖對神秀說:「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同樣的,當五祖為慧能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知慧能悟本性,謂慧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只到門外,未入門內,該當如何?從上述神秀大師與慧能大師的例子,慧能大師能「一聞能持一切法」而神秀大師當時只到門外,未入門內,未能「一聞能持一切法」。我們今日亦然,《無量義經》業已見聞轉誦,卻未能「悟法解義」,因此少有「依法修行」。我們該當如何?如經說:若有眾生得聞是經。則為大利。所以者何。若能修行。必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有眾生不得聞者。當知是等為失大利。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終不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不知菩提大道直故。行於險徑多留難故。

  

  若能修行。必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裡說的「若能修行」意思是當生命學習者雖不能如六祖慧能般的頓悟;但可依《無量義經》來修行,修行者是依「一」法的見地,來修正自己的見識與行為,期能令自己入「生命一體」。若能如是,必得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曰:其有眾生不得聞者。當知是等為失大利。因此每位生命學習者必須寶愛這本《無量義經》。

 

  關鍵在於四相所遷。我們之所以未能「一聞能持一切法」,世尊已為我們點出關鍵:自我得道。初起說法至于今日。演說大乘無量義經。未曾不說苦空。無常無我。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來不生。今亦不滅。一切無相。法相法性不來不去。而眾生四相所遷。

 

  何謂「行於險徑多留難故」?《金剛經》佛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落在外相的生住異滅者(如外表、色相之威儀、音聲等;衍伸來說或有人住於感應,心外求玄者),無法住於生命一體的一法,是行於險徑邪道無法見如來。因為這類的修行者,心外求玄,往往落在外相而滯留,故曰:行於險徑多留難。

 

  何謂菩提大道直?直者不邪(),落在外相的生住異滅是斜,無所住生住異滅是大道直。何謂無所住生住異滅?當我們住於外相生住異滅而生心時,能當下即知,當下即離。這就是無所住生住異滅,這是菩提(智慧)大道直,也就是生命學習者當不被四相所遷。


 

註:圓覺經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華,

    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3649929

 回應文章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拜讀心得報告 來此學習 受益良多 感恩不盡
2014/05/27 13:29

願早日  共同騎牛歸家

 

生命愛徒(lotus4401) 於 2014-06-03 14:34 回覆:

禮敬大德善知識平安喜樂

   您早已回家,今世是擺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