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恭讀無量義經心得(二十一) 諸佛無有二言
2014/05/05 19:36:52瀏覽732|回應0|推薦0

恭讀無量義經心得(二十一) 諸佛無有二言

 

【說法品第二】經文:善男子。以是義故。諸佛無有二言。能以一音普應眾聲。能以一身示百千萬億那由他無量無數恒河沙身。一一身中。又示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種種類形。一一形中。又示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形。

 

  以是義故。世尊的以是義,是以何義?是說世尊自得道,初起說法至于今日。演說大乘無量義經。外相上:未曾不說苦空。無常無我。是變遷不住的;在實相中說的是: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來不生。今亦不滅。一切無相。法相法性不來不去。

 

  諸佛無有二言。以一音普應眾聲。《法華經》三世諸佛唯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示悟入佛知見。六祖慧能說,三世諸佛是開示悟入「覺」知見。到底要我們察覺什麼?三世諸佛要開示什麼?要我們悟入什麼?原來諸佛「未曾不說苦空。無常無我。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來不生。今亦不滅。一切無相。法相法性不來不去。」三世諸佛開示「一」法,要眾生悟入「一」法。語相上文辭不一,在法相上亦不同,然在義上,文辭是一,故說:諸佛無有二言,以一音普應眾聲。

 

  能以一身示百千萬億那由他無量無數恒河沙身這有兩個層次:第一:三世諸佛在身形外相是不同的,《維摩詰所說經》提到須彌相世界,須彌燈王佛,眾香國香積佛,都與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不同。然佛陀卻說「一身」,因此我們可以體會這裡所說的一身,是三世諸佛的法身,而非外相之身。外相之身只是載道器而已。

 

  第二:內在一(全有)的生命不動,分身散體而顯出萬千諸形,但仍是一音一身。在《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有菩薩摩訶薩名大樂說,欲見多寶佛,釋迦牟尼佛便集合十方無量無數所分之身,爾時釋迦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各各坐於師子之座,皆聞諸佛與欲同開寶塔。即從座起,住虛空中。一切四眾,起立、合掌,一心觀佛。於是釋迦牟尼佛、以右指開七寶塔戶,出大音聲,如卻關鑰、開大城門。即時一切眾會,皆見多寶如來、於寶塔中坐師子座。

 

【說法品第二】經文:善男子。是則諸佛不可思議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薩所及。唯佛與佛乃能究了。善男子。是故我說微妙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三世諸佛所共守護。無有眾魔外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菩薩摩訶薩。若欲疾成無上菩提。應當修學如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

 

  是則諸佛不可思議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薩所及。唯佛與佛乃能究了。上述「諸佛無有二言。能以一音普應眾聲。能以一身示百千萬億那由他無量無數恒河沙身。」是諸佛不可思議甚深境界,非被四相所遷的二乘所知。就算見與佛齊的十住菩薩亦力有未逮。唯有不被四相所遷,完全在「一」的佛(大覺悟者)與佛能究竟明瞭。若我們能調整自己,先「見與佛齊」,後起十行、十迴向,入十地,等覺、妙覺,便與佛同一生命,是其分身,這時諸佛不可思議甚深境界,方能究了。

 

  無上大乘無量義經,文理真正尊無過上。文是指文辭音聲;理是指所傳達的理念、法則;真是指真實而非方便假借;正是指不偏,不偏是各方皆容無有對立偏廢,本含初中後三說全有;在眾多經典中,無量義經是真實法,在眾法中視為第一,故稱:尊無過上。所以世尊說:無上大乘無量義經,三世諸佛所共守護。無有眾魔外道得入。不為一切邪見生死之所壞敗。菩薩摩訶薩。若欲疾成無上菩提。應當修學如是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308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