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恭讀無量義經心得(十八)甚深無上大乘微妙之義
2014/04/09 15:00:41瀏覽1572|回應0|推薦0

恭讀無量義經心得(十八)甚深無上大乘微妙之義

 【說法品第二】經文:於是。佛告大莊嚴菩薩。善哉善哉大善男子。能問如來如是甚深無上大乘微妙之義。當知汝能多所利益。安樂人天拔苦眾生。真大慈悲信實不虛。以是因緣必得疾成無上菩提。亦令一切今世來世諸有眾生得成無上菩提。

 

  甚深無上大乘微妙之義。在《六祖壇經》參請機緣第六,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

 

  無上大乘的特徵。是超越法相區別的,在無上大乘中無三乘之區分,但為眾生根器不同而有三乘。無上大乘者住於不二無相,又能無相不相,合於世俗。和光同塵,於一切「不取、不捨、亦不染著。」

 

  以是因緣必得疾成無上菩提。這裡說的因緣,是指大莊嚴菩薩為眾生重諮問,請世尊慈愍一切,廣為眾生而分別之,普令現在及未來世有聞法者無餘疑網。

 

  為何這個因緣必得疾成無上菩提?因為疾成無上菩提的關鍵在於進入「一」法。一是生命一體,是平等無有分別。大莊嚴菩薩等八萬法身大士聽聞佛所說「無量義法門」已無復疑惑,但為尚有疑網的眾生,故重諮問。所以這個重諮問不是為己,而是為其他有疑網的眾生。這個情景猶如善慧行者見然燈佛授記時所起的念:「我現在如果希望,可以把煩惱燒盡。但我何必作此偽相,我將達一切智,在人天世界成佛。我有了力量,獨自得度,有甚麼用,要達一切智去度人天世界。我將成為有此大力量者,達一切智,去度許許多多的人。斷輪迴之流,滅絕三有,乘正法之船,度盡人天世界。」這個念是不捨眾生,是住於「一」--生命一體。

 

  再看重諮問的內容,已經明白指出世尊三說,眾生已得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發菩提心登第一地、第二、第三至第十地。因此大莊嚴菩薩表明的是不捨三乘、不取三乘的一法。也就是《法華經》的不見羊、鹿、牛三車,唯見「一」大車。因不捨眾生住於一、不取三乘住於一,因大莊嚴菩薩以如是住於「一」的因緣必必得疾成無上菩提。亦令一切今世來世諸有眾生得成無上菩提。

 

【說法品第二】經文:善男子。自我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宣說。所以者何。以諸眾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

 

  佛陀半遮說法。《金剛經》云:法如筏喻,法尚應捨。法是度彼岸的工具,當聲聞、緣覺、菩薩眾生,聽聞佛陀說法之後,佛陀並不是要求他們馬上相信,反而要求他們細細思惟,了解之後才信受奉行。也就是說,從聞法到行法之間,是眾生內心的一個過程「感受、領悟、覺醒」。同樣的,累積行法的經歷中,眾生的見地應該慢慢會提升,離一切外相而見本來面目,最後能入「一」法實相。那能見本來面目及入「不二」者,是必須由聞法眾生自悟自度,佛陀及大菩薩是不能替眾生悟的。因此,佛說:善男子。自我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宣說。所以者何。以諸眾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

 

  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宣說。五祖忍和尚告訴六祖慧能:佛法難起,不宜速說。因為佛法是不二之法。禪定、解脫為是二法,不是佛法。因此我們能體會,世尊如是說: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宣說。

 

  所以者何。以諸眾生性欲不同。世尊說明為何「一切諸法不可宣說」。是因為聲聞、緣覺、菩薩等眾生,根器生命本質、所求欲望、都如《覺林菩薩偈》所說的「虛妄取異相」,卻忽略「大種無差別」。因為眾生落在外相因此為二,是為「不同」。若這些聞法眾生能離諸相而見「一」法,則說:諸眾生性欲相同。因為眾生落在外相,所以只能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顯真實。而眾生也因未聞真實法,是故眾生得道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

 

  四十餘年未顯真實?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實相是一,《金剛經》若世界實有者,是一合相。此一合相,佛對凡愚不開演,因為佛法難起,不宜速說。所以四十餘年都先在方便法中引導眾生行真實道,但真實道都隱涵在方便法中,包藏在字裡行間而未顯。

 

  方便法中藏有真實道。例如小乘的五停心觀:觀不淨以止貪;觀慈悲以止嗔;觀因緣以止癡;觀念佛以止業;觀數息以止昏沉。這是非常好用的方便法,但若再仔細思惟,為何行者起念觀不淨,是因為他自己發覺了自己的貪念,因此要找一個方便法來斷除心中的貪。其他四種觀也是一樣,都是行者發現自己的「嗔、癡、業、昏沉」而起了修正的念,而採取的對治法門。世尊未加以說明的是:是誰在發覺自己的貪?是誰在採取適當的對治法?若是六祖就直接說了「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237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