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者天偈47餘音嫋嫋亙古今
2019/06/14 15:59:42瀏覽324|回應0|推薦0

四十七、餘音嫋嫋亙古今

皮影戲偶掛棚後,猶如寺中鐘高懸

鑼鼓升起戲開場,眾生紛擾雜沓源

鐘杵推送梵音傳,慎調心律展共鳴

戲棚燈滅生命盡,餘音嫋嫋亙古今

 

  皮影戲偶掛棚後,猶如寺中鐘高懸;鑼鼓升起戲開場,眾生紛擾雜沓源。

生命行者的一生有如一場戲,是演給世人觀看的。生命行者的色身是載道器有如皮影戲偶,而令皮影戲偶生動演出的是真如自性。想要精彩演出,必須合於慧能大師所云:「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生命行者的演出:菩薩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金剛經》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法華經》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為了圓滿佛願,諸佛先教導菩薩,令菩薩先得一切實相性清淨,然後菩薩們又能教導眾生,如是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這就是「人間菩薩大招生」。然菩薩必須對佛之知見不只見聞轉誦,不只悟法解義,不只依法修行,更要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

  

  鐘杵推送梵音傳,慎調心律展共鳴。菩薩覺有情,生命行者當有慧有善巧方便,應如《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說,觀世音菩薩慎調心律,隨順眾生因緣而說法,能讓眾生心得共鳴。

 

  戲棚燈滅生命盡,餘音嫋嫋亙古今。能作「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想的行者,就能抓住機會,能「鐘杵推送梵音傳,慎調心律展共鳴」。而其演出的過程,就是生命理念的展現,這些理念所傳達的故事歷久不衰,故曰:餘音嫋嫋亙古今。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27468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