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者天偈31帶髮修行鑿靈海
2018/08/19 23:01:01瀏覽246|回應0|推薦0

童山濯濯生機萎,帶髮修行鑿靈海

小舟自度波無痕,蛛網橫亙珠串連

墜落無聲亦無息,若逢浪頭潮洶湧

灘頭偶現波臣遺

 

此偈甚深甚深,指出「依智不依識、轉識成智」的方向。本偈是上界的提醒,如五祖忍和尚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本偈關鍵在「鑿靈海」,靈海者腦海也,凡夫意識習慣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妄想執著、奇思異想、生滅不已,稱之為靈海。欲解此偈,須知意識、我、我所如何形成,更要知「知見立知,是無明本」,因此《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若能轉識成智,即能度彼岸,不淪波臣遺也。

 

  童山濯濯生機萎,帶髮修行鑿靈海。這兩句描述吾等的現況,以世間年歲來說,已經初老,頭髮開始掉落,因此說:「童山濯濯生機萎」。再來這句有讚賞也有警告,這輩子吾等無出家因緣,因此是帶髮修行,麻煩的是,吾等與絕大部分修行者相同,在意識中鑽鑿,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入門卻未得。如五祖的提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小舟自度波無痕,蛛網橫亙珠串連,墜落無聲亦無息。這類帶髮修行鑿靈海的行者,有相當的世間慧,因此欲自悟自度,雖對身心勤拂拭,然入門未得。因此這類鑿靈海的行者,自認精進,但在上界看來,小舟仍停留在原地,無前進所引起的水波,故偈曰:「小舟自度波無痕」。而在修行當中,意識染著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煩惱不斷甚至墜落,故偈曰:「蛛網橫亙珠串連,墜落無聲亦無息。

 

若逢浪頭潮洶湧,灘頭偶現波臣遺。這類帶髮修行鑿靈海的行者,難破我、我所。我與我所從六根、六塵生,故偈曰:灘頭偶現波臣遺。世尊對六根六塵的比喻,眾生悉於其中貪樂沉沒。佛陀對六根六塵是這樣看待的:《雜217》:「眼是人大海。彼色為濤波。若能堪色濤波者。得度眼大海竟。於濤波迴澓諸水.惡蟲.羅剎女鬼。耳.鼻.舌.身.意是人大海。聲.香.味.觸.法為濤波。若堪忍彼法濤波。得度於意海竟。於濤波迴澓惡蟲.羅剎女鬼」;《雜216》「言大海者。愚夫所說。非聖所說。此大小水耳。云何聖所說海。謂眼識色已。愛念.深著。貪樂身.口.意業。是名為海。一切世間阿修羅眾。乃至天.人。悉於其中貪樂沈沒。」不當波臣的關鍵,在於如實知「識」,進而能不住,直至應無所住而生心,達諸法如義。

 

  以下是對識的探討:

 

  識的涵義。《雜阿含42》:「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識」是分別作用,判斷作用,認識作用,因此六識身是描述「識」之分別作用的六大部分,在原始經典「心」、「意」、「識」,三者名異而義同。

 

  意識如何成就?識身由無明與貪愛累劫積蓄而得,《雜阿含294》「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雜阿含58》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緣。是名色陰。所以者何。諸所有色陰。彼一切悉皆四大。緣四大造故。觸因.觸緣。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陰。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觸緣故。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由名色組成,色是四大,對個人來說,我們當下是在人界,須扮演種種角色,角色不同,識亦有差。眾生在生活中所產生的受、想、行 (這三者為名) 回饋到識蘊,如許多種子播在識田,又令識蘊產生變化,因此「識蘊」是在變遷之中,是無常變異無有堅實,是空性,所以「識不異空,空不異識」,例如心理學的制約理論即是描述這種狀態,識是可以更新調整的。然更新的內容、調整的方向,是個人必須在無數的可能中,自己依對生命的見解而做出自主的選擇,這是性空的了義。

 

  我、我所如何起?如何滅?《雜阿含80》「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所從何而生。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甞.若觸.若識而生。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如是廣說。」

 

  凡夫的識為何常是無明?凡夫是以自己六根見聞覺知對六塵來建立自己的認知能力,然凡夫的六根不是全頻的,例如我們的肉眼所見光的頻譜有限,因此紅外線、紫外線等皆無能接受;凡夫的耳也是一樣,超高頻與超低頻的依樣無感;因此凡夫六根知見能力有限,當以有限的知見能力所建立的認知,當然不會是生命的整體實相,因此《楞嚴經》云:「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慧可分為世間慧與出世間慧二者。所謂出世間慧,是能夠了解緣起、斷除結縛、止息煩惱的能力。般若是「妙智妙慧」。是一切有的。有色能見,無色也能見;有聲能聞,無聲也能聞。能產生一切善法。至於凡夫的「智慧」,則由外物所引生,必須先有色與聲,才會有能見和能聞。若無色與聲,即不能見不能聞,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以此層次來說,凡夫的智慧是侷限的,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般若」如燈,能照亮一切,能達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種有漏凡夫的「分別慧」。

 

關鍵在於尺度與視角。凡夫的世間智慧與出世間的妙智識妙慧,是一亦異。本質是一,表現是異

。差別在取角與時空尺度,般若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萬物一體。世間智慧是人我分別,為己謀利。 以文學家山崎豐子的兩本書為例,《兩個祖國》受困於種族、文化、國籍的認同,是分別人我,是依「識」;《大地之子》忽焉跳脫外相之區別,融入生命一體,是依「智」。

 

 

梵文中,慧(Prajñā)的字根來自(jñā,知覺、知識或了解)。字首(Pra)是比較級,表更高、更大、超過、超越的意思。因此,依字面,慧(Prajñā)是高級的知覺能力,是分辨是非、於法揀擇的能力。具備慧的人能依自己的觀察力選擇正確的道路,有情眾生都擁有這種能力。然凡夫自己限制自己,未能以更大的尺度,更周全的視角來觀一切諸法。舉例來說,無量義者,從一法生,以三際、三界、六道、因果;生住異滅、無常、苦、空、無我;更以非動非住、非大非小、不來不去的來看待這一分段生死,就是大尺度寬視角;以色身為己,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有果位想,就是小尺度窄視角,是無智慧,是愚癡無明。欲正確掌握般若的意義,應以「摩訶般若」(註)對待之。

 

尺度擴大的執行面,如何練習放大尺度?人之為己是天生自然,因此放大尺度也須慢慢遞增,生活中常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就是尺度的放大。以數字描述為己是1,能為人著想則是2。不被己的利益綁住,就能擴大。

(註)《六祖壇經》【般若品】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 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轉識成智識與智是一亦異,凡夫的世間智慧與出世間的妙智識妙慧,是一亦異。本質是一,表現是異。因著本質是一所以能轉。經由「明觸」生「感受、領悟、覺醒」,而回歸於「識」的更新,也就是轉識成智。成就四智:如六祖慧能大師云:「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而智通禪師頓悟性智,而呈偈言:「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14297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