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讀無量義經心得(十二)無量義法門—生命一體,無有分別
2013/12/20 14:27:10瀏覽1894|回應0|推薦0

淺讀無量義經心得(十二)無量義法門生命一體,無有分別

  【說法品第二】經文:佛告大莊嚴菩薩及八萬菩薩言。善男子。有一法門。能令菩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薩學是法門者。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是法門者。號字何等其義云何。菩薩云何修行。

    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菩薩摩訶薩如是諦觀。生憐愍心發大慈悲。將欲救拔。

 

  菩薩修行無量義,應當觀察一切諸法。這裡說得很明白,學佛不只從「聞思修」而得慧,更是直接從大自然中、從人事物中,仔細的觀察、體會,也就是「感受、領悟、覺醒」。如《大學》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 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六祖慧能亦云:「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古大德亦云:「天地默默不盡千言萬語」。學佛行者須從此得益處,處處留心皆是法。

 

  摩訶是無量的另一種說法。「無量」是無法衡量之意,有外相者皆可以衡量,故有大、小;生、滅;住、動;進、退之分別計量。無法分別計量者是「生命一體無限量」之意。「無量」的另一種說法是「摩訶」。在《六祖壇經》中,慧能大師如是說明摩訶:「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關於無量與摩訶一樣,都是不落於「外在」的分別、測量、比較之上,這裡的「外在」是指「本來面目」之外的一切。

 

  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這裡是說從過去、現在到未來,本來面目是「性相空寂」。本性不落在大小、生滅、住動、進退等外相分別上。空是無有邊界,能生萬有,如同慧能大師描繪的「摩訶」,寂是不被牽引而無所住,因此空寂並非死寂,而是生機蓬勃但又安然。

 

  猶如虛空無有二法。一切諸法皆在虛空之內,而此虛空是「一體」不能分割。「二法」意即人為的分類區別,例如地球的天空是一體的,而世人卻將之分割成這是我的領空,這是你的領空,不管世人如何的加以分割,但是天空仍舊是一體的。風和氣流的移動,不會循著世人所劃定的領空界線行走,風在「天空一體」內依循自然法則自由移動。

 

  是一法門名為無量義。菩薩欲得修學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而諸眾生虛妄橫計。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眾惡業。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菩薩摩訶薩如是諦觀。生憐愍心發大慈悲。將欲救拔。當我們能體會「無量:是生命一體無限量」不落外相的分類計算上,這時來體會世尊回答大莊嚴菩薩的咨問,就容易懂了。世尊說,未悟的眾生不見真相、執於外相,所以到處比較、計較。對一切諸法加以分門別類「是此是彼」;以自我為中心衡量利益「是得是失」;有時以不法的手段謀自己的利益,是「起不善念造眾惡業」。由此「輪迴六趣備諸苦毒。無量億劫不能自出」。

 

  眾生為何輪迴六趣備諸苦毒?是因眾生不明白生命真相,而分別人我,正是私心之始,亦是墮落之源。眾生不依生命真相行事為人,那麼生命真相是什麼?世尊說,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有二法。原來生命一體無有分別心。法身大士如是諦觀,對不明白真相現在痛苦中的眾生,生憐愍心發大慈悲。將欲救拔。

 

  這段無量義法門,根本大義,與《聖經》創世紀是一樣的。人類吃了分別善惡樹,或稱善惡知識樹,猶太文的意思是分門別類的科學之意。人起了分門別類之心,是丟失了生命一體的本衷,所以神說:吃的日子必定死。死的意思是:失去生命一體也。事實上,外在一切萬物在外相上當然有所區別,然而生命學習者卻不能因這外在分別而失去「一體之心」。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003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