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評論:港學者看台灣/學生基本功不好 只能教花拳繡腿
2009/10/05 17:31:45瀏覽3128|回應17|推薦114

引用文章:港學者看台灣/學生基本功不好 只能教花拳繡腿 2009/10/5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段樵表示,香港的學生「基本功」差是進不了大學,他認為台灣的教育部放寬大學甄選入學比率,進來的學生基本功不好,大學教授只能教花拳繡腿。他舉香港公立大學家長的期待為例,如果不能教學生一身本領,畢業後能快樂工作,不要「啃老」,否則大學教授就「失職」。

段樵對台灣教改太「理想化」感到憂心。他認為李遠哲主導的台灣教改,較適合富商巨賈的二、三代,但在台、港教育應先求功能性和實用性。

-------------------

教改失敗的原因

時和 完全贊同段樵教授的觀點。

每個人的聰明才智不同,興趣及能力也不同,用相同的方法要求每一個人,絕對是個大失敗。

台灣自教改以來,強調的是通識教育,每樣東西都學,每樣都不專精。即使學業跟不上,還繼續升學高中和大學,真的如這位香港教授講的,只能學到些花拳繡腿的知識,絕對會造成無法就業的困境。

台灣教育的癥結 從小學開始就出了狀況不重視國語文,造成學生閱讀能力低落,從此跟不上課業的進度。李遠哲的教改也污名化技職教育,連學習落後的學生也被迫選擇讀高中,在無法學到課本知識下,未來的就業是困難重重,完全浪費了學子的青春。

台灣的教育被〝愛台灣〞的民粹所綁架,要和國際競爭是自絆手腳,可惜了。

.

及早分流、因材施教

美國時代雜誌刊登「Dropout Nation:美國十二年國教卻造成有三分之一中輟生的報導 」,明顯的警告〝沒有品質管制的義務教育是個大災難〞。李家同重批教部 免試入學 程度更差 2009/9/19。

聯考可以讓學生及早重新思考該就讀技職教育、或是普通高中教育,也可以及早提醒學子是否需要轉換學習的方法。對讀書不開竅的學生很可能對動手做的技職教育更有興趣,也會更有成就感。

技職教育

在德國教育體系中 http://nslt.yuntech.edu.tw/~gec/952comp-VTE/class/supplement15.pdf小學五年級 (剛滿十足歲) 開始就分流為(1)主幹學校,(2)實科學校,及(3)文法學校。其中主幹學校的學生超過總學生人數50%,將要走技職教育。社會上就業最重要,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適合的工作。

德國和日本都是重視技職教育,他們很早就將學生分流,因此每一位學生都能專心在他們各自的領域上學習。

時和 因此認為辦好技職教育最重要,讓技職畢業生能找到正職,就是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肯定會對社會有所貢獻。技職畢業生可以直接就業;想更進一步深造者,可以循科技大學、研究所、一樣有機會可以拿到博士學位。辦好技職教育的管道是〝進可攻、退可守〞務實的作法。

.

普通教育

國內國中及高中最大的問題是教得太雜了,樣樣都教、樣樣學不好,台灣的國高中教育制度可能只適合最頂尖的至多到前 top 30% 的學生?

不重視核心課程:國文、英文、和數學的結果,絕對導致老師只能教花拳繡腿的淺顯知識,未來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也不容易自我提升、學習新知識。

時和 認為及早分流為自然組和社會組是絕對必須的。課綱應該徹底重訂國高中的公民課程課綱 應該徹底簡化,應該以核心課程:國文、英文、和數學優先。

最近讀到 揮灑彩筆 小孫女立志光耀門楣 2009/10/4,讓人印象深刻:李國鼎的孫女就讀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而光華管理學院都是來自中國各地的佼佼者,數學課一百七十人中,就有十七位省狀元、十七位來自各國的優秀生,其他還不乏參加過奧林匹克數學等項目競賽金牌得主。

台灣的學子未來要在國際上出人頭地、要在華人地區揚眉吐氣,國文、英文、和數學 的基礎ㄧ定要打好。

.

後續新聞:
搶救國文聯盟 促暫停99課綱 2009/9/28
甄選入學增招 學生基本功恐不足 2009/10/6
總統:技職體系學生應加強英文 2009/10/9
李家同 :我們需要「國家技術發展委員會」 2009/10/11
吳清基:明年高中98課綱如期上路 2009/10/12
免試入學 高中職怕素質降 2009/10/24
何大一:台灣留美人才 越來越少 2009/11/6
18分上大學 前台大校長:假公平 2007/8/23
超震撼 台大外文首度不採數學 2009/11/13
隨時準備改行 李家同提大學生六大競爭力 2009/5/26
報告總統:砍60所大學救失業  2009/12/25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3379541
 引用者清單(2)  
2014/09/27 05:07 【udn】 我還找到這個!初級 遊戲 物理 科學比價
2009/11/13 10:58 【時和世泰年豐 花好月圓人壽】 評論:超震撼 台大外文首度不採數學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其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04 10:44
見解正確.台灣現在的學生,唉......
時和(leepe) 於 2014-01-04 21:10 回覆:

PISA 考試的三大領域:閱讀、數學、科學。

想繼續讀書?那就得將基礎打好,才能更上一層樓。

喜歡動手做,則可以選擇重視實作的技職教育。


Zoe 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競爭與壓力
2009/10/31 12:38
有位大陸的父母對於家裡唸高一的孩子晚上做功課做到半夜一點多很不以為然. 他很不懂花這麼多的時間在演算那些極其複雜的數學公式對實際生活有什麼幫助. 在社會上也用不到這些數學程式. 每天孩子做功課到三更半夜的. 哪還有時間學習分擔家務. 看來大陸升學競爭的激烈程度遠甚於台灣. 大陸學生所受的壓力更大.

大陸人口龐大. 競爭激烈. 開放經濟發展後. 人們勇於追求成就. 造成更大的競爭壓力. 大陸的現象有些類似台灣三.四十年前的情形.


時和(leepe) 於 2009-11-01 21:45 回覆:

>> 他很不懂花這麼多的時間在演算那些極其複雜的數學公式對實際生活有什麼幫助. 在社會上也用不到這些數學程式.

學到用時方恨少。

富比世網站統計出十大「薪」情最好的美國大學科系

富比世網站統計出十大「薪」情最好的美國大學科系
1. Computer Engineering 計算機工程系
2. Economics 經濟系
3. Electrical Engineering 電機工程系
4. Computer Science 計算機科學系
5.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機械工程系
6. Finance 金融系
7. Mathematics 數學系
8.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系
9.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系
10. Marketing 行銷

以下這段話可以當作為什麼他們可以拿高薪的原因: "The kinds of majors where you learn to integrate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with the everyday world have a tremendous benefit in terms of earnings potential," says PayScale.com's Lee. These include economics, engineering, finance and mathematics.

-------------

Zoe L 事實上點出了及早分流的重要性。

很多工作事實上根本用不著多少數學,所以 時和 推崇德國和日本務實的做法:

在德國教育體系中 http://nslt.yuntech.edu.tw/~gec/952comp-VTE/class/supplement15.pdf小學五年級 (剛滿十足歲) 開始就分流為(1)主幹學校,(2)實科學校,及(3)文法學校。其中主幹學校的學生超過總學生人數50%,將要走技職教育。社會上就業最重要,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適合的工作。

即使是上普通中學,時和 也認為及早分流為自然組和社會組是絕對必須的。

及早分流能讓學生專注在專業領域,對於不急迫的科目可以量力而為,少修一些。



Zoe 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得越多學得越少
2009/10/31 11:47
  
曾有研究兒童教育的學者說過: 教給孩子的東西越多. 孩子學得就越少.

孩子們需要有充裕的時間去探索學校以外的世界. 發展自己的興趣. 與朋友和家人有較多悠閒的時間相處. 建立友情和親情. 學習與人相處. 許許多多在課堂裏學不到的生活知識與人際關係.

刪除

前幾天讀到網友 "漂鳥"討論教育的文章.轉載於下 :

政大教育系周惠瑛教授,在紐西蘭居留一年,觀察該國二十年教改的成果,將心得寫成一本書,提供給我們大家參考。

她說當紐西蘭發現建構式數學無法達成期望時,就勇敢地恢復背乘法九九表;發現常態編班效果不如理想時,就改成能力分組,教師們在經過歷練之後,也都能夠應付裕如,不像我們死抓住一個方向,總是不去檢討,尋找更可行、更有效的方法。

回顧教育的發展,總是某一個時期受某種思想支配,另一個時期又受另一種思想左右,最後總結過往經驗,纔找出最合宜的道路,它的發展本就是摸索前進的過程,重要的不是追著流行跑,而是要掌握自己的狀況,參考世界趨勢,走向前進的道路。到今天我們仍是由一些半吊子的所謂學者,引進一鱗半爪的理論皮毛,弄得大家 人翻馬仰,教師們都被壓得患了憂鬱症,可是教育卻越改越糟,越改越亂。

教育的掌舵人是教育部長,那些有權任命部長的人,心中真的關心教育嗎?被任命當部長的人,真的有能力領導我們嗎?我懷疑............
時和(leepe) 於 2009-11-01 21:19 回覆:

謝謝 Zoe L 的分享,Zoe L 的經驗是 彌足珍貴。

>> 曾有研究兒童教育的學者說過: 教給孩子的東西越多. 孩子學得就越少.

在這篇文章中,時和 就是強調興趣及專業的重要性。國內國中及高中最大的問題是教得太雜了,樣樣都教、樣樣學不好。大學的學測每科都要考更是可怕,「」是基礎沒話說,但是自然科包括:物理、化學、地球科學、和生物;社會科包括:歷史、地理、公民(包括:社會、法律、政治、和經濟)。學測不分流,所有的考生都要考這麼多科,眼睛不近視、身體不搞壞才怪。

假如愛因斯坦在台灣要考學測,他不暈倒才怪?

所以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段樵才會表示,台灣教改的結果造成強調表面功夫、學得不夠深入,只是花拳繡腿而已。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very true
2009/10/29 12:00
我覺得國語文真的很重要﹐無法想像我們會多麼言語乏味 - 如果當初沒背那麼多
詩詞﹐文章的話
時和(leepe) 於 2009-10-29 16:15 回覆:

完全贊成悅己的觀點!

假如在文化創意的產業上 少了語言文字的內涵,那是很難流傳長久、很難打動人心的。

台灣國中小學目前的國語課程不夠紮實,然而在高三以前,都是靠國語文來吸收新知,國語文程度不好直接影響到閱讀的能力,其他的課程也必定受影響。

國語課被刪減造成作文的能力也不足,更直接影響到表達與邏輯整合的能力。

台灣的教改是徹底的失敗。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英文重要與不重要
2009/10/29 07:44

學校裡教一門外國語,我想是必要的。既然是必修,當然就要把它教好學好。否則就是浪費教育資源。

台灣以外貿取向,學一門外國語是對學生未來就業、升學、或是與外國交流,有一定的價值。

雖然說大部份人外國語不好,可能也用不上,但那是因為外國語不好,所以自然就不去用它。就像一個人如果一隻手殘廢,自然會去使用另一隻手。

時和(leepe) 於 2009-10-29 16:27 回覆:

完全贊成 時季常 教育博士的觀點,既然要學就要好好教好好學,否則就是浪費了青春、也浪費了教育資源。

時季常 教育博士說得非常正確,台灣是以國際貿易取向,金融往來,觀光服務業等都需要學會外國語言。

國家確實是要有計畫的培養學生外國語言的能力。


matt22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多數人不需要和國際接軌
2009/10/24 22:47

(英文是和國際接軌的語言),時和先生指的是人口裡最上面百分之二十的精英層?但是為什麼要其他百分之八十的學生跟著受累(從小一開始每周三堂英語課)?我過去常到歐洲出差,以最進步的德國為例,多數人還是不太能聽與說英文的,包括在技術會議上邀請說明的德國工程師,還是需要同事幫忙翻譯,他們的技術文件,甚至電腦程式都用德文來寫。懂英文當然是佔便宜些(如您說的:和國際接軌),但是為了百分之二十能夠(和國際接軌)的人,讓全民陪讀英語,恐怕不是很有效益的教育資源分配。尤其,經驗告訴我,專業能力和英文是兩回事,我也有好友英文不好,但是機械專業極為優秀的例子,我相信:專業能力比英文能力重要,提倡技職教育才是重點,國文與數學才是核心。

時和(leepe) 於 2009-10-25 07:16 回覆:

謝謝Matt22的分享,Matt22點出了及早分流的重要性。

德國教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在於及早分流:

在德國教育體系中 http://nslt.yuntech.edu.tw/~gec/952comp-VTE/class/supplement15.pdf小學五年級 (剛滿十足歲) 開始就分流為(1)主幹學校,(2)實科學校,及(3)文法學校。其中主幹學校的學生超過總學生人數50%,將要走技職教育。社會上就業最重要,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適合的工作。

德國重視技職教育是其工業傲視全球的關鍵。日本和德國一樣重視技職教育,所以日本和德國工業的發展都是領先全球的。德國和日本的另外一個利基是其國內的市場夠大,足以支撐市場規模經濟。

香港和新加坡是另外一個極端,他們沒有腹地、沒有重工業,但是他們強調英文,讓他們得以成為國際的窗口,成就了他們金融、貿易、與服務業的無煙囪工業。香港和新加坡的國民平均個人所得比台灣多一萬美金以上

回來看台灣,人口不多不少,市場不足以支撐規模經濟。但是台灣的人民勤奮,土地也有香港和新加坡的三十至五十倍大。

台灣要成就電子工業、基本產業、未來工業等,就要重視技職教育

台灣要成就金融、貿易、與服務業的無煙囪工業等,就要重視英文。

每一個人的興趣與志趣都不見得相同,要能及早分流,讓每一個人能從事其最拿手的工作,讓整個社會能人盡其才,健全發展,應該是教育的方向。

及早分流,讓每一個人都能依自己的能力學習,以及未來能各盡其才。


一片小葉子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英文課程沒壞學生!?
2009/10/18 14:34
時和說有理教育熱誠更感人不過我學問不好只好先推薦這篇文章!!英文教育差很大學好文要靠我?!
時和(leepe) 於 2009-10-19 04:33 回覆:

謝謝小葉子的分享。

大家都了解到英文是和國際接軌的語言。

在文章:「台北縣從小一開始每周3堂英語課」有感時和 認為目前台灣學習英語的環境已經成熟,當然,仍然應該是以閱讀為主:

國小及國中是基礎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將閱讀的能力培養起來。

比如說英文這一科,空中英語教室、配合光碟、CD等輔助教材已經很成熟了。教科書也可以配合光碟、CD等輔助教材,方便小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以加強學習的效果。

課外書可以向迪士尼公司購買版權,出版像小美人魚、木偶奇遇記、白雪公主、金銀島、美女與野獸、獅子王、仙女奇緣等字大、圖大、空白多的簡易英文讀物,當然也是配合光碟、CD等輔助教材,必然能引起小學生英文閱讀的興趣。


ggyywk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學測是該檢討一下
2009/10/15 13:59

空餘幫親友高一生輔導數理, 現正值其段考之期, 結果一看居然含作文要考九科...昏倒! 我從其國三就一直強調國英數是重點中的重點, 結果在講解數學觀念時她居然還趁隙抱著計概課本死K. 想當年唸高中數學可不知有多專心才勉強跟上老師進度, 而她居然還能分心做別的事, 真是後生可畏. 可見現在一般高中生讀書時間分配多有錯置. 但我卻不忍苛責, 只好耐著性子點醒她.

人的精力腦力畢竟有限, 教育單位怎麼會給高中生如此繁重的課業, 最後真的是樣樣學不精, 連國英數這種基本功夫學生也顧不上了. 最後翻了一下她的計概課本, 教的的確儘是花拳繡腿, 難怪她讀得很有成就感.

學測是該檢討一下, 不需要考這麼多科, 至少也該分一下自然組與社會組, 饒了可憐的青少年吧!

時和(leepe) 於 2009-10-16 04:29 回覆:

謝謝 楊 Sir 的分享,完全認同楊 Sir 的經驗。

>> 楊 Sir 說:學測是該檢討一下, 不需要考這麼多科, 至少也該分一下自然組與社會組, 饒了可憐的青少年吧!

憑良心說,大學的學測每科都要考真的是太重了,「」是基礎沒話說,但是自然科包括:物理、化學、地球科學、和生物;社會科包括:歷史、地理、公民(包括:社會、法律、政治、和經濟)。不分流,考這麼多科,眼睛不近視、身體不搞壞才怪。考這麼多科,一定得要求助於補習班,難怪教改以來補習班是愈來愈多。

>> 楊 Sir 說:最後翻了一下她的計概課本, 教的的確儘是花拳繡腿

假如計概教的並不難,真的不如先將 學好再說。再說,計概好像只教幾學分後就停了,如此斷掉,真的不如延後到上大學後再連續的修電腦相關的課程。

98 課綱應該徹底重訂 這篇文章中,時和 說明對高中生學計概的看法:

時和 絕對承認資訊科技的重要,時和 也贊成讀技職教育的學生增加資訊科技的學習,因為他們畢業後一定用得上。但是讀普通高中並不需要立刻就業,因此,假如在高中只學兩個學分,能學到什麼?

真正在資訊領域的專家學者都了解,寫程式重在邏輯觀念,數學的根基最重要;做資訊應用的著重在了解 Domain Knowledge,或許國文、英文、或是專業領域的知識更重要。

高中要教資訊科技概論絕對會碰到師資不足以及時間太少的雙重困境。只學兩個學分,剛 warm up 就停止了,這種不連續的學習,很容易忘記,效果一定不如預期。因此如果將資訊科技概論延後到大學一年級時再學,或許可以更連續、更專心的將其學好。

當然,如果資訊科技的課程能一直延續到高中畢業,每學期接著都有兩學分,學習是連續的,則 時和 贊成這種連續的學習法。(但是,當然是不可能,高中的資訊科技只有至多兩學期,一定會不連續的。)


matt22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競爭力不需從考試裡來
2009/10/15 09:34

我與時和先生一樣擔心台灣學生失去競爭力。但我看到的競爭力,是要會思考,主動學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只是會考試的能力。對唸書興趣不大的學生,擴大職教,發展他們的潛能,對能夠唸書,也想唸的學生,推動往更深入的學習,不要浪費心思在反覆考試上面,而是向前走,小學唸完唸國中,國中唸完唸高中,高中課程修完了,就唸大學課程,不需要原地踏步的考試,這種主動學習的態度,就是該家長出面的時候了。家長要先和子女溝通,經過子女同意,再和學校溝通,還要找上一級學校(例如大學)談等等,三方面一致時,還怕子女沒有競爭力嗎?許多人一定問,那麼基測,學測怎麼辦?我的答案是依舊去考,反正總有學校唸,不唸台清交,不唸建中,北一女,一樣有競爭力。考試是檢驗學習,98分第一志願,94分二十志願,多4分需要補習,晚睡,我寧可放棄,但是,上大學時,我已經多修了20學分,而且是紮紮實實的基本功。唸大學,研究所時,您將會發現不同之處,進入社會做事更不是站在一個天枰上了。

時和(leepe) 於 2009-10-15 10:32 回覆:

謝謝Matt22的分享,也完全贊成Matt22的觀點:「競爭力,是要會思考,主動學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只是會考試的能力。」

>> Matt22說:許多人一定問,那麼基測,學測怎麼辦?我的答案是依舊去考,反正總有學校唸

時和 完全贊成Matt22的觀點。所以在上一篇文章「支持李家同教授:極度反對高中職擴大免試升學 及 反對擴大高中和大學的甄試入學名額」,時和 就指出真正有能力有看法的人是不會在乎怎麼考試、甚至是否能唸明星學校,因為錐子已經放入布袋中,總有鑽出頭的一天。

事實上,現在零分也能上大學,代表人人都能上大學了,家長及學生可以隨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步調準備功課、或是追求各方面的知識。家長及學生也不必在意聯考的成績,真正有辦法的人不見得要唸公立的明星學校。

不唸明星大學一樣可以出人頭地。前國科會主委,中央研究院院士,吳茂昆教授是花蓮中學、然後私立淡江大學畢業。中央研究院院士管中閔教授是私立文化大學畢業。真正要讀書的學子,在哪裡唸都能出人頭地。台灣首富郭台銘先生是私立中國海專畢業,以跑船的精神,也拿到了國際各大知名廠商的訂單,打造出鴻海傳奇。

--------------

在這篇文章中,時和 更強調興趣及專業的重要性。國內國中及高中最大的問題是教得太雜了,樣樣都教、樣樣學不好。大學的學測每科都要考更是可怕,「」是基礎沒話說,但是自然科包括:物理、化學、地球科學、和生物;社會科包括:歷史、地理、公民(包括:社會、法律、政治、和經濟)。不分流,考這麼多科,眼睛不近視、身體不搞壞才怪。

假如愛因斯坦在台灣要考學測,他不暈倒才怪?

所以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段樵才會表示,台灣教改的結果造成強調表面功夫、學得不夠深入,只是花拳繡腿而已。


雪人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字養成
2009/10/13 09:25

我不敢多談數理,僅就文字養成來談。

補教界名人"徐薇"最近在電視上談國小英語,她贊成把國中英語內容提前在國小教授,國中加深內容。

這和我的想法不約而同。目前國小的英文單字量僅200字,實在太浪費這階段孩子的記憶力。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讓孩子們有系統的背英文單字,一二年級,利用自然發音法交拼字規則,多朗讀兒童韻文,養成聽和讀的習慣,小三開始以主題強化單字,例如"學校",圖書館、教室、操場、遊戲場、辦公室、庭園,等等,都可以自成一個教學系統,依此類推,家裡的廚房用具、衛浴設備、客廳、飯廳、臥室,都可以在國小建立字彙,小四小五,開始加入抽象動詞和形容詞,配合一些簡單句型,大陸國小學生英文單字平均量1000字,資優生就倍數於此。

台灣孩子都被架到外面補習班去學習,貧窮家庭勢必落後,懶散的孩子也不受補習班約束,如果學校教育納入正常學習,字彙數量加強,有助閱讀有助寫作。

******************

98課綱是否包括國小國中和高中的統整呢?

時和(leepe) 於 2009-10-13 10:28 回覆:

謝謝雪人娘的分享,的確,文字的養成是所有學問的基礎。

記得在文章:台灣教改失敗在於不重視核心課程

>> 雪人娘說:芬蘭投資教育,事先見林再見樹,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方向先訂板,再來規劃教育,初級教育注重孩子的閱讀,

時和 完全贊成提升閱讀的能力是小學最重要的目標,因此 時和 認為國文英文(、和數學) 是小學最重要的學科的核心課程。(音樂、美術勞作、體育是術科的核心課程。) 其他的雜課不必排那麼多,核心課程學得好,未來的學習才會事半功倍。

在文章:「台北縣從小一開始每周3堂英語課」有感時和 認為目前台灣學習英語的環境已經成熟,當然,仍然應該是以閱讀為主:

國小及國中是基礎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將閱讀的能力培養起來。

比如說英文這一科,空中英語教室、配合光碟、CD等輔助教材已經很成熟了。教科書也可以配合光碟、CD等輔助教材,方便小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以加強學習的效果。

課外書可以向迪士尼公司購買版權,出版像小美人魚、木偶奇遇記、白雪公主、金銀島、美女與野獸、獅子王、仙女奇緣等字大、圖大、空白多的簡易英文讀物,當然也是配合光碟、CD等輔助教材,必然能引起小學生英文閱讀的興趣。

-----------------

>> 雪人娘說98課綱是否包括國小國中和高中的統整呢?

98課綱絕對是個大錯誤,課綱必修學科高達23科,造成知識零碎,只會逼迫更多學子尋求補習班的救援。憑良心說,大學的學測每科都要考更是可怕,「」是基礎沒話說,但是自然科包括:物理、化學、地球科學、和生物;社會科包括:歷史、地理、公民(包括:社會、法律、政治、和經濟)。不分流,考這麼多科,眼睛不近視、身體不搞壞才怪。

實行98課綱將讓台灣學子絕對落後國際上同年齡的優秀學生,別人是,我們是,別人能讀到專業的博士學位,我們的學子則是基礎不紮實,事倍功半。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