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學測英文作文抱蛋人數高達2萬2462人」談起
2009/02/24 02:45:15瀏覽2936|回應12|推薦77

引用文章台灣教育的癥結

聯合報新聞: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4745039.shtml

今年大學學測,英文作文首次以單張圖看圖寫作,最高分19.5分,沒人達滿分20分,抱蛋人數則高達2萬2462人,比去年多6000多人。

聯合報民意論壇:英文作文 兩萬多顆蛋的背後 (李家同教授)

學測放榜了,有二萬多位考生的英文作文零分,這是可以預料到的,因為我一直知道我們的學生中間,有相當多的學生英文和數學都很差。遺憾的是,這麼多年來,政府始終拿不出解決的辦法。

國博士生 英文仍有問題

個人如果英文不好,可能吃虧一輩子。首先,他可能無法念大學的英文教科書,既使看懂了英文書,也會因為寫不出好的英文論文而不能有所表現。有時,我看到我國博士生英文仍然有問題,實在非常代他著急。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78916

----------------------

由上面的新聞,應該可以判斷出:假如大學生英文的基礎不好,恐怕真的無法完全了解原文教科書的實際情形。因此,我們要追根究底探討的是大學生在大學內有沒有真正的學到東西?假如沒有學到東西?那問題出在哪裡?

很明顯的是英文的根基不夠好!台灣大學生的英文基礎不好,無法完全吸收原文書的知識,造成上大學後無法與外國學生繼續在更高深的學業領域競爭。那往回推,為何不在高中、國中、或是小學時就開始加強呢?

未來學生的出路在哪裡呢?看起來要嘛走國際路線,那英文或是其他的外國語言就是必備的基礎。要嘛在華文地區闖天下,那中文的底子對未來的文學、表演藝術、市場、傳播、廣告、行銷、或是創意等,中文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礎。

怎麼看來,國文、英文、和數學都是學科的核心課程,一定要優先學好他們。同樣的,音樂、美勞、和體育是術科的核心課程,是要求動手實作的基礎。

教改以來,國小及國中的課程被有心的政客給誤導。可憐的是學生,一大堆不必要的課,排擠了核心課程,卻也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負擔,讓學生的書包變重,必須靠補習才能跟上進度。又由於過多的科目,為了準備功課,必然會佔用到休息時間,迫使學生犧牲了睡眠,加深得近視的機率。被整得半死,卻沒有學好真正在大學時最需要的英文。結果是無法吸收原文教科書上的知識,白白浪費了大學的寶貴青春,這就是最可惜的。

----------------------

時和 非常的贊同李家同校長所提出的:小學教育是所有學問的基礎

時和 的三個小孩唸的都是台北市的公立國小、國中、及高中,時和 小孩國中全一、二年級學生的課業都有接近半數的同學跟不上進度。在國中二年級時,主要學業成績有六科:國文、英文、數學、理化、歷史、和地理。從成績列表單上可以看出:全二年級有百分之四十的同學六科平均成績不及格;全二年級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同學數學成績不及格

這些跟不上進度的學生在正常的上課中很可能是完全聽不懂的,李遠哲在去年9月23日說:上課聽不懂枯坐 是種暴力;時和 認為學生的基礎沒打好,讀起書來是事倍功半。

時和 認為台灣小學的教育從根本就不良。

教改以來,民進黨政府刻意的實行去中國化,除了減少國語上課時間外,更在各年級增加了不急迫的課程,美其名是多元學習、八大領域面面顧到,實際上卻將課程切割得支離破碎,小孩儘學些膚淺的皮毛,對於未來求學的基本能力如國文、英文、和數學卻沒有重視。結果,閱讀的能力沒有培養好、語文的能力沒有培養好、數學分析的能力也沒有培養好,未來學子想要繼續就學深造時,自然是事倍功半了。

台灣小學教育的問題在基礎不紮實,科目太多,但是膚淺。最重要的學科應該是國文、英文、和數學;最重要的術科應該是音樂、美術勞作、和體育。

小學生的體育也變差了,音樂和美術的教材編在一起,取名為人文藝術,結果是沒有人會教。事實上,音樂和美術是不同的領域,有多少老師能同時跨越不同的領域?哪可能既懂音樂又懂美術?真的把小孩的天份都給糟蹋了。連帶的讓人文藝術課本變得太雜而沒有收藏價值。

------------------------------

亡羊補牢,時和 認為整個教育界應該更關懷後半段50%的學生,台灣的教育很明顯的出現了盲點,這些後半段的學生,他們的學科不如人,他們或許被放錯了位置,他們的未來應該要找到真正正確的出路。比如說,政府編列預算讓他們參加課後輔導班,讓他們有機會能跟上學業的進度。

另外就是鼓勵技職教育,讓喜歡動手做卻對讀書不開竅的學生能有另外一種選擇。政府尤其應該宣導各行各業行行出狀元的實際典範,職業無貴賤,要勇於動手做,改變社會觀念,一技之長勝過萬貫家財。

.

後記:這篇文章緣起於與網友傻傻雪人娘植物仁兄、與 Chihchepedia 等討論到相關的議題。時和 比較不在意到底是否要上明星學校;時和 在意的是,要真正的學到東西,不要浪費了青春。

網友傻傻在其訪客留言簿 2009/2/10 也中肯的指出,台灣除了通識的大學教育外,也要重視傳統實用的技職教育。為了讓文章完整,茲節錄部分如后:

我始終記得一年半前,anybody引我去看了您的「技職教育的沒落影響就業」一文,之後心生感慨因而寫了一篇「象牙塔裡的決策影響了什麼」的文章,我認同您提到的--因為技職教育的沒落,確實對社會基層從業人力的投入及產出造成衝擊。

我們的升學制度裡,大學錄取率近百分百,造就了很多大學生,但也加速了學歷的貶值,技職教育因升學掛帥而沒落,就業市場充滿高不成低不救的媒合。

且看您當初的論點,對照這一年半來,世界景氣迅速蕭條,高科技業受的衝擊最大,各科技園區越來越多的高學歷無薪假人員,因而牽連到最明顯的便是房屋市場、股市金融保險等,當初信用的擴張,如今無力償付,也連動使得景氣更加速崩盤.....。

但我常和廠商聯繫,他們大多是中小的傳統產業,更多的是黑手起家的人,卻發覺他們反而充滿了韌性,正因為有一技之長在身。現在因為這樣的景氣,他們也紛紛召回高學歷在外就業的子女,回家接手自家企業,雖然形同轉業,學習起來加倍辛苦,但都說反而實在。

而這些人比較幸運的是因為他們有家底。我想到你說的後半段50%學生,其實並沒這麼幸運,他們都是中下階層務實的人民子女,沒有好的家世背景,也沒能力負擔補習,卻又被逼不得不參與學歷競爭,如果像您說的,行行出狀元的觀念宣導得當,不盲目拼學歷,政府能正面肯定技職證照和它能給予的保障,那麼我們的下一代想必有更好的人生。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2680144
 引用者清單(1)  
2009/03/01 07:31 【雪人娘】 兩萬2462顆鴨蛋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向周錫瑋縣長致敬
2009/03/24 22:46

小一學英語 北縣增開1200班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

英語教育成為國人關切話題,有學者反對小學一年級開始學英語。台北縣長周錫瑋昨天舉行記者會向中央喊話,強調「為何政府沒人有勇氣反駁,英語教育不從小一做起,將來會輸給其他國家」。
周錫瑋說,英語是國際化的溝通工具,新加坡小一至小三每周英語節數達10到12節課,香港、泰國都從小一起學英語,韓國、中國大陸從小三開始,日本則從小五開始,台灣不加緊努力,會落後其他國家。

北縣教育局長劉和然強調,學者反對小一學英語,是指每周只有1堂課,及太早學文法會喪失學習興趣,但北縣是從小一開始每周3堂英語課,且從聽、說的語音方面開始學習,而非從語法、語彙學習。

劉和然也宣布北縣去年英語活化課程800班,今年要增開1200班,達到2000班,並增聘32位外國英語教師,打造外國教學情境的「英速魔法學院」,今年9月將再成立光復、闊瀨,明年續增興福、龍埔兩校區的「英速魔法學院」,屆時全縣小五生都享有在自然情境中學英語、開口說英語的環境。

縣府昨天舉辦「小一學英語,從聽、說開始」記者會。周錫瑋說,因應世界潮流與社會期待兩項因素,北縣實施活化課程、增加小學生英語節數及教師增能等計畫,連原本持反對意見的師大英語系教授陳純音率12位老師追蹤研究後,也贊同縣府的計畫。

北縣雖因為活化課程增加了英語課的時數,違反教育部規定而被計點扣補助款,但縣府的安排普獲北縣家長肯定,周錫瑋說「如果教育部的活化課程綱本是錯的,為何沒勇氣修改?」

周錫瑋呼籲中央正視英語教育應從小一學起,改變目前不對的政策,原本推動英語政策遭誤解與反對的理由,包括師資不足、加劇城鄉落差、既有節數不足等疑慮,經由縣府逐一以具體行動及成效化解,也讓反對者轉而支持。

----------------------

真的非常非常佩服周錫瑋縣長的魄力。去年台北縣率先推動「北縣國小9月起每周8堂課 搶救國語文」,台北縣率先推動「北縣是從小一開始每周3堂英語課」。相信台北縣國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會有長足的進步。

周錫瑋縣長加油!人在做,天在看!



cpbass萍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照理講
2009/03/24 11:47
音樂和美術是一塊的,是可以納入人文藝術教育
只是目前的大學的人文教育太弱,學校提供的有限
只能自修
時和(leepe) 於 2009-03-24 17:36 回覆:

>> 音樂和美術是一塊的

師資是最重要的,教音樂就應該是正牌的音樂老師;教美術就應該是正牌的美術老師。

國內搞合科教學,物理和化學合科叫自然、歷史和地裡合科叫社會、音樂和美術合科叫人文藝術。

沒有老師同時會懂物理和化學;

沒有老師同時會懂歷史和地裡;

沒有老師同時會懂音樂和美術。

台灣的教改是亂搞。受苦的是老師,得去教不懂的課程;受害的是學生,學習一定受挫。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3/19 15:27
哇﹐沒人達滿分20分,抱蛋人數則高達2萬2462人﹐ 是不是題目太難了?
時和(leepe) 於 2009-03-20 02:32 回覆:

最高分有人拿到19.5分。

時和 認為很多考生或許認為英文不容易拿分,而提前放棄了。

學測要考的科目太多了,時間不夠的情形下,英文和數學是最先放棄的。

數學不好,大概無法攻讀理工科。

英文不好?大概更多的學門其原文書課本是讀不懂了。

時和 認為高中必修的科目太多了,造成排擠效應。通常最先放棄的就是英文和數學。

卻沒想到,假如英文的基礎不好,大學大概也讀不好。


飛飛 ^__*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非常贊同
2009/03/12 22:15

非常贊同~時和大哥對教育、英文.....等方面的精譬分析與探討

【要真正的學到東西,不要浪費了青春。】

以家人為例,一般碩士1.5~2年可輕鬆修畢~而我小弟是花了2.5年的

時間才過關~其間~從嚴選指導教授開始~到上課.寫論文~都非常認真~

交的報告與論文不僅多次與教授仔細討論~之間也遭受過好幾次的退件.....

如今~不但可以學以致用~也因此占了很多優勢~『學習~真正受用的是自己』

再者【勇於動手做,行行出狀元,一技之長勝過萬貫家財。】

父母如果能夠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長大後發展專長~選讀喜歡的科系~

有助孩子學習成長~以免選錯學校~填錯科系....上課沒興趣~不想聽!!!

教育從小紮根~但是若遇到頭痛的子女~也是莫法度嗎?

同事的孩子~將來的志願是~當明星0_0.....所以不愛唸書~(國三生)

每天出門將頭髮弄得美美的~還帶整髮器.髮膠等去學校幫同學弄....

(呃~有許多現在的青少年都想成為明星吧!)

“同事聽到快昏倒~但還是好聲好氣的規勸~就算當明星~

也可以是博學多聞~而不是個草包!!!”

至於一綱多本????

對現今的有些父母來說~是個經濟負擔~

以前如果可以都是用舊書~甚至舊的參考書.....不僅好用還省錢~

尤其是老哥的書~都畫了很多重點^^"

有些政策~本意與出發點都是好的~只是~在執行上是否有問題~

或者~發現問題後陸續改進?!

畢竟~教育影響每個人~如果~童年就不快樂~那....真是很可憐!

時和大哥~希望借助您的拋專引玉~讓更多人重視教育的可貴!!!

啊.......說太多....嘻嘻

該休息了

晚安

^___*

ps....若有說錯話的地方~請指正....謝謝^^"


時和(leepe) 於 2009-03-15 04:58 回覆:

謝謝草上飛八刀女俠的分享。

自從草上飛八刀女俠的文章:好久不見,時和 一直在注意國內大學生使用原文教科書所碰到的瓶頸。

真的,國內主管教育的官員似乎沒有注意到英文的重要性?

很多學生直到上大學後才發覺英文的基礎打得不夠好,無法完全吸收原文教科書的知識。因此,問題就變成〝為什麼不在國小、國中、及高中時就將英文的基礎打得更紮實些呢?〞

----------------

最近李家同教授也分別針對英文(英文作文 兩萬多顆蛋的背後)、小學教育(李家同表示,小學教育是所有學問的基礎)、教科書(李家同:學會教科書 去打球吧)、及閱讀(李家同:不會閱讀 怎麼會解試題?)等提出呼籲。希望這股呼籲能讓國內主管教育的官員們真正的了解到台灣教育的癥結在哪裡。

時和 也非常的高興,李家同校長的見解和 時和 是一致的。真正要將國內的教育水準提升起來必須從根本紮實的做起,完全不能取巧。

------------------

八刀女俠的小弟能精益求精,是他的天分。寫碩士論文能培養組織與邏輯的能力,對未來工作或是繼續進修學習將有極大的助益。

再次謝謝草上飛八刀女俠寶貴的意見。


雪人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早晚都OK!
2009/03/07 09:12

比如說想讀醫科?

那第二年考得上的話,算不算也是很好?

比如說想出國留學?

那第二年再申請得上的話,算不算也是很好?


雪人娘(chengshuing) 於 2009-03-07 09:11 回覆: 刪除

雪人的老師很認真但是很年輕,給功課份量過多,卻不自知。這才是問題。老師過度認真和不認真,對孩子都有傷害!

但時和說的,我舉說手贊成,真正有興趣的事,慢一年完成都是可以接受。只是怕孩子自我認知裡會受傷。

我的鄰居有個孩子是音樂班出身,自小習慣第一名,國中也是全校第一名,高中唸北一女,一下子掉到20名左右,非常自責難過! 也因此美麗的她滿臉長出痘子,調適很久。

不過畢竟是聰明的,後來上政大財經,還是不滿意,又從考一年,上中山大學醫科!!!

時和(leepe) 於 2009-03-09 01:08 回覆:

家長和老師的角色是不同的。

按照 時和 的想法,假如家長希望小孩未來能讀台大醫科,那毫無疑問的,這小孩的功課要在全國前 150 名以內,學測要考到滿級75分,因此這小孩必須非常非常的拚。

如果這小孩的目標只是在台大外文系,學測 66 級分大概就有了,因此這小孩應該能有一些喘氣的機會。

如果這小孩的目標只是在上台大,什麼系都成,那學測 60 級分大概就成了,因此這小孩應該能有一些休閒的機會。

再假如家長的底線是公立大學,什麼系都成,那學測 50 級分應該就有了,因此這小孩絕對可以有足夠的休閒時間。

So,還是家長的觀念最重要。老師交代的作業是給一般學生做的。假如已經知道自己的底線、興趣及目標,就知道該如何做作業,學校的成績是沒有那麼的嚴重的。

重要的還是在學科的國文、英文、和數學;或是術科。


yadu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是政策,二是心態,三是現實。
2009/03/07 02:29

香港與星加坡能成為金融中心,關鍵是制度,不是英文!這兩過地方的資本進出,是完全不管制。

日本人工作態度是認真,但不一定生活態度嚴謹,且援交盛行,女優當道。前曾看到一個報導,據估計日本有超過一千家AV製片公司,日本AV工業年產值超過10,000億日圓(約3800億台幣)。在東京銀座,入夜之後,會滿地烟蒂,但總是在天一亮便恢復整潔。

 其實大學生也可用中文教科書,只是沒有人寫,當然沒有人用,翻譯的譯得亂七八糟,書中每一個中文字都懂,就是意思看不懂。大學教育不用中文書,一是心態使然,二是政策使然!現在當道者都是留美歸來,三不五時就說幾句英文,甚至瘋狂者竟有倡以英語為第二官方語,真的被打敗!

 科學中文化,談何容易,一是政策,二是心態,三是現實。記得以前有一群有心人,以中文出了一本科學月刊,維持了很多年,不知現今是否已無以為繼!

 另一方面國內專業期刊水準不夠,濫竽充數,也無怪乎一般學術評鑑不採用中文期刊的論文!反觀日本,其專業期刊的水準不輸歐美,反而西方世界亦常需參考。

yaduo


野渡 / 原鄉人客棧
時和(leepe) 於 2009-03-08 03:35 回覆:

真是謝謝 Yaduo 寶貴的意見,非常的中肯、完全指出真相。

台灣需要正面的鼓勵編寫大專程度的中文教科書。

的確,假如有夠好的中文教科書,甚至是國中、高中生將很容易的越級吸收到 Advanced知識。

現實上,確實至少有 50% 的學生其英文基礎沒打好,因此大專程度的中文教科書絕對有參考的價值。

時和 注意到國內大學生〝延畢〞的情形非常普遍,是想考研究所?是怕服兵役?還是怕因為英文不好,而使得不易就業?

從任何角度來看,要與國際接觸,英文是有其利基。

非常謝謝 Yaduo 的知識;還希望能繼續看到 Yaduo 的文章及分享。


yadu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他山之石!
2009/03/05 23:39

我沒有看天下雜誌怎樣寫香港的小學教育,但我的小孩經歷了台灣的國小教育,於五年級時移居香港入讀香港的小學,應對兩地的小學教育有比較深入的體認。

香港的小學教育並不如你們想像的好,從師資、學校環境、家長參與、課程安排、升學壓力等綜合來看,台灣的國小教育都比香港好。

香港國小課本是一綱多本,教學方式是比較呆板的以背誦與默寫為主,因為香港升中學制度的關係,小學競爭非常激烈,考試一分都緇銖必較,因為這會決定你入讀的中學等級。香港的中學除了分中文與英文中學外,還把學校分成三級,但誰會願意自己的孩子讀三級學校呢!

香港這個社會讀書風氣不盛,書局奇少,且不易生存,教課書奇貴到不能忍受,小學註冊時交的書簿費是1200港幣,在台北部編版時代是400元台幣左右,自從開放教科書就颷升到1200台幣左右,但香港是四倍,這都是英國殖民統治的菁英政策的遺毒!

對英文教育,我有不同的看法,且看日本人的英文能力,普遍都不好,但無損日本的強盛。因為日本有自己的語文政策,有自己的科技政策,能以最快的速度翻譯各地的學術論著,日本的學子學習時不用看英語的面色。能用自己的本國語文學習,當然是事半功倍。

香港政府訂定的大學入學率只有16%,香港只有八所大學,只能提供這麼多入學率,香港的學子背負的升學壓力可以想像。

我的小孩入讀香港的小學,開始被要求降級,幾經努力始免於降級的命運,但期未考試,卻在全校前10之內。同時代表學校參加全港小學中文菁英選拔大賽,一個入選金獎,一個入選銀獎,在作文部份,一個是第一名,一個是第三名。這樣的成績,表示台灣國小的學生,成績不會比其它地區差,只要把政治干擾移除,我們的整體教育環境還是相當不錯的。台灣今日的工業與科技基礎,是台灣教育不差的明證,反之香港沒有高科技業,也沒有工業,只剩下服務業,對孩子的成長與出路,反而形成相當不利的環境。

yaduo


野渡 / 原鄉人客棧
時和(leepe) 於 2009-03-06 23:10 回覆:

謝謝 Yaduo 的分享。

香港和新加坡因為強調英文,所以他們能成為亞太的金融中心,這想必是其他亞洲國家所羨慕的。

日本人的生活態度嚴謹,工作一絲不茍,讓他們的生產力及生產品質稱霸國際。即使不學英文,他們的品質仍然是傲視全球,原因是他們的品管要求嚴格,人民也重視工作的倫理及態度。

二十年前國內也在大力推動〝科學中文化〞,在教育界也有不成文的默契,那就是〝大學看原文書〞,〝專科學校讀中文書〞。所以過去專科生的聯考成績或許沒有大學生高,但是讀起書來並沒有障礙,因為專科生是用中文教科書的緣故。

而現在,原來的專科學校升格為大學了,可是學生的程度並沒有提升。原來這個層次的學生是可以看得懂中文教科書的;但是現在他們卻被逼迫要看原文書,而他們的英文本來就不好,因此,他們無法完全吸收原文書上的知識。

-----------------

〝科學中文化〞原本就應該大力推動的,可惜的是學術界的眼光狹窄,挾洋自重,所有的升等、評鑑、考績等都是以英文論文及英文著作為主,間接的抹殺了〝科學中文化〞的重要性。

時和 贊成〝科學中文化〞,也贊成將部分由專科學校升格而成的大學,退場轉型回原來的專科學校。確實當〝科學中文化〞推廣得普及,國、高中的學子更能提前接觸較深入的資訊與科學。


雪人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本書探討國小的閱讀策略
2009/03/05 19:47

換言之,是教孩子如何讀懂一本書。

香港分成三個階段,低年級強調大量識字,中年級建構閱讀技巧,高年級從閱讀中學習知識。

讓人動容的是,香港產官學三方面攜手合作,老師們不必孤單作戰。有理念,又有人先驅實驗各種理想教法,再擴大範圍,變成多班進而多校,一起推動閱讀教學。教案和教法,都有理論的支持和政府支援,甚至擴大成社會運動,終至成功推動香港的閱讀教學理念,更培養了香港孩子日後從閱讀中養成自學的習慣和能力。

他們的閱讀測月十分深入,不像台灣國小推動閱讀博士,比賽看誰書借的讀的多,卻沒有花時間教孩子如何深入讀書。

這專書閱讀的確可以帶動台灣某些老師改變教學法,但是要長久推動,恐怕要從教育部和大學教授從長計議,整體帶動,才不至於流於一時的流行而已,最後又變成不了了之,大家又在原地打轉!

時和(leepe) 於 2009-03-06 03:27 回覆:

謝謝雪人娘的寶貴意見。看起來香港的教學是相當紮實的。

>> 香港分成三個階段,低年級強調大量識字,中年級建構閱讀技巧,高年級從閱讀中學習知識。

過去八年民進黨執政時,國內小學的國文課堂數情況最惡劣時,被刪減到每周只剩下四堂課。怎麼看起來都無法達到和香港一般的水準。

台灣教育的癥結  這篇文章中,時和 認為國語、英文、及數學應該是國民小學學科的最核心課程。由於到高三之前,都是經由國文以學習新知,因此小學的課程應該以國文為主,初期的識字應該完全著重在國文課,務必要加強閱讀的能力。因此,甚至是社會、公民與道德、或是自然課程的內容,也可以編入在國語課本內來教,以加強識字的能力

香港的做法,時和 是百分之百的贊成。

---------------

時和 也意識到國內推動閱讀小博士,造成比量、甚至是只借卻不讀,只留下借閱時的紀錄,卻沒有真正去讀,只是在取巧。結果就是自欺欺人,程度並沒有進步多少。

國內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要培養起來,期望雪人娘這次的閱讀能整理出一個適合國內學子的大方針,並能推廣開來,讓國內學子能穩紮穩打的加強閱讀的能力。

謝謝雪人娘寶貴的意見,也等待雪人娘心得報告出爐。


雪人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學期的專書
2009/03/04 06:45

我正在讀天下雜誌: 閱讀動起來2,"香港閱讀?"

香港的國小已經跳脫一本教科書和短文欣賞的教學方式了! 時和去買來看,香港卻是產官學一起整合起來就鄉港的閱讀,而且成效卓著,這樣訓練孩子的閱讀能力,也造就孩子的自學能力。

你會對台灣政府整合不力更加生氣。台灣Idea都有,卻始終停在實驗階段,或者單打獨鬥。難怪M型能力不均的現象日漸嚴重!

時和(leepe) 於 2009-03-04 08:47 回覆:

時和 完全贊成閱讀的重要性,時和 在家就幫小孩買了上千本的各式課外讀物,時和 覺得小孩的國語文程度實在是非常的重要,民進黨執政的八年內,小學的國語課程被嚴重的刪減,時和 二兒和雪人同年,他們在國小三、四年級時,國語每周只有四堂課,認字的能力是相對的不足。

時和 的三兒在小學時功課成績只能算是中等(在公立小學內),完全不愛看書,絕大原因和他的國語文能力偏低有關。

後來是因為在(三年前)四年下學期時,幫他買了一對獨角仙和一隻鍬形蟲,又幫他買了三本昆蟲相關的書,他才興趣盎然的翻看起來。

時和 絕對承認基本的單字是決定閱讀的能力,英文和中文都是一樣。

時和 三年前寫的第一篇關於教育方面的文章:國小的國文堂數太少,就是感嘆當時小學生的國語文能力明顯的不足。

時和 希望政府能重視小學生國文和英文的課程,唯有基礎好,才能繼續要求閱讀能力。這也是 時和 一直在強調的「小學的學科核心課程在國文 、英文、和數學」。

非常謝謝雪人娘提供的專書書目「天下雜誌: 閱讀動起來2,"香港閱讀?"」也期望很快就能看到雪人娘精彩的報告,和再一次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契機。


雪人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還是政府能力不足造成的!
2009/03/03 18:49

對弱勢族群的小孩,無法用舊書,也是一種變相的 discrimination。


雪人娘(chengshuing) 於 2009-03-03 18:47 回覆: 刪除

這現象是書商賺錢的詭計,每年稍加修改部分篇章,逼孩子們無法使用舊書,奸商!

奇怪的是,政府為什麼不能夠察覺這樣不合理的現象?

使用舊書可以環保,也可以幫助弱勢孩子,何樂不為!

美國的教科書是一屆傳一屆,使用者不可在上面畫線寫字。其它工具書,自行購買來加強練習! 他們的學習比較不像台灣要求正確答案的考試方法,他們重視閱讀和開放式的思考和寫作!

台灣卻是老師講一節課,學生被動學習,一天八節課下來,有五到六節是坐著聽老師說,不是學生為主的學習!

時和(leepe) 於 2009-03-04 02:16 回覆:

謝謝雪人娘的分享。

很明顯的,教科書要配合參考書及評量,學習才會事半功倍。目前一綱多本,教科書綁參考書的現象可能是弱勢家庭學生無法翻身的原因之一。每學期的參考書費用對很多弱勢家庭而言是沉重的負擔。在公立的國小及國中,聽到的盡是繳不出學費、繳不出營養午餐、要將剩飯菜帶回家當晚餐的辛酸故事。或許有錢人是無法想像弱勢家庭的無能為力。

時和 寫教育的文章談的是基本能力,較少提到資優教育及明星學校,原因是聰明的人都要追求熱門科系,競爭是無止盡的,因此前段班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是醫科人人搶破頭要去讀,因此公平競爭很重要;而聯考是相對上最公平的。

時和 比較在意後半段50%落後的學生,這些學生要是沒法拉拔起來,我們國家的競爭力就少了一半?

國小及國中是基礎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將閱讀的能力培養起來。教科書一綱一本,一本多參(開放各家編輯參考書),應該是足夠了。

基本的教科書不變,讓一般的學生可以預習,讓參考書可以重複使用,讓學生能預先看到目標。

當然學習是無止境的,我們要鼓勵的是優良的課外讀物。而不是一綱多本,因為再多的教科書都不如優良的課外讀物來得有彈性。

比如說英文這一科,空中英語教室、配合光碟、CD等輔助教材已經很成熟了。可以向迪士尼公司購買版權,出版像小美人魚、木偶奇遇記、獅子王等字大、圖大、空白多的簡易英文讀物,引起小學生英文閱讀的興趣。

比如說國文這一科,吳姐姐說歷史故事古文觀止古今文選、還有中外名著等,絕對比教科書更充實。時和 從頭到尾強調的都是閱讀的能力。

再次謝謝雪人娘的寶貴意見。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