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普魯斯特與《心靈的間歇》
2013/06/03 21:14:04瀏覽611|回應0|推薦7

轉貼:普魯斯特與《心靈的間歇》

http://www.ewen.cc/DCFB/bkview.asp?bkid=127396&cid=377303
普魯斯特與《心靈的間歇》
/周克希      來源:新民晚報

    2007
3月,巴黎國家歌劇院將上演二幕16場芭蕾舞劇《普魯斯特和〈心靈的間歇〉》。其中《心靈的間歇》,指的就是我們熟悉的長篇小說《追尋逝去的時光》。


   
這部七卷本小說,前後寫了十多年。19133月,普魯斯特在多家出版社相繼退稿的情況下,將已完成的兩卷書稿交付格拉塞出版社自費出版。兩卷的卷名分別是《逝去的時光》和《尋回的時光》,而總的書名就叫《心靈的間歇》(les Intermittences du Coeur,字面的意思是心跳間歇性停頓)。

    5
月中旬,普魯斯特拿到出版社交來的校樣後,把書名改成《追尋逝去的時光》。他在給格拉塞的信中給出了一個解釋。當時有個他很討厭的作家剛出了本小說,書名叫《心律失常》(le Coeur en Désordre)。普魯斯特認為這個作家意在影射心靈的間歇是醫學術語。他不屑於與此人為伍,所以決定把書名換掉。

   
與此同時,兩卷的卷名也分別改為《去斯萬家那邊》和《蓋爾芒特家那邊》。有朋友覺得“……家那邊太沒有詩意,不適合做書名或卷名。普魯斯特在回答朋友的信上,列舉了《紅與黑》和《地糧》(紀德)、《認識東方》(克洛代爾)等書名,說明這些並沒有什麼詩意’”的書名,恰恰都是傑作的書名。他對朋友說: 我用這兩個卷名,是因為在貢布雷有這麼兩條路。對我的內心生活而言,這兩條路有著特殊的意義。我覺得這樣的卷名簡樸、實在、不華麗、不搶眼,就像詩意得以從中萌生的勞作本身一樣。

    1913
年底,第一卷出版。這時普魯斯特決定把全書分成三卷。第三卷叫《尋回的時光》。此前的半年時間裡,普魯斯特在寫給朋友、出版商的信中,多次提到他考慮過其他一些卷名,例如《夏爾斯萬》《夏爾斯萬最初的幾幅肖像畫》《受傷的白鴿》《永恆的愛慕》《往事斷續》《七重天》,以及《茶杯裡的花園》《名之紀》《詞之紀》《物之紀》等等。


   
而後的將近十年時間中,普魯斯特慘澹經營,繼續構建這座大教堂,終於在去世前寫完了這部七卷本的巨著。儘管卷名幾經更換,總的書名卻一直定為《追尋逝去的時光》。有人問普魯斯特,他寫這部小說的目的,是否就是回憶過去美好的年華。他在信中明確地回答說:不,倘若沒有理性的信念(croyances intellectuelles),倘若僅僅是想回憶,想靠回憶重溫過去的歲月,我是不會拖著病體費心勞神寫作的。我不想抽象地去分析一種思想的演變,我要重現它,讓它獲得生命。

    1922
年(普魯斯特生命中的最後一年),英譯本Remembrances of Things Past(意為:往事的回憶)推出。朋友看到新書預告後,把書名告訴了普魯斯特。他馬上寫信給出版商加利瑪說:譯本的書名不是追尋逝去的時光,而是往事的回憶。這下子,書名全給毀了。他還寫信給英譯者蒙克里夫指出:原來在全書結尾處,有意把逝去的時光尋回的時光交融在了一起,而現在這層意思沒有了。


   
寫到這兒,筆者心中頗有感觸。1997年,我譯這部小說的一個節本時,用了《追憶逝水年華》的書名。2003年將近譯完第一卷,斟酌中譯本書名的時候,思想上搖擺得很厲害,既覺得追憶……年華離原書太遠,又割捨不下這個讓人想起此情可待成追憶似水流年,如花美眷的綺麗書名。最後才忍痛割愛,用了《追尋逝去的時光》的書名。


   
後來,看到了上面說的普魯斯特寫給加利瑪的那封信,我暗自慶幸沒把書名全給毀了。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771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