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存在的維梅爾》讀後感
2012/12/11 21:04:27瀏覽2182|回應0|推薦9

《不存在的維梅爾》讀後感

他第一次注意到一些穿藍衣服的小人物,沙子是玫瑰紅的,最後是那一小塊黃色牆面的珍貴材料。他頭暈得更加厲害;他目不轉睛地緊盯住這一小塊珍貴的黃色牆面,猶如小孩盯住他想捉住的一隻黃蝴蝶看。我也該這樣寫,他說,「我最後幾本書太枯燥了,應該塗上幾層色彩,好讓我的句子本身變得珍貴,就像這一小塊黃色的牆面。」
(p.194 追憶似水年華 V 女囚 聯經版 1992) 

這是普魯斯特描述一位小說人物——作家貝戈特在臨終之前欣賞維梅爾的《台夫特景色》(View of Delft) 的一段文字。

事實上,1921 5 月,普魯斯特前往參觀在巴黎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 (Jeu de Paume) 舉辦的荷蘭畫展時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他似乎將自己昏厥的瀕死經驗轉換成為貝戈特死亡事件這個重要題材的寫作靈感

我想極少人認識維梅爾會是從追憶似水年華這部小說開始,其實在一般的西洋藝術史相關參考書籍,應該都會在介紹完林布蘭之後留些篇幅介紹維梅爾,如同以下摘要自維基百科的部份內容: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D%A8%C2%B7%E7%BB%B4%E6%A2%85%E5%B0%94
維梅爾(Jan Vermeer即「揚·維梅爾」,或Johannes Vermeer即「約翰尼斯·維梅爾」,163210311675121517世紀荷蘭畫家。他一生都工作生活在荷蘭陶都台夫特(Delft)。他有時也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Vermeer of Delft),或者約翰尼斯··德梅爾(Johannes Van der Meer)。與林布蘭一樣,維梅爾被稱為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他們的作品中都有著透明的顏色、嚴謹的構圖、以及對光影的巧妙運用。
維梅爾精細地描寫一個限定的空間,優美地表現出物體本身的光影效果、人物的真實感與質感。

當然,還有其他認識維梅爾的可能性,例如有兩本小說(後來也都改拍成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穿風信子藍的少女》(Girl in Hyacinth Blue / Brush with Fate),都是我們接觸到這位大師的絕佳機會。

至於最近翻譯出版的《不存在的維梅爾》這本書,則藉由仿作/偽畫的產銷過程提供我們一個全然不同的視角去觀看並了解維梅爾的畫作。

故事從二次世界大戰終了,偽畫專家凡.米格倫 (Han van Meegeren) 被荷蘭政府以通敵(納粹)的罪名關進大牢開始,追溯一場又一場並非天衣無縫但卻鬼迷心竅的騙局。
令人難以相信的是不論粗糙或細緻的贗品都能魚目混珠,被我們印象中鮮少發生失誤的鑑定專家、藝評家、畫商一再錯認為維梅爾的真品。
1937
年,凡.米格倫模仿維梅爾的顛峰之作《以馬杵斯的晚餐》成為博伊曼斯美術館高價收藏的鎮館之寶,這應該是藝術史上最不可思議的騙局之一。

凡.米格倫原本是製作偽畫的騙徒、被指控通敵叛國的罪犯,卻在承認畫作造假之後,得以抹去通敵的罪行,成為騙過納粹的全民英雄。儘管時至今日,學者已經可以掌握凡.米格倫罪證確鑿的一些通敵事實,但當初這樣顛倒是非的結語,恰巧再次嘲諷這場不可思議的騙局。

在〈譯序〉中,本書的譯者陳雅雯再三提到了我們始終不解的疑問:
「事過境遷,在21世紀的今天,任何人看過維梅爾真跡與凡.米格倫的偽作,一經比較,都能分辨高下。然而為何當時連藝術界甚至納粹高階將領都受到矇騙?」
「名作風格是可以模仿的嗎?靈光能複製嗎?凡.米格倫的技法真能與維梅爾並駕齊驅?

我不禁懷疑畫家、畫商、收藏家、藝評家、美術館所集結的藝術市場,乃至於整個時代或歷史,是否真的可以被操弄?然而,我想真正可以操弄的應該只有人性吧!


【書籍介紹】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0233
不存在的維梅爾:偽畫家、藝術史家、犯罪集團和納粹合力搬演的世紀騙局 The Man Who Made Vermeers: Unvarnishing the Legend of Master Forger Han van Meegeren
作者:
強納森.羅培茲
原文作者:Jonathan Lopez
譯者:陳雅雯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4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179402
裝訂:平裝


艾倫坡年度最佳犯罪實錄獎
美國國家藝術寫作獎銀牌
  沒人比我更了解維梅爾。 ──亂世的偽畫專家,凡.米格倫
  1920年代的畫商,幾乎個個懷抱發現維梅爾的美夢入眠。發現一幅畫作、並經證實為維梅爾之作,幾乎像是戰時藝術世界裡的聖杯。《蕾絲女工》、《微笑的女孩》、《以馬杵斯的晚餐》、《基督與淫婦》……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下混入真跡的。
  這是部騙徒的傳記,主角是繪畫界的天才雷普利。
  1945年,二戰結束之際,權傾一時的納粹將軍赫曼.戈林因屠殺猶太人而遭拘捕。同時期被補的還有另一名嫌犯,荷蘭畫家凡.米格倫;他因為出售荷蘭十七世紀畫家維梅爾的作品給戈林而被控叛國。作品來自何處?銷售黨羽是哪些人?凡.米格倫歷經數週監禁仍堅決不透露實情。最後,經連夜拷問,他緩緩轉過身來說:「是我做的,是我畫的。」
  在等候紐倫堡大審的戈林,聽說自己那幅維梅爾作品是假畫,一時嚇到發愣,「彷彿他首次發現世界上確實存在著邪惡」。同時傳來的驚人消息是,《以馬杵斯的晚餐》,維梅爾筆下的知名傑作,鹿特丹博伊曼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同樣是偽作。
  這是二戰結束後,荷蘭畫家漢.凡.米格倫(Han van Meegeren)所招認的黑暗內幕,他不但沒有通敵,反而擺了納粹一道。大師名作頓時成了贗品,而通敵罪犯也瞬間翻身成為全民英雄。
  事過境遷,在21世紀的今天,任何人看過維梅爾真蹟與凡.米格倫的偽作,都能分辨高下。然而為何世人一眼就看破蘭妮.萊芬斯坦的政治偏好,凡.米格倫卻能騙過納粹、藝術史家、美術館與整個時代?他是如何一舉逆轉藝術潮流,在一個藝術品可以大量複製的時代,反其道而行,塑造一則又一則的名作神話,造就他成功的贗畫事業?
  最引人入勝的微型藝術史,藝術的社會性最透徹之研究!
  高明的視覺藝術、對歷史的善用與擅用。凡.米格倫遁入歷史的狹縫,編造一整齣瑰麗的情節,不但細膩推敲每個銷售環節並精選指標性人物,更成功掌握群眾心理、投合群眾期待。一幅偽作的成敗,並不在於是否忠於久遠以前的風格,而在於煽動當代心智的成效,讓所有人都寧願相信他的偽畫是維梅爾真跡!凡.米格倫的事業說明了,所有視覺效果皆脫離不了脈絡,只要懂得掌握視覺語言,便能夠掌握視覺效果!
  二次大戰前後藝術界最精采的攻防,一名編造歷史、嘲弄藝術,甚至博取了眾人同情的世紀大騙徒。他是藝術市場的影武者,商賈、納粹、藝評家全讓他玩弄於股掌;他是尼采式的隱身超人,偷偷在畫布上移植歷史、變造過去。他為維梅爾的繪畫生涯創造了一個虛構的聖經主題時期,操弄藝術史家來炫耀他們的知識。
  凡.米格倫,最受爭議的畫家,他的一生織就了這齣涉及藝術史、犯罪集團和二次大戰的世紀大戲。
  最高明的騙術,是讓無數世人心甘情願成為你的幫凶!

【延伸閱讀】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072300332.html
他風度瀟灑 是出色詐欺犯
2012-07-23 00:49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http://life.fhl.net/Art/vermeer/vermeer.htm
維梅爾的虛擬實境
真假維梅爾維梅爾的影響力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7128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