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毛姆寫作回憶錄》
2015/04/28 22:21:44瀏覽387|回應0|推薦12
Excerpt:《毛姆寫作回憶錄》

這本書是英國作家毛姆在他 64 歲時出版的作品,原文書名是 The Summing Up,顯而易見,這應該是毛姆回顧一生的總結,殊不知長壽的他之後還活了 27 年並留下不少作品,其中也包含了大家熟知的長篇小說《剃刀邊緣》。

書裡頭的文章沒有明確的主題,談論的層面則是相當廣泛,關於毛姆自己及家人的一些回憶;關於個人文學上的喜好 (特別是提到了「簡單」、「清晰」、「和諧」的寫作目標或特質);關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於作家及劇作家的創作種種……從中,讓我們看見毛姆在寫作上的自信以及思想的獨特性。

儘管這本書的紙張早已泛黃,但它所傳遞出來的光彩依舊耀眼眩目。

書名:毛姆寫作回憶錄
作者: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譯者:陳蒼多
出版社:志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1. 10

Excerpt
這本書不是自傳,也不是回憶錄。我曾用種種方式把一生間發生的各色各樣事情表現在我的著作中。有時把自己所經歷的事取作一篇作品的主題,為了給它加上血肉,就創造出一連串的故事。採用偶爾相識或一直親近交往的人們,作為我作品中角色的底子,更是常有的事。在我的作品中,事實與虛構錯綜複雜,現在同想起來,連我自己對這兩者也無從區別了。縱使能想得出事實,我也沒有興趣再去記錄。因為那些事實業已在別處善加利用了。不僅如此,那些事實本身也是毫無意義的。我的一生時有變化,有的時候也出現過有趣的場面,但並不是富於波瀾的冒險生涯。同時,我的記憶力很差。有趣的話如不聽第二次便記不得,便是聽過兩次,但在還沒有機會告訴別人時就忘掉了。就是自己說過的笑話,也從來沒有記住過,所以不得不經常造些笑話。因為這種無能,我知道人們很難喜歡與我交往。 (p.11)

寫些關於大人物的東西常是誘惑作家的一種冒險,但是作家在這方面的失敗顯示出來,這些人物太異常,不能為藝術作品闢出一個適當的園地。他們無法被作家造成真實的人物。平常人物是作家們較豐富的一片田園。他們的出人意表與特獨性,以及無限的變化性供給了無盡材料。偉大人物老是一整塊;小人物才是一束矛盾的元素。小人物是吸取不盡的源泉。他們為你儲藏的驚奇材料是無盡的。就我來講,寧願跟一個獸醫,而不願跟一個首相,在一個荒島渡過一個月。 (p.15)

不可避免的,在這本書裡,我會說到很多以前說過的事;所以這本書我稱之為「總結」(Summing Up)。-個法官總結一個案子時,他扼要重述已經擺在陪審團面前的事實,並且評論辯護人的演講。他不提出新證據。既然我已經把整個生命寫進書裡,那麼很多必須說的自然地就會在那些書裡找到。所有在我興趣範圍內的題目我都曾輕鬆或嚴肅地談過。現在所能設法做的是,把我的感覺和意見結合成一幅連貫的圖畫;並且可能在書的各處更用心地陳述出某種觀念。此種觀念由於我認為在小說和戲劇裡那些適於接受的限制之故,以前只允許做到暗示的程度。 (p.17~18)

我寫這本書是為了要使我的靈魂解脫某些意念的困擾。這些意念已在我靈魂內翱翔太久了,使我覺得不舒服。我並不要去說服任何人。我沒有教導人家的本能,我在知曉一件事時,從沒感覺到有傳授給別人的慾望。人們是否同意,我不介意。當然,我是認為自己對,不然的話,我不會那樣想,同時我認為人們錯,但他們錯,並不使我惱怒。發現我的判斷跟大多數人不同時,也不感到不安。我對自己的本能有一種信心。 (p.18)

在下面的各節裡,我似乎都在獨斷地表示我的想法。這只是因為我覺得把每個辭句飾以「我想」,或者「我認為」,令人感至煩厭。我所說的每件事只是我的意見而已。讀者可以接受或者捨棄。假如你們有耐心去讀下列各章節的話就會看到,我只對一件事感到確實,這件事就是——人們能感到確實的事是很少的。 (p.20)

讓大眾知道內幕是件危險的事。他們容易醒覺,然後對你生氣,因為他們喜愛的是幻景。他們不知道,使人感興趣的是人們創造幻景的方式。
……
幻想是創造性想像的基礎工事;幻想是藝術家的特權,對於藝術家而言,幻想不像對於其他人一樣,是對現實的逃避,而是他依從現實的一種手段。藝術家的幻想是有目的的。幻想供給了他一種喜悅,和這種喜悅比較起來,感官的愉快就顯得失色了,同時幻想也供給他自由的保障。有時他寧願坐著享受幻想的快樂而不願忍受執筆的痛苦和損失,這種現象並不值得驚奇。
但是,雖然我捏造了各種不同的角色 (這並不奇怪,因為人類有不同的種類),但是,我的想像力卻很小。我把活著的人放進他們性格所暗示的環境裡 (不管是悲劇的,或者是喜劇的環境)。我很可以說,他們捏造了自己的故事。我無法像某些作家乘著想像寬廣的翅翼,昇進天空,從事偉大而持續的飛行。我的想像不強,被我的或然感所阻礙。我畫的是畫架上的畫,不是壁畫。 (p.74~76)

然而,雖然我讀了這麼多,我還是一個笨拙的讀者。我讀得很慢,並且是個可憐的跳漏讀者。我發覺,不管一本書多壞,多使我厭倦,我都難於不把它看完。我可以把我沒有從頭到尾看完的書用指頭算出來。另方面,也很少有我讀過兩遍的書。我知道有很多書,我無法讀一遍就能把握其全部價值,但它們已給了我當時我所能得到的了。雖然,我可能會忘記它們的細節,但卻能成為我永遠的豐富食糧。我知道有人再三的讀同樣一本書。其實他們用眼睛,而不是用感性讀。那是一種機械性的練習,像是西藏人在轉祈禱輪似的。無疑那是一種無害的工作,但假如他們認為那是聰明的工作,可就錯了。 (p.83)

因為小說家宣稱要成為藝術家,而藝術家並不摹擬人生,他把人生加以安排,以過合他自己的目的。就像畫家以他的畫筆去思想而從事繪畫一樣,小說家是以故事去思想;他的人生觀 (雖然他可能沒知覺到),他的個性,成為一連串的人類行動而存在著。你回顧過去的藝術時,一定會注意到,藝術家很少賦予現實主義偉大的價值。大體講來,他們使用自然而造出一種形式上的裝飾,他們只在想像力把他們帶離得很遠,而覺得有回歸的需要時,才偶而加以直接的摹倣。在繪畫和雕刻裡,人們可能會說,「非常接近真實」就等於宣稱一個學派的頹廢。在非迪亞斯的雕刻裡,你已看到了阿波羅大理石雕像的無味,而在拉菲爾的「奇蹟」裡,你看到了波哥羅 (Bouguereau) 的乏味。這樣說來,只有強使自然給予一種新的讓步,藝術才能得到新的精力。 (p.189)

在我二十歲到三十歲的階段裡,批評家說我魯莽,在我三十歲到四十歲的階段裡,他們說我輕率,在我四十歲到五十歲間,他們說我玩世不恭,在我五十歲到六十歲間,他們說我有能力,而現在我正邁向七十歲,他們說我膚淺。我已跟隨著我為自己描繪的行程,試著以自己的作品去填滿我尋求的模型而走上我的路了。我想,不讀批評的作家是不明智的。把自己訓練成對責備的反應比對讚美的反應更無動於衷,是件可敬的事;因為,當然,一個人被描寫為天才時,聳肩以對是件容易的事,但如果被當做笨人看待時,就不容易不動心了。 (p.191)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226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