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莎拉.貝克威爾的《人文主義的追尋》
2024/07/01 05:31:23瀏覽66|回應0|推薦3
Excerpt莎拉.貝克威爾的《人文主義的追尋》

一、人文主義者致力於做個有道德的人
1. Humanists strive to be ethical

二、人文主義者致力於做個理性的人
2. Humanists strive to be rational

三、人文主義者致力於追求充實的人生
3. Humanists strive for fulfillment in their lives

四、人文主義滿足了人們探索意義與目的根源的普遍需求,提供有別於教條式的宗教、威權民族主義、部落宗派主義、自我虛無主義的另類選項
4. Humanism meets the widespread demand for a source of meaning and purpose to stand as an alternative to dogmatic religion, authoritarian nationalism, tribal sectarianism, and selfish nihilism

——人文主義國際《現代人文主義宣言》
(二〇二二年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大會上批准)
https://humanists.international/what-is-humanism/the-amsterdam-declaration/

閱讀及分享莎拉.貝克威爾的作品《人文主義的追尋》。

個人對於作者莎拉.貝克威爾(Sarah Bakewell)不算陌生,而曾經讀過的《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及《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一直留存著美好的閱讀記憶。

可惜這一次閱讀的《人文主義的追尋》略顯枯燥乏味,而過於片段及脈絡難尋的人文主義,恐怕不是欠缺慧根的自己可以領悟……

但,至少還有感覺熟悉的好朋友蒙田啊!以下摘要分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8904
人文主義的追尋:人文主義七百年來的自由思考、探究和希望
Humanly Possible: 700 Years Of Humanist Freethinking, Enquiry And Hope

作者:莎拉.貝克威爾
原文作者:Sarah Bakewell
譯者:陳衍秀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3/10/05

沙特說:「存在主義即人文主義。」莎拉.貝克威爾則認為,人文主義並不只是一種思潮,更是前人對真理真相的執著、奮勇不懈的展現,是璀璨光輝的生命軼事。

十四世紀的佩脫拉克與薄伽丘,在荒煙蔓草中找尋失落的古羅馬文本,保存了讓後世足以研究的質料;十六世紀的蒙田憑著對生活的熱愛,奠定了人文主義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而十八世紀的伏爾泰對啟蒙理性的堅持、休謨在治學上的審慎與寬容,以及近現代的密爾對女性主義與人性教育的進步視角、羅素在戰後推動的人文主義運動,對當代人類的思想有著重大影響。他們在不同的時代面對不同的困境,卻憑著自由思考的能力,為人類爭取更幸福的未來。

從幾世紀前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到近代的多元主義、意識流文學、民權解放、公民不服從、種族與性別平權、LGBTQ+……當今社會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都是七百多年來,作家、教育家、思想家們,在黑暗與困頓中,透過探索與提問,一步步建立成形,而這一切思想發展的漫長旅途,將透過莎拉.貝克威爾優美、幽默而博學的講述,完整呈現。

Excerpt
〈人類之事〉

主要是一五〇〇年代

阿爾卑斯山另一頭的北方人文主義者/康拉德·策爾蒂斯/魯道夫·阿格里科拉/德西德里鳥斯·伊拉斯謨促進了文明生活與許多人之間的友誼/米歇爾··蒙田使人文主義轉向/小說家

……


就在伊拉斯謨去世前夕,法國西南部的一個三歲男孩正在接受不同尋常的教育,他父親非常認同新的人文主義教育方式。這孩子名叫米歇爾・艾奎姆・德・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他會繼續接受這種教育並有出色的表現,再加以扭轉與解構,使它朝全新的方向發展。
這一切都要從那位父親說起。雖然皮埃爾・艾奎姆・德・蒙田(Pierre Eyquem De Montaigne)自己從來沒有受過人文主義教育的薰陶,但他去過義大利;當然,身為法國入侵戰爭中的一名士兵,也許並不是以最伊拉斯護式的方式來國業話這個地方,然而他肯定吸收了一些義大利精神——和伊拉斯謨的思想——因為當他的長子米歐爾出生時,他決定給他一個完美的拉丁文人生起點。他想讓這孩子成為千年來絕無僅有的,以拉丁文為母語的人。他的作法是聘請一位德國出生,精通拉丁文而不懂法文的家庭教師,同時嚴禁其他人,甚至包括僕人在內,在孩子面前使用拉丁文以外的語言。即使是最極端的西塞羅主義者也沒想過要這麼做。
這些童年教育的結果是,蒙田長大以後寫了一部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的人文主義長篇巨著——用法文寫。他解釋,他之所以選擇法文,是因為它是一種稍縱即逝、不斷變化的現代語言,可能會完全從世界上消失,而不是古人所謂永恆的語言。而他自己也是稍縱即逝、不斷變化的人,過幾年一定會從世界上消失,所以這樣的選擇似乎是合理的。
蒙田對不穩定與不斷變動的喜好,讓他寫下了這本《隨筆集》(Essais)(這個字是他創造出來的,意思是「試驗」或「嘗試」);初版於一五八〇年問世,後來再加以增訂。他的文字行雲流水,轉折出人意表,內容互相矛盾;有時候他會離題發揮,洋洋灑灑寫上許多頁。當他有了新的想法,這些文字就勾勒出他思緒的流轉。這本書也記錄了他身體上的變化:某天陽光宜人,他感到精力充沛;隔天腳上長了雞眼,所以他脾氣很壞。在一篇文章他回想起有一天從馬背上摔下來,差點沒命,在意識模糊狀態下的瀕死經驗;其他文章則不厭其詳地描寫他的飲食、疾病、性習慣與衰老的過程。
蒙田對身體與變化的興趣,令人好奇他是不是一直在看伊比鳩魯的哲學作品。果然沒錯。他有一本盧克萊修的《物性論》被保存了下來,上面寫滿了附注和眉批,如所以我們知道他仔細讀過。但是,他也會從他生活周遭的大小事當中理解到人生的短暫與不可預測。他生活在一個政治與宗教動蕩的時代——這正是伊拉斯謨在本世紀初期看到的紛擾所帶來的長期後果。
……


他在父親去世後繼承了葡萄酒莊,因此也有許多實際的事務要處理。儘管如此,在操心這些工作之餘,蒙田還是會抽空溜到莊園一角的小石塔去寫作。
事實證明,政治是難以迴避的,而宗教呢?在這方面,蒙田跟伊拉斯謨的態度截然不同。早期的人文主義者曾經致力於宗教思想與學術研究,而蒙田似乎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他對於精讀、編輯或重新翻譯《聖經》,或振興基督教以提高歐洲的道德水準沒有興趣。由於他生來就是天主教徒,他宣稱自己很樂意相信教會告訴他的任何事情。他解釋說,這可以確保他在戰爭期間安全無虞,不受干擾。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這本書最後一篇文章接近結尾的一句話,似乎最能貼切描述他真正的宗教信仰:

我熱愛生活,上帝賦予我什麼樣的生活我就怎麼耕耘它……我以感激的心情由衷接受大自然為我做的安排,我對自己感到滿意,為我的所作所為自豪。若我們拒絕這位偉大而全能的賜予者的饋赠,或廢棄它、扭曲它,都是在傷害這位偉大的賜予者。

如果這句話總結了蒙田的神學觀,同一篇文章中的另一句話則表達出他的哲學觀:

最美好、最合理的事莫過於好好地做個正當的人,最難以學習的知識莫過於知道如何好好地、自然地過完這一生;而我們最凶險的疾病就是輕視我們的存在。

這些思想,再加上《隨筆集》整體展現的懷疑、文學與文明精神,使蒙田成為歷史上偉大的人文主義者之一,但他是一位與眾不同的人文主義者。
首先,我剛才引用的那幾段話有點奇怪。它們出現在這本書的結尾,但蒙田之前已經用了幾百頁的篇幅來駁斥所有關於人類理性或優秀的主張。「難道還有比這更荒謬的事情嗎?這個連自己都掌控不了,受到萬物攻擊的渺小可憐蟲,竟然自稱是宇宙的主宰,然而,即使是宇宙最小的一部分都超越了他的理解能力,更別說去指揮它了。」蒙田甚至抨擊了普羅達哥拉斯,說他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一定是在開玩笑。他跟我們所有人一樣,連明確地衡量自己都做不到。
此外,出乎我們意料之外,蒙田雖然是人文主義者,但他跟書籍的關係卻有別於佩脫拉克以降的人文主義者。蒙田確實對他的經典作品非常了解,他也深愛自己喜歡的作家。他建立了自己的藏書,擺在配合塔樓圓形內部建造的書架上,還在塔樓天花板的橫梁寫上引文,以便隨時抬頭就看得到——彷彿接受了伊拉斯謨的建議,隨手把筆記寫在家裡。其中最顯眼的是泰倫提烏斯的名言:Homo sum, humani nihil a me alienum puto「我是人,沒有任何人類之事與我無關。」《隨筆集》本身也點綴著許多辛辣的古典引文,就像灑滿了丁香的柑橘。它無疑是一本書卷氣重到不行,沉浸在人文主義文化中的作品。
……


蒙田無疑是一位人文主義者:《隨筆集》不斷回頭探討經典的人文主義課題:道德判斷、禮貌、教育、美德、政治、優雅的寫作、修辭、書籍與文本之美,以及人類究竟是優秀還是卑鄙的問題。但是,他從懷疑與質疑的視角去思考每一個主題,加以拆解,等到它們的碎片散落在他四周,再用一種比以前更有趣,更令人不安、更發人深省的精神重新把它們組合起來。
因此,他以道德家的身分寫作,但卻是一個坦承容易犯錯,跳脫道德教條的道德家。他的寫作帶有政治性,卻透過閃爍其詞、強調私人生活與拒絕服從來表達他的想法。他有一套教育理論,但這套理論反對學校或修辭練習或任何形式的強制。而談到禮儀、風格、美德或幾乎任何其他的主題時,他經常加上「但我不知道」或「話說回來」之類的補充說明,再切換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視角。
這些視角往往來自於他對多元性與多樣性的尊重。蒙田寫道:「我相信並構思了無數種相反的生活方式。一他懷著這樣的信念,主張旅行是見識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最好的手段。由於自家莊園裡的工作,他不能像伊拉斯謨那樣經常旅行(而且他也不願意跟伊拉斯謨與其他許多人文主義者一樣受制於雇主和贊助人;他很幸運能夠繼承遺產而經濟獨立)。儘管如此,他還是在一五八〇年代初期到德國、瑞士與義大利進行了一次為期十八個月的重要考察:他的伊拉斯謨之旅。他利用這個機會,讓自己沉浸在每個地方的氛圍裡,並盡可能多跟人們接觸。為了了解一些異國文化,他在自己的書房裡塞滿了遊記。他甚至設法跟一些來自巴西的圖皮南巴人(Tupinambá)(他們搭乘了一艘法國船橫渡大西洋)短暫地交談。他透過翻譯問他們對法國的看法,他們在回答中提到,他們看到富人在宴會上大吃大喝,而他們比較窮的「另一半」卻在旁邊挨餓,感到很震驚。他們不以為然地說,他們自己的社會裡是不可能會發生這種事的。蒙田樂於提醒人們,歐洲人的文化優越感並不是無可置疑的;我們總是可以推翻這樣的想法(但這並不代表他自己不再參加或舉辦宴會)。他是如此熱愛不同的觀點,以至於他選擇了多樣性(diversité)這個字作為第一版《隨筆集》的結語:「世界上從來沒有兩種看法是相同的,就像沒有兩根頭髮或兩顆穀粒是一樣的。他們最普遍的特質是多樣性。」
然而,《隨筆集》的寫作也是建立在這樣的信念之上:所有人都擁有基本的、共同的人性。蒙田寫道,我們每個人都承載了「整體」的人類處境。這就是為什麼無論我們在文化觀點或背景上有多麼大的差異,都能透過別人的經歷與性格來認識自己。這是他寫了這麼多關於自己的事的理由之一:他是個普通人,又剛好是個他所熟悉的人。「你可以把所有的道德哲學跟一般的私人生活聯繫起來,如同把它跟更豐富的生活聯繫起來一樣。」
正因為他寫出了他的人性本質,使這本書在人文主義創作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它是一本充滿人性的書,既是傳統意義上的紳士學術作品,也是兼具哲學性與個人性的創新之作。它的人性色彩還有一個好處,蒙田在寫這類作品的時候,知道他不需要因為忽略神學問題感到內疚。他寫道:「我關述的是人類的想法,也是我自己的想法,並且只從人類的想法本身去思考。」他接著說道,他聽說有些作家被批評太有「人性」,因為他們忽略了關於神的思考。他認為他們很棒:而且他也打算跟進。他說,就讓我們把關於神的寫作留給屬於那個圈子的人吧,如同皇室會跟平民區隔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自由地以人的身分寫作,寫有關人的事情。這彷彿是他為自己與後來無數追隨他的散文家、小說家寫的一份宣言。

蒙田沒有創立任何正式的思想流派,他不追求哲學上的嚴謹,也不提倡任何教條。然而,他對文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他之後的一個世紀,也就是十七世紀,仿效他的個人隨筆大量湧現:充滿反思、懷疑、機智與自我放縱的氣息,有時候帶有尖銳的批判性,通常致力於追求最廣泛意義上的自由思考。現代世界仍然有許多這樣的作品,每當我們愉快地在網路上或現實生活中閱讀某人作品中自然流洩的情感或思想,其中多多少少都展現了博學或深刻的見解。蒙田的影響力都在我們身上留下了痕跡。
這種隨興發揮、深入探索,突顯個人精神的風格也影響了其他的文類,產生了十九世紀批評家華特·佩特(Walter Pater)所謂的「文學中的蒙田元素」(the Montaignesque element in literature),後來被應用在非常受歡迎的文學形式」小說之上。外蒙田本人也可以算是小說家,儘管他只有一個主角——自己——以及他在生活中或書本上遇到的其他小角色。他開創了意識流(stream-of-consciousness敘事的先河,這種敘事方式在二十世紀出現有意識的現代主義實驗之前,已經成為現代小說的特色之一。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偉大的心理與社會小說大量使用了意識流的寫作手法,讓我們輪流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在他們對事件進行反思或彼此互動,以及隨著不同的經歷而發生變化時,透過他們的視角觀看。這些作品中往往彰顯了蒙田豐富的精神內涵:人類生命的飽滿樣貌隨著時間流逝而顯現。一七四九年,亨利·菲爾丁(Henry Fielding)在《湯姆.瓊斯》(Tom Jones)的開頭向讀者承諾,提供給他們的「食物供給」(即餐廳的菜單)就是「人性」。沒錯,這只是一道菜而已——但別擔心它吃起來乏味:「這個通用名詞無所不包,一個廚師很快就會把世界上能用的動植物食材通通用完,但一個作家卻無法窮盡一個如此廣泛的主題。」
後來的小說對於人物心理刻畫入微,在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或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米德鎮的春天》(Middlemarch)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就各種意義上來說,最後的那本是一部人文主義小說,情節錯綜複雜,不斷地穿梭在不同的人物之間——心理學家詹姆斯認為它「充滿了人類之事,甚於之前任何一部小說」。這也替蒙田的《隨筆集》下一個很好的註腳:一本完全關於人類之事的書。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80767005